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高明远识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高字【释义】:高,汉语汉字之一。在数学几何中,经常需要测量图形的高度。另外,百家姓中也常用到高。
明字【释义】: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
远字【释义】:远是形声字,辶(chuò)为形,袁为声(在繁体字中)。拼音yuǎn,用作距离长,与“近”相对、远见(远大的眼光)、时间长、关系疏,不亲密、深奥,旨远等。另外有同名漫画角色信息。
识字【释义】:识的含义是 知道,认得,能辨别。佛教术语是指人的意识、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别能力。在早期佛经中,它经与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义上接近,但因为用法不同,实际的内涵又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来作为指区别对象的认知能力。《说文》曰:“识,知也。”《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
高明远识【拼音全拼】:gāo míng yuǎn shí
高明远识【五笔码】:YJFY
高明远识【拼音码】:GMYS
高明远识【解释】:高明: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
高明远识【出处】: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蔡鲁公》:“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大事,必至于斯乎?”
高明远识【近义词】:高明远见
高明远识【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高明远识【英语】:a long sight
高明远识【成语接龙】:
高明远识--识时知务--务农息民--民力凋弊--弊衣箪食--食租衣税
高【相关成语】:
0、高岸成谷,深谷为陵: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1、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2、高岸为谷: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4、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5、高壁深垒:垒:军营的墙壁或工事。修筑起高深的壁垒。形容加强防御。
6、高壁深堑: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
7、高标卓识:卓:卓越。高深的造诣,卓越的才识。
8、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9、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0、高不凑,低不就: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1、高不凑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12、高不可登: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13、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14、高不辏,低不就: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15、高不辏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16、高步阔视: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17、高步通衢:衢:大路。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同“高步云衢”。
18、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19、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明【相关成语】:
0、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1、明白如画:像画一样清楚明白。
2、明白如话:形容诗文通俗易懂,像唠家常一样。
3、明白晓畅: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4、明白易晓: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5、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6、明并日月: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7、明参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8、明查暗访: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9、明察暗访: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访:向人询问调查。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0、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1、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12、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13、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14、明窗净几: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15、明打明敲: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
16、明道指钗:泛指婴儿聪明。
17、明德慎罚: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18、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19、明发不寐: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远【相关成语】:
0、远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1、远愁近虑:既发愁未来的命运,又忧虑眼前的处境。形容过多的忧虑。
2、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夸称:夸奖;卖弄:显示。向远近各处夸奖显示,吹嘘宣扬。
3、远垂不朽:永垂不朽。
4、远隔重洋: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遥远。
5、远害全身:促使自身,远离祸害。同“全身远害”。
6、远怀近集:指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7、远见明察: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
8、远见卓识:见:见解,见识;卓:高超;识:知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9、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10、远近驰名: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11、远近兼顾:远处近处都照顾到。也指长远的和眼前的都要考虑。
12、远井不解近渴: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13、远举高飞: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远大。
14、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15、远虑深计:深远的考虑和计划。
16、远虑深谋:指计划周密,考虑深远。
17、远虑深思:深远的谋划和考虑。
18、远门近枝:比喻远亲近亲。
19、远谋深算:犹言深谋远虑。

识【相关成语】:
0、识变从宜:指认识事物的变化,灵活地处理问题。
1、识才尊贤: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2、识大体,顾大局: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顾全局利益。
3、识多才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4、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5、识荆恨晚: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6、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7、识昧高卑:识:见识;昧:昏暗不明白事理。不懂得尊卑高下。
8、识明智审: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9、识其一不识其二:了解事物的一方面,不了解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10、识时达变: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11、识时达务: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12、识时通变:能认清时势,通达应变。
13、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14、识时知务: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15、识途老马: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16、识涂老马: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同“识途老马”。
17、识微见几: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18、识微见远: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19、识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