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根原基发生及扦插育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字数:749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地点和材料 2
1.2试验设计 2
1.2.1扦插基质 2
1.2.2扦插2
1.2.3插后管理2
1.3指标测定2
1.4数据处理2
2结果与分析2
2.1沙棘根原基数目随扦插天数的变化2
2.2插条部位对沙棘植株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3
2.3扦插深度对沙棘植株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3
2.4插条部位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
2.5扦插深度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
3讨论 4
3.1沙棘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根原基的动态变化 4
3.2插条部位对沙棘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5
3.3扦插深度对沙棘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5
3.4插条部位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
3.5扦插深度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6
致谢6参考文献7
表1沙棘根原基数目随扦插天数的变化2
表2插条部位对沙棘植株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3
表3扦插深度对沙棘植株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3
表4 插条部位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
表5扦插深度对沙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
沙棘根原基发生及扦插育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引言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 (Hippophae rham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酸、涩,归脾、肺、胃、心经,功能健脾消食,活血散瘀,止咳祛痰。用于脾虚食少,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瘀血经闭,胸痹心痛,咳嗽痰多[1]。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多糖和维生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棘富含的维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沙棘多糖能保护肝脏[2],沙棘总黄酮具有抑菌作用,调节糖尿病小鼠的血脂、血糖水平,沙棘籽油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沙棘是全世界目前发现含有维生素最丰富的植物,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中国沙棘维生素C质量分数是所有沙棘品种中最高的,可达25mg/g。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定根的发生是植物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一般是自然发生的,对于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而言,不定根是最主要的根系统[3]。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植株的固定,还能吸收外界水分和养料,是植物生存最重要的条件。根原基的数量能够作为衡量植物根发生的指标,根原基随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动态生长情况。
插条部位和扦插深度是影响植物扦插后生长发育情况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不同的处理,能改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发育情况[4]。不同的插条部位生长发育程度不同,所含有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植物组织组成也不同,继而影响扦插后的生长发育。扦插深度能决定插条从土壤从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数量,也影响着植物扦插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目前在关于沙棘扦插育苗的研究中,插条部位和扦插深度这两个因素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关于沙棘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根原基的动态变化的研究。本课题以沙棘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插条部位和扦插深度的不同处理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这两个因素对于沙棘扦插育苗的影响,从而得到沙棘的最佳插条部位及扦插深度,这对指导沙棘规模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观察不同时期沙棘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根原基的动态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为沙棘扦插育苗提供基础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沙棘插穗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的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品种名为‘深秋红’,均为2年生枝条。2019年3月13日将沙棘插穗沙藏,2019年4月4日将每条插穗分别于上、中、下部各剪取15cm枝条作为插条,清水浸泡下半部过夜,于第二天进行扦插。试验地点位于大学生科楼4楼大棚。
1.2试验设计
1.2.1扦插基质
沙棘插条在大棚的苗床上进行扦插,苗床长50cm,宽40cm,高40cm,透风性良好,扦插基质为砂土:蛭石2:1,混匀后铺于苗床上高35cm。
1.2.2扦插
于2019年4月5日上午8点进行扦插,分别用插条部位的上部、中部、下部以及扦插深度1/3、1/2、2/3这6组处理的沙棘插条垂直插入苗床中,每组15株,扦插前记录每株植物的初始鲜重(W0)。另从沙棘枝条由上至下取上部、中部、下部沙棘插条分为上1、上2、中1、中2、下1、下2各6组,每组6株分6批每隔10d扦插各组1株插条,持续60d。
1.2.3插后管理
扦插完成后,立即浇大量水,使苗床的湿度在80%以上,然后每隔7d进行一次浇水,保持扦插土壤湿润。当棚内温度过高时,在苗床上铺盖透光率为50%的遮荫网,并适当通风散热,同时维持扦插土壤湿润。
1.3指标测定
对上1、上2、中1、中2、下1、下2这6组处理采集到的沙棘插条通过染色观察法测定根原基的数目,对插条部位的上部、中部、下部以及扦插深度1/3、1/2、2/3这6组处理采集到的插条测定插条叶长、叶宽、生长量、用紫外分析法测定其保护酶活性(SOD、POD、CAT)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0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