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伏烧埋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伏字【释义】:拼音: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烧字【释义】:指使东西着火,也指加热使物体起变化。在烹调术语中,烧是指将前期熟处理的原料经炸煎或水煮加入适量的汤汁和调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中火慢慢加热至将要成熟时定色的烹调方法。
埋字【释义】:1.埋,多音字:(1)mái,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或指隐藏。如“掩埋”“埋葬”。(2)mán,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如“埋怨”。
不伏烧埋【拼音全拼】:bù fú shāo mái
不伏烧埋【五笔码】:GWOF
不伏烧埋【拼音码】:BFSM
不伏烧埋【解释】: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不伏烧埋【出处】:元·康进之《地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
不伏烧埋【近义词】:自以为是
不伏烧埋【用法】:作谓语;形容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的样子
不伏烧埋【英语】:plead not guilty
不伏烧埋【成语接龙】:
不伏烧埋--埋三怨四--四脚朝天--天下第一--一寸丹心--心口不一--一字见心--心口如一--一体同心--心小志大--大得人心--心粗胆大--大快人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夜弥天--天大地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地良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伏【相关成语】:
0、伏处枥下:枥:马房。象老马一样,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见闻不广。
1、伏低做小:处于低下卑微的地位。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2、伏地圣人: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3、伏而咶天: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4、伏法受诛: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5、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6、伏阁受读:形容恭敬受教。
7、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8、伏节死义: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
9、伏节死谊: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10、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11、伏尸百万: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1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13、伏尸流血: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14、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
15、伏首帖耳: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16、伏维尚飨:旧时祭文中的套语。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
17、伏鸾隐鹄: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烧【相关成语】:
0、烧高香:向神佛虔诚烧香,比喻真诚地向人致谢。
1、烧桂煮玉: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2、烧眉之急:比喻非常迫切。
3、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烧犀观火:比喻洞察事物。
5、烧香礼拜:敬奉神佛的一种仪式。
埋【相关成语】:
0、埋杆竖柱:埋上杆子,竖起柱子。比喻虚张声势。
1、埋锅造饭:造:制作。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2、埋轮破柱: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3、埋没人才:不重视有才能的人,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4、埋名隐姓:隐:隐瞒。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5、埋三怨四:事事埋怨。
6、埋声晦迹: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7、埋天怨地: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对什么都抱怨。
8、埋头财主:旧指不出名的富翁。
9、埋头顾影: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
10、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1、埋头埋脑:没头没脑。比喻毫无头绪。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