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质量对上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字数:1323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2
(二)公司价值的相关研究3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4
1.国外研究概况4
2.国内研究概况4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5
三、研究设计6
1.样本选择6
2.数据来源 6
3.变量设计 6
4.检验模型 7
四、实证分析7
(一)描述性统计7
(二)相关性分析8
(三)回归分析8
(四)稳健性检验9
五、研究结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内部控制质量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财务丑闻频发,远有安然事件,近看Luckin 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越来越成为各国各领域关注的重点。美国率先推出《塞班斯法案》,随后西方各国相继推出一系列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法规政策。2004年,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提升至风险管理高度,推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6年,我国深交所、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审银保监五部委亦于2008年、2010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2012年,财政部和证监会共同下发了《关于2012年主板上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控作出进一步要求。2019年,国资委出台101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国资国企内控建设。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和改革,我国制造业陷入了产能过剩、发展速度缓慢的困境。《2019年中国企业风险报告》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大而不强、整体层次低和发展水平偏低的现象,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处于低端位置,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面临着显著的竞争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和合规风险等,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价值增值。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企业突破现状,合理规避上述风险,实现公司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也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公司股价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Rezaee,2006),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确实能够产生真实且可衡量的收益(Niemeier,2006)。
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我国制造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诸多问题。李若峰(202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较为浅薄,落实浮于表面,内部审计稽核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自我评控体系尚不健全。因此,聚焦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能引起制造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又是对2012年实施内控规范体系后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影响的进一步检验。
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18年的数据,本文检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价值越大,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
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已有文献通常以上市公司整体层面为研究对象,未曾聚焦于具体行业,本文以制造业为落脚点,更具针对性。第二,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以2011年前后为检验时间窗,对《规范体系》正式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及其经济效应缺乏探索,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丰富了本国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部门评估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效果提供证据支撑。第三,针对制造业做出的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对制造业企业更具启示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其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ASB指出,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内部为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取得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既定管理目标,而实施的各种控制、管理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樊行健(2014)等人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职员在特定的控制环境下,通过履行制衡与约束、预防与引导、监督与影响、测度与评价等职能,所进行的一系列企业管理活动,其旨在实现企业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经营效率、资产安全和发展战略等目标,其中报告的可靠性目标要求内部控制要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为维护企业相关权益,保证利益相关者获取相符信息,所采取的内部管理行为。
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上。公司治理方面,杨雄胜(2005)综合了经济学、审计学和管理学三个角度分析,提出要内部控制研究想要形成有效指导实务的理论成果,需要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和管理控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谢志华(2007)在分析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对三者的整合构建有效的企业控制体系。Jeffery Doyle(2007)认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与企业规模、成长阶段和企业经营变化有较大关联。Kareen E. Brown(2012)研究发现,较之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报告能够为管理层提供更多增量信息,帮助其更好的管理企业。Gramling, Audrey A.(2013)分析得出,内部控制质量评估的有效性会受到错误称述和重大缺陷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