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兵藏武库,马入华山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兵字【释义】:兵,bing,上斤下廾。廾(gǒng,两只手)持斤,并力之皃(mao)。兵,战争中的核心角色,是战争中用来攻击对手的“工具、用具”。战争不是单纯的打斗,它代表(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相互弑杀,以攻击(对方)手法为主,以掠为行动本质。兵,常见汉字。其含义是武器、战士、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藏字【释义】:1.隐藏;潜匿。2.收藏;储藏。3.怀,藏在心中。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武字【释义】:武,从字形上看,一个止,一个戈,但绝对不是什么”以暴制暴“的意思。止,古代同趾,就是脚趾;戈,是武器。武字的本意是指,打斗时的要领是把脚站稳,站好打斗的身势,就是俗话说下盘要稳,这样才能取胜。半步(止),为三尺。尺,指尺骨。三尺,指一腿之距。武与戊同音通义:戊,wu,会意。从丿从戈,。“丿”意为“不”。“戈”与“丿” 联合起来表示“不动之戈”。戊位中央,与“武保半步之安”一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武,是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以任何理由发起的干戈,都是暴力行为,是蔑武、灭武所为。
库字【释义】:库是一个汉字,读作kù,本意是指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引申义是用来放置同类事物的抽象容器。该文字在《说文》和《礼记·曲礼》等文献均有记载。
马字【释义】: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入字【释义】:入,中文汉字。中文解释:1.进,由外到内:进~。~梦。2.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华字【释义】:华(huá)是指美丽而有光彩的;头发花白;奢侈等。
山字【释义】:由于地壳变化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成列的群山向一个方向延展,形成山脉。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拼音全拼】: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五笔码】:RAGYCTWM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拼音码】:BCWKMRHS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出处】: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近义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天下太平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英语】:Soldiers hide Arsenal, horse into Huashan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成语接龙】: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山珍海味--味如嚼醋--醋海翻波--波委云集--集矢之的--的一确二--二旬九食--食古不化--化驰如神--神魂潦乱--乱真不辨--辨若悬河--河沙世界
兵的【成语接龙】,兵【相关成语】:
0、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1、兵败将亡: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3、兵不逼好:兵:指出兵作战;逼:威胁;好:指友好的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4、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5、兵不污刃: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6、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7、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8、兵不厌权: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9、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10、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11、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12、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13、兵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14、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15、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16、兵多者败:指兵卒过多的军队,常常会吃败仗,因为兵将各有所恃,号令不齐。
17、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18、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9、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藏的【成语接龙】,藏【相关成语】:
0、藏锋敛锐: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1、藏锋敛颖: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2、藏锋敛锷: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
3、藏弓烹狗: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4、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5、藏奸卖俏:藏奸:心怀奸诈。心怀奸诈,故意装出媚态以诱人上当。
6、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7、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8、藏器待时: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9、藏巧守拙:拙:笨。有才能而不显露出来。
10、藏巧于拙: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11、藏头护尾: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12、藏头亢脑: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13、藏头漏影: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14、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15、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6、藏形匿影: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17、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18、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19、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武的【成语接龙】,武【相关成语】:
0、武不善作: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1、武昌剩竹: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2、武断乡曲: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3、武断专横: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4、武爵武任: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5、武人不惜死:指武将不怕死。
6、武艺超群: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7、武偃文修: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库的【成语接龙】,库【相关成语】:
,的【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马的【成语接龙】,马【相关成语】:
0、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1、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2、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3、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4、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5、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6、马齿加长: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8、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9、马大哈: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10、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11、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12、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13、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4、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15、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6、马肥人壮: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17、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18、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9、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入的【成语接龙】,入【相关成语】:
0、入邦问俗: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1、入宝山而空回: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2、入宝山而空手回: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3、入鲍忘臭:鲍:咸鱼。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4、入不敷出: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5、入不支出:收入不够支出。
6、入地无门: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7、入阁登坛:犹命相拜将。指荣任高官显爵。
8、入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9、入国问禁: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
10、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11、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数沙子。比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12、入火赴汤:比喻不避艰险。
13、入井望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14、入境问禁: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15、入境问俗: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16、入竟问禁: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17、入理切情: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18、入门问讳: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19、入幕宾: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华的【成语接龙】,华【相关成语】:
0、华不再扬: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1、华颠老子:华:花白;颠:头顶。指头发花白的老人。
2、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3、华而失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4、华发苍颜: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5、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6、华冠丽服: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7、华朴巧拙:华丽、朴实、奇巧、古拙。指各种不同的文风。
8、华如桃李:形容容颜非常美丽。
9、华实相称:比喻外表与实质相当。
10、华亭鹤唳:华亭谷的鹤叫声。指遇害者生前所恋之景物,有伤痛惋惜之意。
11、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12、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13、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14、华星秋月: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15、华衮之赠:华衮:古代皇帝的礼服。形容极为贵重的礼物。
16、华胥之国:华胥:传说中的国名。用以指梦境。
17、华胥之梦:华胥:传说中的国名。指黄帝梦游华胥国,而后天下大治的传说。
山的【成语接龙】,山【相关成语】:
0、山殽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同“山肴野蔌”。
1、山包海汇:犹言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2、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3、山奔海立:高山好像在飞奔,大海仿佛竖立起来。形容气势非常宏大。
4、山崩川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5、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6、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7、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8、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9、山崩海啸: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10、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11、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12、山不让土石: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13、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14、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5、山不转水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16、山砠水厓: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17、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18、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19、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