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余食赘行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余字【释义】:余(yú),上下结构,形声;从人、舍省声。有很多种意思,作为字义解释,有我;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农历四月的别称;姓氏等义项。
食字【释义】: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行字【释义】:行,xíng,háng,hàng,héng,hèng ,从彳(chi)从亍(chu),人之步趋也。本义:路。彳,小步也;亍,步止也。象形字,本义:道路。 同本义〖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余食赘行【拼音全拼】:yú shí zhuì xíng
余食赘行【五笔码】:WWGT
余食赘行【拼音码】:YSZX
余食赘行【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余食赘行【出处】:《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余食赘行【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多余的东西
余食赘行【英语】:Eat more than you need
余食赘行【成语接龙】:
余食赘行--行随事迁--迁延观望--望门大嚼--嚼墨喷纸--纸田墨稼--稼穑艰难--难舍难离--离削自守--守节不移--移风革俗--俗手伶工--工于心计--计研心算--算盘脑袋
余【相关成语】:
0、余杯冷炙:指吃剩下来的酒食。
1、余波未平: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2、余风遗文: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3、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4、余光分人: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5、余烬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6、余可类推:余下的可以根据上面说的原则推断出来。
7、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8、余钱剩米: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9、余声三日: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10、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11、余桃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12、余味回甘:甘:甜。余下的味道越回味越觉得美好。形容文学或艺术作品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13、余味无穷: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14、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15、余霞散绮:常用来评论文章结尾有不尽之意。同“余霞成绮”。
16、余香满口:吃过东西后满口都是余下的香味。比喻文学或艺术作品耐人回味。
17、余响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8、余腥残秽:指吃剩的食物。
19、余业遗烈: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
食【相关成语】:
0、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2、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3、食不充肠: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4、食不充饥: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6、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7、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8、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食不糊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0、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11、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2、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3、食不念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4、食不求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5、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16、食不暇饱: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17、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9、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赘【相关成语】:
0、赘食太仓:指无功受禄。
行【相关成语】:
0、行崄侥幸:指冒险行事以求利。同“行险徼幸”。
1、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3、行兵布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4、行兵列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5、行不从径: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6、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7、行不贰过: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8、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
9、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世光明磊落。
10、行不苟合: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11、行不顾言:顾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2、行不及言: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3、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14、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15、行不胜衣: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16、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7、行不由路:路:小路,引申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8、行不由西州路:西州:古南京。晋朝宰相谢安病重时,曾经从西州城门入城回京,死后,其友羊昙很悲痛,不愿从西州路走。比喻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19、行不逾方: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