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甜菊叶青贮体系建立初步研究【字数:7567】

2024-11-03 13:1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以甜叶菊品系“毛2号”和“普新3号”叶片为材料,以传统干燥方法为对照,分析湿法贮存中不同防腐剂添加及裹包青贮中糖及菌剂的单独和联合添加对甜菊叶内各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探讨建立甜菊叶青贮体系。结果表明,湿法贮存后,叶内各甜菊糖苷含量都较对照增高明显,甜菊糖苷总量较对照提高了20-40%,其中以添加0.1%纳他霉素者各甜菊糖苷含量及甜菊糖苷总量上升最高,较对照提高了40%;裹包青贮者,叶内各甜菊糖苷及甜菊糖苷总量都较对照为低,其中蜜糖5ml/kg添加和蜜糖5mL/kg及乳酸菌液5mL/kg添加者叶内各甜菊糖苷及甜菊糖苷总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只添加乳酸菌液5mL/kg者叶内甜菊糖苷总量较对照下降了13.7%和不添加任何青贮添加剂者叶内甜菊糖苷总量较对照下降了31.1%。综上所述在甜菊叶青贮中可以根据青贮条件选用湿法贮存和裹包青贮两种方式,在湿法贮存中添加0.1%纳他霉素,在裹包青贮中添加5ml/kg的蜜糖有利于保存和提高青贮叶内各甜菊糖苷。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 材料处理2
1.2.1 材料的获取2
1.2.2 甜菊叶片的青贮方法2
1.2.2.1湿法贮存2
1.2.2.2裹包青贮3
1.2.3 提取液样品制备3
1.2.4 测定甜菊糖苷的液质联用分析器材及方法3
1.2.4.1材料与试剂 3
1.2.4.2仪器与设定3
1.3青贮质量评价方法4
1.3.1 感官评定方法4
2 结果与分析4
2.1 德国农业协会青贮饲料感官评定4
2.2不同青贮方法对甜叶菊糖苷含量的影响5
2.2.1湿法贮存对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5
2.2.2裹包青贮对甜菊糖苷含量的影响5
3 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甜菊叶青贮体系建立初步研究
学生 陈婉婷
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br /> 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是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的一种菊科植物。甜菊糖苷是从甜叶菊中提取到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甜度高(约为蔗糖甜度的250~300倍[1]),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2],同时还具有抗高血压,降低血糖,抗肿瘤,治疗腹泻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临床疗效[3]。人工培植甜菊叶最早在1964年,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种植甜菊叶以供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4]。
目前,甜叶菊种植主要采收其叶片,干燥处理后进行销售,甜叶菊的干燥过程对于甜菊叶片内的糖苷含量影响较大。目前,甜叶菊叶片采收加工以及储存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新疆、甘肃等干旱少雨地区,在植株收割后,处于自然条件下晾晒然后脱下叶片打包储存;第二种方法是:在江苏、浙江等多雨地区,在收获或收获后,马上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甜叶菊叶片和茎秆分离,将叶片晒干后打包。由于甜叶菊叶片中的甜菊糖含量受植株生育期影响大,以现蕾期至开花前期叶片中的甜菊糖含量较高,为保障适时收获,受干燥条件制约,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5]。另外,收获环节的叶片干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甜叶菊规模化种植发展的重要因素。现用的干叶收获贮存方法在脱叶、茎叶分离、包装及提取前处理等环节存在人工用量多、操作环境粉尘污染大、贮存占地面积大等不足。
青贮技术起源于古埃及文明,随后传播到地中海地区,罗马帝国时期已经有完善的史料记载青贮技术的应用。19世纪60年代,青贮技术由北欧传到美英等国。我国最早关于青贮技术的记载在南北朝,也有非常古老的历史[6]。青贮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变化过程。为了提高青贮质量,研究人员开始开发使用青贮添加剂。青贮添加剂的作用包括抑制杂菌、改善营养成分、提高有益菌数量等[78]。目前对于青贮发酵的化合物研究多集中在质量评判标准体系的建立上,对苜蓿,玉米秸秆之外其余植物的化合物经发酵后变化研究较少,除了这些青贮技术已经成熟的作物,近几年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地开发新作物的青贮技术[9]针对植物微生物发酵后化合物的提取和转化研究有着巨大的前景,可以为生产和实践提供新的机遇。通过对甜叶菊物料的青贮,在确保甜菊糖等化合物不受影响基础上,为利用工程菌提高甜叶菊原料提取附加值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有效促进以甜叶菊为代表的植物提取原料的升级。通过对甜叶菊物料的青贮,提高了甜叶菊物料中多酚、色素、菊糖等化合物的稳定性[10],为这些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甜叶菊物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有效提升甜叶菊加工利用价值。
同时青贮技术在生产上突破了唯有的甜叶菊干燥储存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拥有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快捷,污染小,不存在干燥储存时易受潮,存储不当易发生火灾等问题。本研究在甜叶菊青贮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青贮对于甜叶菊内糖苷含量的影响。通过与传统干燥方法的比较来说明青贮对于甜叶菊新鲜叶片处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分别以甜叶菊品系“毛2号”和甜叶菊品系“普新3号”现蕾时期新鲜叶片为材料。实验材料种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的大学园艺试验站。
1.2 材料处理
1.2.1 材料的获取
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对现蕾期甜叶菊叶片进行采收。将部分叶片在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备用,作对照组。
1.2.2 甜菊叶片的青贮方法
本实验使用到了两种不同的青贮方法对甜菊叶片进行处理,用于研究不同青贮方法对甜菊糖苷含量影响。
1.2.2.1湿法贮存
材料为“普新3号”甜菊叶片。采用湿法贮存[11]。
新鲜叶片在采摘离杆后尽快打浆,并往新鲜浆液中添加食品级防腐剂(纳他霉素、多聚赖氨酸)混合均匀。处理组如表1。
表1 甜叶菊湿法贮存添加剂与处理方法
Table 1 storage and treatment of additives by stevia wet method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0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