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目录导航:[-引言]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探究[第一章]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探究时代与意义[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理论探究[第三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披露状况[第四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与假设[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实证结果与分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析[第六章]
第六章探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一节探究结论.近几年,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都依照相关法律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整改,使得上市公司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无论是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还是审计报告在披露的数量和形式方面都朝着一个市场期待的趋势发展.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企业在市场中筹资时投资者所需要的期望报酬率,是管理层进行投资时必须考虑的指标因素,也是衡量市场是否有效的指标.本文相关理论基础,提出外部审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同时加入实际控制人这一因素来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还对制度时代做了对比探究.本文可以得出以下探究结论.结论一:若企业聘请了外部第三方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出具了高质量的无保留意见后,是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在融资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的.本文以2009-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探究样本,采用财务剖析师对盈余的预测数据并运用了PEG模型来测算2010-2015年的被解释变量(Rpeg),检验了当企业引入第三方进行内控审计并对外提供相关的审计意见时,是否会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的成本.结果表明: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关系,并且是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由于经过了外部的审计监督,那么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其可靠性方面肯定优于没有被监督时企业管理层直接发布的信息,这样就使得投资者可以借鉴真实而又可靠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将审计后的信息披露给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不对称性就大大降低了;同时当投资者接收到事务所出具的高质量的无保留意见的信息时,会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比较高,增强投了资者对企业经营的信心,这就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的资金成本降低.结论二: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性质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信号,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实证结果得出,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任何一个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一方面会考察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这类信息可以从披露的内控状况来判断,内控建设情况优异的公司值得被考虑投资;另一方面会考虑企业具体属于哪一类的公司,非国有控股的公司由于没有政治时代,受到保护的可能性小,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国有控股的企业由于能获取很多经济和资源的支持,公司不容易陷入危机.企业性质的不同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被利用进行决策的信号.因此若国有控股企业收到了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意见,两种信号的叠加作用使得投资者会比较放心对这类企业的投资,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预估也会大大降低,降低了预期的投资报酬率,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减少.因此实际控制人性质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信号,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结论三:在强制披露制度时代下,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发挥的信号传递作用显著减弱.本文按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跨期对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不同的制度时代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最后发现:在非强制披露阶段,披露由第三方出具的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可以作为一种传达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增量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增加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的估计,能够削减企业的融资费用.而当企业被强制要求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公司管理层会积极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但是披露的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内控有效的增量信息,其信号传递功能在下降,投资者利用其进行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在减弱,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显著也在减弱.这表明在不同的制度时代下,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总体上对投资者来说信息的相关性是不同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结论四:从资本成本的视角考察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带来的经济后果,可以促进监管政策的实施和完善.通过对内部控制两类报告披露状况的剖析可知,这两类报告的披露都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内控规范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监管政策的实施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的探究结果可以让企业清晰地了解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促使企业遵从政策的要求积极执行政策,对推进相关政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第二节政策建议.一.上市公司层面.(一)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市公司为了稳步的发展,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最关键的是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需要领导层要有一个自觉的意识,能够带领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其次要加大对内部控制的资源投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二)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主动性.由于内控信息披露的制度时代经历了一个大转变,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信息,从目前的披露现状来看,这项规定在企业中并没有完全实施到位,但是探究表明企业做好内部控制治理.聘用外部审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是能够减少企业的资金成本的,因此,上市公司有必要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引入第三方的内部控制审计,积极主动的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企业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三)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随着内控审计逐步被强制要求,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公司控制有效的增量信息,其信号传递功能在下降,上市公司若想凸显其内部控制有效以及财务信息质量高,可以考虑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鉴证范围等方面进行差别披露,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给投资者传递高价值的信息,以便将自身从柠檬市场中区分出来.二.政府监管层面.(一)加强制度环境基础建设.监管部门应同法规制定部门联合,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约束企业管理层的行为,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促使内部控制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人的利益,保证资本市场的稳步运行.(二)重视政策的执行效果.政府监管部门要时刻关注对政策的执行力度.对不能有效执行的企业进行查找原因;对于能够遵从政策执行的企业,时刻关注政策的执行效果.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通过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格式,以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持续.全面和真实,使内部控制相关政策能够稳步推行.三.会计师事务所层面.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提供合理保证,这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规范,让审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有具体的参考指导;同时也要组织注册会计师参加内部控制审计的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四.投资者保护层面.从投资者保护层面来说,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以判断企业的优劣,因此投资者的关注能够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增强信息质量.于是,需要加强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剖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预测企业的发展能力,同时也能对上市公司形成正向激励,促使上市公司提高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第三节探究局限与展望.一.探究局限.第一,在利用PEG模型计算被解释变量时需要对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进行预测,由于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剖析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在计算每股收益的过程中,选取数据库中预测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每股收益的代替,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差.第二,在衡量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变量上比较笼统.本文对审计报告的定义是广义的,每一类报告的披露,其作为一种增量信息传递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对变量的衡量不够精准.第三,由于企业的资本成本不仅包括权益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本文仅探讨内控审计报告与前者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其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和本文的结论一样,探究范围不够全面.二.探究展望.针对上述的探究局限.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探究,阐述今后的探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改进主要变量的衡量方法.由于本文在资本成本的衡量方面只用了一种模型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今后可以将多种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市场的模型进行学术探究.(2)拓宽探究范围.由于本文的探究并没有探究内控审计报告对债务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因此今后可以展开对债券市场进行探究,也可以比较由于披露制度时代的改变,内控审计报告披露是否也会对债务资本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的内控缺陷披露将成为探究主题.本文重点关注内控审计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今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将更加全面,细致的探究也将成为可能,以后在内部控制缺陷方面可能会有大量的探究.参考文献[1]蔡吉甫.我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探究[J].审计与经济探究,2005,(5):85-88.[2]蔡丛光.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剖析[J].财务与金融,2010,(4):33-38.[3]程智荣.内部控制确否显著降低资本成本探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06:50-60.[4]方红星,戴捷敏.公司动机,审计师声誉和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A股公司2008-2009年年报的经验探究[J].会计探究,2012,2:87-95.[5]方红星,孙翯.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探究[J].财经问题探究,2008(12):67-73.[6]冯建,蔡丛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探究[J].财经科学,2008,5:80-87.[7]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治理特征的探究[J].审计与经济探究,2011,3:35-43.[8]雷英,吴建友,孙红.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剖析[J].会计探究,2013,11:75-81+96.[9]林钟高,郑军,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探究——来自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剖析[J].财经探究,2007,04:132-143.[10]李超,田高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探究[J].我国注册会计师,2011,(9):61-65.[11]吕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探究——公司治理视角[J].审计月刊,2014,10:50-51.[12]刘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探究——农业类上市公司数据[J].财会通讯,2014,24:55-58.[13]李颖琦,陈春华,俞俊利.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问题与改进——来自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证据[J].会计探究,2013,08:62-68+97.[14]李越冬,张冬,刘伟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权性质与审计定价[J].审计探究,2014,02:45-52.[15]彭雯,肖翔.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探究[J].统计与决策,2014(8):182-184.[16]孙文娟.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探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4):67-7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