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食少事繁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食字【释义】: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少字【释义】:汉字“少”有两个读音(shǎo;shào)。有多种意思,例如数量少、亏欠,还有少年、年轻、丢等。
事字【释义】: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在哲学上,事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事是指质量空间分布的随时变化。因为物质是质量空间分布,所以事也可定义为: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就外延方面而言:事包含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件。事是所有精神事件的统称。宇宙中的事都必须经历时段,所以都是精神事。这个事概念的外延不仅包括人类之事,也包括动物事、植物事、细菌事、病毒事等等生命体之事,还包括所有非生命体之事。
繁字【释义】:繁,一般用作复杂、多、兴盛的意思。繁杂。
食少事繁【拼音全拼】:shí shǎo shì fán
食少事繁【五笔码】:WIGT
食少事繁【拼音码】:SSSF
食少事繁【解释】: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同“食少事烦”。
食少事繁【出处】:《晋书·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食少事繁【近义词】:食少事烦
食少事繁【用法】:作谓语;形容身体衰弱,不堪承受繁重任务
食少事繁【英语】:eat little and work much
食少事繁【故事】: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每天都是废寝忘食地工作,刘备关心他问他一天的起居饮食情况,能吃多少米,诸葛亮答道:“只吃三四升米。每天要亲自处理20多宗各种军事问题。”刘备逢人就夸诸葛亮吃得少而处理的时期很繁多
食少事繁【成语接龙】:
食少事繁--繁花似锦--锦衣玉带--带金佩紫--紫绶金章--章往考来--来者勿拒--拒狼进虎--虎口拔须--须发皆白--白手起家--家给民足--足食丰衣--衣冠甚伟--伟绩丰功--功完行满--满坐风生--生香活色--色艺无双--双桂联芳--芳年华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名俱败--败鳞残甲--甲第连云--云垂海立--立功立德--德輶如毛--毛举缕析--析疑匡谬--谬托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而不野--野人献曝--曝腮之鱼--鱼目乱珠--珠流璧转--转败为成--成群结队
食【相关成语】:
0、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2、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3、食不充肠: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4、食不充饥: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6、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7、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8、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食不糊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0、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11、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2、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3、食不念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4、食不求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5、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16、食不暇饱: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17、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9、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少【相关成语】:
0、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1、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2、少安勿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3、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4、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5、少成若性: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像天性一样。
6、少吃俭用:即省吃俭用。
7、少吃没穿:缺少吃的,没有穿的。形容生活困难。
8、少吃缺穿: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9、少达多穷:达:得意;穷:不得意。形容得志时少,而穷愁失意时多。
10、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11、少慢差费: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材料费。
12、少年老成: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13、少年老诚: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同“少年老成”。
14、少女嫩妇:指年青妇女。
15、少气无力: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16、少私寡欲: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17、少所见,多所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
18、少所许可:对人对事,很少中意、赞许。常指人的眼界高。
19、少条失教:指没规矩,无教养。
事【相关成语】:
0、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
1、事半功百: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2、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3、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4、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5、事变知人心:在事情发生的变化中,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品德。
6、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8、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9、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10、事不宜迟:宜:可以,应该。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11、事不有余:谓达到极点。
12、事出不意: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
13、事出无奈: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14、事出意外: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15、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16、事到临头: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17、事到万难须放胆:事情遇到重重困难时,必须拿出全部胆识去干。
18、事烦食少: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19、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
繁【相关成语】:
0、繁称博引: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
1、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2、繁华胜地:繁华:热闹,繁盛;胜地:有名且风景优美的地方。热闹的名胜之地。
3、繁华损枝:比喻文采过于华丽,将损及文章内容。
4、繁剧纷扰:繁剧:极其繁杂;纷扰:纷乱干扰。极其繁杂而纷乱的干扰。
5、繁礼多仪:礼节繁重,仪式太多。形容过分地讲究排场。
6、繁鸟萃棘:萃:聚集;棘:酸枣树。众多的鸟儿聚集在树上。表示虽无人在旁,还有许多鸟看着。比喻暗中干坏事是掩盖不住的。
7、繁荣昌盛: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8、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9、繁荣兴旺: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10、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11、繁文末节: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12、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13、繁文缛礼: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14、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15、繁刑重赋: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16、繁刑重敛: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17、繁言蔓词: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18、繁音促节: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19、繁征博引: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