摘要:在语文教学上,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水平,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来培养.关键字:语文教学;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培养;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学业成绩的高低,专注的注意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往往不集中,持续的时间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注意的规律和学科的特性,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注意力1.导入新颖,引发兴趣.新课导入的形式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故事引入法.音乐引入法.图片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教学金色的鱼钩,笔者板书时,有意把金色二字写得特别大,并在下面打了着重号.面对学生露出的惊异神态,笔者提出问题:鱼钩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是金色的?布置学生读课文,想想文中的金色和我们平时讲的金色有什么不同?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2.多方调动,持续兴趣.(1)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多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动力,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笔者曾做过一次关于注意力集中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情景教学和小组合作操练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此,在讲读鸟的天堂中动态描写的时候,笔者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首先用音乐渲染,让学生进入百鸟争鸣的情境,接着和学生戴上自做的鸟冠进行配乐朗读.此时,师生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自己仿佛也成了鸟的一员尽快飞翔.高歌.从学生陶醉的表情里,笔者看到了情景教学的成功带给学生的愉悦.(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酝酿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若能正确运用新鲜.脱俗.生动的语言,必能收到引趣导情的效果.而讲课的语言能做到抑扬顿挫,起落有致,则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3)教学板书规范化.审美化.虽然每一篇课文的板书都有它的特别之处,但是,能够做到形象.美观.精巧,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知识一目了然,能够缓解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时的疲劳,则是它该有的共同要求.3.科学设计,集中注意.儿童的发展心理学探究表明,7-10岁的儿童发展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5分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紧扣小学生连续注意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把重.难点集中在一起讲解,利用连续注意的这一黄金时间让学生入境乐学.二.培养自律能力,养成良好注意习惯1.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思考并发现问题,再把问题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结合课文内容,从方法上给予引导,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2.明确学习目的,集中注意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正确的.远大的和坚定的学习目的.墨子说:志不坚则智不达.远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毅力,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会有学习上的自觉性,就能主动排除干扰和分心,把注意力集中在该注意的事物上[1].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并严格执行,还可以通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教会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锻炼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持久集中在语文内容的学习上.3.做好读书笔记,防止注意力分散.根据郑惠生的调查结果,读书做笔记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2].然而,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注意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还能帮助学生筛选出重.难点知识,更为课后复习或期末测试提供原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图文并茂的笔记,如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某一场景,自由发挥想象配图,简笔画.漫画都行.只要学生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对知识的记忆就会更牢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就必然会增强,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三.采用积极性评价方式,强化注意力集中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话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集中注意的有效手段.教学上,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快乐.这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发,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土壤.四.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提高注意力深广度由于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持久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意志力的大小,而且还在于注意对象的特性,即是说,还在于注意对象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不能只依靠篇幅短小的课文,还必须在课外阅读教学方面下功夫[3].课外读物具有篇幅长.容量大的特点,尤其文学名着,更是经过历代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4].如果能通过引导和指导而让学生喜欢上它,则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高度集中注意的能力,从而使其注意力具有深度和广度.下面以古典名着西游记为例,谈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做法和思考.1.先将视觉转化为听觉,以听促读.猴王出世这篇课文选自西游记,在课堂讲解中,让学生先听朗读,然后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着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就有亲切感.此外,笔者还开展了读名着谈感想比赛活动,让学生朗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当中感触最深的那一部分.这样,学生难以用心阅读的名着,很快就读完了,而且学生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对内容也有深入的了解,比赛时就更为用心,更为出色.2.观影像.听点评,激发兴趣深阅读.要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导读西游记时,笔者播放了名人的点评,还选取央视电视连续剧的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观看,通过视.听,学生逐渐进入情境,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里面所蕴涵的思想.观赏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文学名着的兴趣和关注度.3.走进图书馆,体验静下心来读书的乐趣.校内图书馆,是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好地方[5].不仅这样,它对于培养孩子们注意力来说,更是一个特别适宜的场所.因为这个地方不同于教室,非常安静,也要求安静,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身体间距较大,相互干扰的可能性很小,非常有利于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培养.4.分享心得,让群体注意力更集中.改变以往阅读课读完书就写读后感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不必长篇大论,有自己的见解就行,没有感受也没关系,可以记下别人的见解.在课堂上谈感受,谈收获,是群体注意力集中的良好契机.同龄人的见解也许幼稚简单,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有时还会引来一场辩论,也为听者打开了思路,提出更多.更好的见解.总之,在语文教学上,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水平,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来培养.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艺术性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克服无关信息干扰,保持最高涨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参考文献[1]陈正刚.有无结合开启注意力的大门[J].内蒙古统计.2005(02):61-62.[2]郑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4.[3]黄树芝.以课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多读好书[J].文学教育(上).2018(06):96-97.[4]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81.[5]郑惠生.高校图书馆在本科生经典名着接触途径中有多重要——本科生课外阅读调查探究之五[J].韩山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8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