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损伤【字数:7829】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剂与抗体2
1.2 试剂的配制.........3
1.2.1 猪卵泡液pFF.3
1.2.2 TCM199培养液3
1.2.3 PZM3胚胎培养基3
1.3 猪卵母细胞分离和成熟.3
1.4 体外孤雌激活3
1.5 ZEA处理3
1.6 免疫荧光染色........4
1.6.1 固定与透膜.4
1.6.2 封闭.......4
1.6.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孵育与清洗.4
1.6.4 核染.......4
1.6.5 制作样本与观察....4
1.7 免疫荧光拍照..........4
1.8 免疫荧光强度分析..4
1.9 指标测定及方法4
1.9.1 氧化应激水平.4
1.9.2 DNA损伤....4
1.9.3 自噬........4
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5
2.1 确定ZEA最终处理浓度5
2.2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发生氧化应激.5
2.3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DNA损伤...6
2.4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发生自噬.....6
3 讨论........6
3.1 ZEA处理抑制孤雌激活胚胎的早期发育.6
3.2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发生氧化应激...7
3.3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DNA损伤...8
3.4 ZEA处理导致孤雌激活胚胎内发生自噬.....8
4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玉米赤霉烯酮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损伤
引言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侵染粮食作物和饲料,对人类健康和动物的生产机能造成严重的危害。霉菌毒素中毒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其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是猪饲料中存在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1]。玉米赤霉烯酮,1962年Stob等首次从发霉的玉米中分离得到,是由镰刀菌属的真菌,包括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黄色镰孢、木贼镰孢和尖孢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2]。ZEA是一种无类固醇结构的2,4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化合物[34]。Elsharkawy和Abulhajj的研究表明ZEA的毒性可能与其内酯环和C4羧基有关[5]。ZEA不溶于水且具有热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脱毒的难度。ZEA广泛存在于水分含量大于22%的玉米、大麦、燕麦、小麦、大米和高粱中[6]。
ZEA具有肝毒性和肾毒性,能引发肝和肾组织病变,造成功能损伤[7];ZEA具有免疫毒性,能影响多个免疫参数,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8];ZEA具有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可导致DNA断裂,造成DNA结构损伤,引起DNA复制受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干扰细胞分裂周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9]。ZEA可引起动物急性和慢性中毒,导致动物异常繁殖甚至死亡[10]。ZEA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广泛侵染粮食和饲料。ZEA主要具有生殖毒性,可导致对生物体生殖系统的不可逆毒性损害,对猪等动物繁殖性能影响严重,引起生殖障碍。ZEA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破坏血睾屏障、上调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毒性作用[1114]。ZEA的苯酚环占据17β雌二醇的相同受体区域,因此雌激素受体(ERs)可以与ZEA的苯酚环结合[15]。ZEA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改变ER的构象形成复合物,并转移进入到细胞核中,与染色质结合调节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研究发现,睾丸组织中ERα的下调导致细胞凋亡,甚至坏死。相反,ERβ在睾丸中的过度表达导致粗线期精母细胞的凋亡。Adibnia等研究发现经ZEA处理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线粒体含量明显下降,这可能与ZEA和线粒体与ERs的结合有关。结果表明,ERs在mRNA和翻译水平上表达的改变可能是ZEA诱导生殖细胞、睾丸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原因[16]。此外,ZEA导致多种生殖器官和细胞异常,如小鼠精子形态异常,生精小管萎缩,卵巢异常,雌性生殖器官肥大等[1719]。ZEA主要通过胎盘传播干扰动物胚胎的发育,影响妊娠率和后代卵泡完整性。ZEA可以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转移至胎儿[20]。2014年Fei等发现用20ppm ZEA处理的雌性小鼠降低了怀孕率和产仔数,并降低了F2代的肥力指数[21]。此外,用ZEA处理的亲本显著降低了新生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的数量[22]。在妊娠早期,ZEA处理减少了胎儿的重量,并且不同剂量的ZEA阻碍胚胎在子宫内的植入。在高剂量(8mg/kg)ZEA下,蜕膜反应受阻,血浆中孕酮浓度降低,产生由雌激素诱导的多种毒性作用。Schoevers等发现在妊娠和哺乳期摄入被ZEA污染(200, 500和1000μg/ kg)的饲料的猪,卵泡动力学不受影响,但卵泡完整性下降,并且在F1新生儿中伴随着ZEA浓度的升高[23]。
因此,ZEA可能对动物胚胎发育具有更显着的毒性效应。胚胎的早期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开始到囊胚的发育阶段,包括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多个阶段。孤雌激活胚胎是体外研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材料。早期胚胎的发育质量是胚胎附植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关于ZEA对胚胎的影响有一些报道,但都集中在附植后的发育阶段,ZEA对早期胚胎的毒性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试验的目的是以猪孤雌激活胚胎为模型研究ZEA对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损伤及原因,从而在生产中做出有效的预防,并获得关于ZEA对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揭示其毒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ZEA提供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