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芋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优化【字数:730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2
1.1.1 叶片处理 3
1.1.2 叶柄处理 3
1.2胚性细胞团的增殖3
1.3胚性细胞团分化及植株再生3
1.4统计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3
2.1无菌苗不同组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3
2.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4
2.3不同大小的细胞团对胚性细胞团悬浮增殖的影响4
2.4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胚性细胞团悬浮增殖的影响5
2.5 不同浓度TDZ对胚性细胞团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5
3 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白鹤芋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优化
园艺141 贾婷婷
引言
白鹤芋(Spathiphyllum kochii)又名白掌,也被称为白色棕榈,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姿独特,花柄较长,雪白的佛焰苞托在植株上,犹如风帆,因此也被称为“一帆风顺”。白鹤芋原产于南美洲,其花期长、耐阴湿、叶片碧绿、层次分明,是一种重要的既观花又观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也作切花使用的室内装饰观赏植物[1]。
白鹤芋常规繁殖方法多为种子法和分株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周期长或繁殖系数低,大大的限制了白鹤芋的生长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了白鹤芋的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2]。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繁白鹤芋种苗,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苗木,以满足其大规模商品化苗木生产的需求。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把从植物植株母体分离的植物组织或植物器官,接种在人工配制好的特定培养基中,并且给予外植体适宜的生长条件以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培育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植物繁殖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根据需求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细胞、组织、器官或者原生质体等,再通过一系列的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把其接种在含有特定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或者生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一项技术;而狭义又叫组培,即用植物的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叶肉组织、薄壁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也指在植物的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获得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又可以称为微繁技术[39]。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农、林、工、药业等行业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组培已经成为当代植物生物科学中最活跃并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随着花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育苗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加优质并数量繁多的试管苗,这将为植物种苗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优良的基础,所以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必将代替传统种植方式,成为今后花卉业的发展以及花卉性状品种的改良过程中优先选择的种苗培育方法。
国外对白鹤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较早,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试验方法主要是利用芽的外植体获得丛生芽,再把丛生芽增殖,最后再对丛生芽进行生根培养并获得大量植株,这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白鹤芋育种和生产的需要。1979年,Fonnesbech[10]首先研究了白鹤芋的组培快繁技术,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白鹤芋的叶和茎作为外植体,并于成分为MS + 2.0 mg/L BAP的培养基中培育,诱导产生丛芽的繁殖系数可以达到9.1。Dewitte等[11]学者在1995年研究了苄基腺嘌呤(BA)对白鹤芋植株驯化所产生的影响。1997年,Watad等[12]进行了白鹤芋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试验,试验主要研究了在MS培养基中添加激动素(KT)、改变蔗糖浓度以及液态培养基培养对白鹤芋组培进程的影响。
而我国对白鹤芋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研究,在相关的研究试验报告中,研究人员利用白鹤芋的根茎、茎段、茎尖、叶片、顶芽和花序等作为外植体,皆成功的培育出了白鹤芋组培苗[13]。1995年,曹静等[14]以白鹤芋的幼嫩花序作为外植体,通过一系列试验方法成功的在外植体表面直接诱导发生了大量的体细胞胚胎,胚胎发生的培养天数只需25天,该试验可达到短期内获得大量白鹤芋种苗的目的,证明了组培繁殖方式的优越性;2005年,秦静远[15]利用白鹤芋两种基因型的幼嫩雄蕊花丝对体细胞胚诱导及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该试验成功诱导出了体细胞胚并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试验发现体细胞胚发生于花丝基部;2012年,杨舒婷[2]等通过对花序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成功诱导出了胚状体,该试验再次为白鹤芋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白鹤芋体细胞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植物的体细胞胚发生并再生植株方式是白鹤芋组织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体细胞胚的发生途径比器官发生途径有更高的再分化率,所以该途径更适用于白鹤芋的组培快繁[15]。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幼嫩花器官诱导体细胞胚并再生植株,由花器官上雌核诱导获得的体细胞胚可用于纯合育种,而由花丝诱导获得的体细胞胚可用于多倍体育种和原生质体的分离。后来的研究者们又利用叶片和叶柄诱导出体细胞胚并成功再生植株[1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56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