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如何做好乡镇武术教育
的爱好,有的甚至爱好了一生却没有可以让他们发挥表现自己的场合.另外,在我国跆拳道迅速发展的今天,各乡镇县我国跆拳道馆的开设就像地里开花似的,这些我国跆拳道馆有的开了七八年,有的开了一两个月就倒闭了,在我国跆拳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些乡镇地区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就给人独树一帜的感觉,乡镇中一个新开的跆拳道馆学员数量可以达到15人,县城跆拳道馆学员数量可达50人,而乡镇武术爱好者可达到60人,在乡镇中,很多乡镇老拳师免费收徒,有的老拳师直接在小学学校操场内或是乡政府大院戳竿子收徒弟,这对传统拳术的传承起到了很大作用.二武术对乡镇生产力和文化的贡献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武术运动在这方面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武术运动特别是散打运动能够提高乡镇人们的生产力,这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是身体方面,体育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能促使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能使人充满活力,能提高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1].另一方面是心理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还具有能动作用,武术运动对人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激励人们的自我奋斗精神.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增强竞争意识等方面[2],武术对人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尚武精神”它带有普遍的竞技体育所有的优点,在鼓励人的自我奋斗精神提高竞争意识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焕发了人们的斗志,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武术还满足了乡村人们的文化需要,乡村作为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这样的地区,武术文化却一直传承了下来,武术运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起着重大作用.在乡镇中武术运动成为继广场舞之后人数最多的运动,满足了乡镇文化的需要,同时武术的尚武精神”还提倡武德,武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其主要内容还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在乡镇中武德还表现出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敢为天下先为群众服务的精神,遵守武德,使习武者的自重感”得以满足,这促进了社会安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并且满足了习武者内心的需要,也满足了乡镇文化的需要.武术运动对解决青少年网瘾也有极大的帮助,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现在,不少青少年迷恋于网络,经过了解武术运动,特别是武术散打运动,能够激发人自我奋斗精神,使人燃烧起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摆脱网瘾,对青少年身体以及心理的发育能够产生强大的积极作用.三乡镇武术教育的特点(一)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的沃土,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绝地乡镇中的武术教学地点一般为乡政府大院.小学操场.公园内,并没有竞技武术训练需的地毯等物品.由于乡镇这样独特的经济文化特点,使得乡镇中竞技武术的发展非常的困难,但是传统武术套路发展却非常的好.作者对文安县各乡镇武术教学地点进行了走访发现:乡镇中各传统武术流派有很多,例如文安南徐氏镇的徐氏通背掌,文安东新桥镇的六合大枪,文安县东德归镇的八极拳等,而且像新桥镇的六合大枪乃是经过了4代以上的人传承下来的,德归镇的八极拳乃是黄埔军校教官赵荣林所传,文安县更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及其传人任致诚.任文柱等人的故乡.在文安县有过不少的武学大师如晚清武术高手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董海川传人任致诚.徐永祥等,还有黄埔军校教官赵荣林,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方,众多传统武术文化却得以传承下来.(二)爱好者众多,参与者以小学生为主作者对文安县各乡镇进行了走访,乡镇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且属于劳动密集型地区,在这些地区中成年人每天都要进行大强度的体力劳动,每天都非常疲惫,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年人中虽然有很多人爱好武术,但很少进行练习,练习武术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小学生,而教练员大多数为当地较为富裕的武术爱好者.这些武术爱好者,大多数年轻时候经过系统的练习或是跟随过武术大师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从事武术事业.乡镇武术发展对小学生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乡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小学生身体发展的较好,身体强壮了,有了尚武精神”各方面素质也将提升.为武术事业的发展提拱了后备力量以及群众基础,增加了武术爱好者人数,普及了武术知识,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得武术套路能够发展传承.四对文安县武术协会的走访乡镇武术教育与县武协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笔者对文安县武术协会进行了走访,文安县武术协会由一部分年轻时曾经从事过武术学习的人组成,会长任文柱先生,任文柱先生是文安县文柱武校校长,会员有何万成.任志刚.任治地.苑豆豆.刘春玲.李建国.王建东.董留栓.郭武凯等45人.这些人中有大部分人在自己所在乡镇从事武术教育工作,有的是专业从事武术教育,有的是从事业余武术教育.任文柱先生为八卦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是在县城开办的武术学校,起到了文安县武术教育的带头作用.任治地.任志刚.王建东等人则是在文柱武校做教练.郭武凯也是进行的业余武术教育,晚上在小学操场内进行武术教育,完全不收费,学习者人数达到了60人.文安县武协大多数时间都会举办一些活动,像每年春节举办的演出以及每年举行的段位考试等.县武协成员靠着自己的热情,在文安县土地上传播着武术技术与文化.对乡镇武术教育起着带动作用.五乡镇中武术和跆拳道教育的对比跆拳道作为一种专精于腿法运动,对腿部柔韧性的锻炼非常的有效,而且它在礼仪方面教育对小孩子的培养也是起到了一些影响,因此我国跆拳道发展的也是非常迅速.为了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好坏找一个参照物,作者于2015年8月初,跆拳道馆生意最兴隆时,对文安县的大柳河镇.德归镇.新桥镇.史各庄镇进行了走访,并将我国跆拳道的发展和我国武术的发展相比较.主要是从学习者人数,武馆数量,办学目的,收费状况这些方面进行调查.2015年文安县各乡镇我国跆拳道发展非常迅速,根据对廊坊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任志刚先生的访谈了解到,文安县乡镇我国跆拳道武馆已经增加到了32所.其中兴隆宫镇.大柳河镇.史各庄镇较多,新桥镇没有,德归镇仅有一家还是刚刚开业并且是和书法教育以及舞蹈教育等结合在一起的.乡镇我国跆拳道武馆中跆拳道学员数量不等,2015年8月份兴隆宫镇我国跆拳道武馆学员52人,大柳河镇我国跆拳道学员57人,大柳河里东庄我国跆拳道馆15人,史各庄镇我国跆拳道馆学员20人,新桥镇和德归镇无跆拳道馆,道馆平均收费较高定价差不多围绕在15元一小时.和我国跆拳道不同,我国武术大部分是师傅教徒弟学,并未真正开设武馆,德归镇有我国武术教育地点两个,一个人数为60人,一个人数为8人,而且是全年保持在这个人数,新桥镇西新桥30多人.孙氏镇魏毅山本来在孙氏镇教通背掌,后来已搬到文安县城去,所以没有调查.我国武术和我国跆拳道相比,在乡镇中我国跆拳道属于刚开始流行的运动,而我国武术属于流行已久的运动,我国跆拳道的流行给我国武术带来了冲击,但武术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许多武术爱好者如郭武凯在教学时是不收费用的,还有些武术爱好者在公园教徒弟50元一年,所以说我国武术在学习定价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乡镇地区经济较为不发达,所以人们还是不喜欢花钱的,而在乡镇中所有跆拳道馆都是盈利性机构,学员学习所需要的学费高,所以很少有人长期学习.不过这些跆拳道馆确实设施好,场地干净.乡镇跆拳道教学地点与武术教学地点相比的优势在于:1.场地干净,有专门的垫子使得学生可以在上面压腿等;2.宣传做得好,由于跆拳道馆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宣传做的非常好,比乡镇我国武术的传播做得好,说明乡镇中我国武术对宣传不够重视.我国武术发展的优势在于:1.我国武术在乡镇中发展的时间非常的长;2.定价非常低,学员数量很多.六对文安县乡镇段位推广的调查段位推广对武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了解文安县乡镇段位推广现状,作者对文安县武术段位通段考试地点的相关人员做了访谈,去年文安县举办了第一期武术段位考试,参与者共有280人,除去武校学生还剩不到200人,由此看来乡镇地区人民对通段还是有很大的热情的,在乡镇地区实行段位推广成为可能.七结束语乡镇地区人民对武术有着较大的热情,而且对通武术段位也非常的积极.乡镇地区流传着很多武术套路的传承,但是这些传承中有很多技术是不规范的,再加上乡镇地区器材设备不足,使得武术套路教学在乡镇地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若要使乡镇地区武术能够很好的发展,就必须解决乡镇地区武术错误的传承的问题,并且继续发挥乡镇武术教育非盈利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去学习,举办更多武术文化活动来促进乡镇地区武术交流与推广.在举办武术活动和推广武术教授徒弟等方面,县武协和武协成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叶家宝.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69-71.[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