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三字【释义】:三,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时期)。
军字【释义】:军,jun,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圜围也。四千人为军。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指武装部队。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军,环形围绕。四千人成一军。字形采用“车”和省略了“巳”的“包”会义。“军”字里面的“车”,就是战车。
易字【释义】:易,yi,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易是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不易”。易也是百家姓之一,始祖为齐桓公宠臣巫雍,字易牙。河北省有易县,易水河。一说,日月为易(日月亦为“明”,艮卦为光明象,此义从连山易之阶段即有之)。古有《列子·汤问》:“寒暑易节。”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等。
得字【释义】:得是会意字,左右结构。金文字形,左边是“彳”,右边是“贝”(财货)加“手”,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助词,一般用于动作词语后面,如:用~很顺手、玩~、做~等。
一字【释义】:一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它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音乐领域1代表音阶中的1个基本音级一,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将字【释义】:将,jiāng,jiàng,qiāng,从爿从月从寸。爿:木片,《说文》无爿字,故知爿即片,爿、片相通,古代作围墙用的绿柴。引申(围起来的)疆域、边界;月:肉,肉块;寸,,手持,把持、把握。将,守畺成疆,抵御帅、捍卫疆域而来。帅,佩巾率众(起义)者。
难字【释义】:难 nán(1)(形)做起来费事的:~办。(2)(动)使人感到困难:这下把我~住了。(3)(副)不容易;不大可能:~免|~保。(4)(形)不好:~听|~看。(5)古又同“傩”nuó。
求字【释义】:求,觅也,乞也。求,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为裘,而求专为干请之用。亦犹加艸为蓑、而衰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求,汉字,拼音读qiú,表示想要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是为了主要用作动词,表示请求、要求等的意思。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拼音全拼】:s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五笔码】:DPJTGUCF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拼音码】:SJYDYJNQ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解释】:征集成千的兵士很容易,担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形容良才难得。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英语】:It`s easy to get an army, but hard to obtain a general.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成语接龙】: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求索无厌--厌闻饫听--听之任之--之乎也者--者也之乎
三的【成语接龙】,三【相关成语】:
0、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1、三百瓮齑:瓮:陶制的盛器;齑:咸菜。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
2、三百瓮齏: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齏,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3、三拜九叩: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4、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5、三般两样: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6、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7、三杯和万事: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8、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指饮酒可以消除烦恼,解脱愁闷。
9、三杯两盏:形容饮用少量的酒。
10、三杯通大道: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
11、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12、三波六折:指各种波折。
13、三不惑:三不:不饮酒,不近女色,不贪财;惑:迷惑。指在酒、色、财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
14、三不开:旧时讽刺那些懦弱糊涂,不敢有所作为的官僚。
15、三不朽:不朽:永不磨灭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
16、三不知:原意是对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局不清楚。后指装糊涂。也引申为意料不到或很突然。
17、三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18、三步并做二步:形容快步前进的样子。
19、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子。
军的【成语接龙】,军【相关成语】:
0、军不血刃: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1、军不厌诈:厌:厌弃,排斥;诈:蒙骗。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2、军法从事:按照军法严办。
3、军临城下: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4、军令如山: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5、军令状: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易的【成语接龙】,易【相关成语】:
0、易道良马:易道:平坦的道路;良马:好马。坦途骏马,便于驰骋。比喻可以迅速前进,毫无阻碍。
1、易地而处: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2、易地皆然:易地:更换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换位置使之处于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表现也一样。
3、易地则皆然: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4、易放难收:放:发出,开放。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告诫人说话要谨慎。
5、易口以食: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6、易如翻掌:比喻事情及容易办成,不必费很大力气。同“易如反掌”。
7、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8、易如破竹: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9、易如拾芥: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10、易若转圈:转圈:转动圆体的器物。像转动圆形的器物一样容易。比喻轻而易举且顺畅无阻。
11、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12、易同反掌:比喻事情及容易办成,不必费很大力气。同“易如反掌”。
13、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易:更换;并日:两天并成一天。只有一件衣服比较体面,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食分作两天吃。比喻非常穷困。
14、易于反手: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5、易于反掌: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易于破竹:轻松得就象劈竹子。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7、易于拾遗: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8、易辙改弦: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19、易子而教: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得的【成语接龙】,得【相关成语】:
0、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1、得便宜卖乖:得到好处或实惠卖弄乖巧。
2、得病乱投医:患了病到处乱找医生。比喻人遇到事故胡乱地到处找人帮忙或出主意。
3、得不补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4、得不偿丧: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5、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6、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7、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8、得财买放:旧指官府的衙役捕人时,收到被捕人的钱财,便私自将人放掉。
9、得尺得寸: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10、得寸得尺: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11、得寸进尺: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12、得寸入尺: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13、得寸思尺: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14、得寸则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15、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17、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18、得风便转:看到风头便转变态度。比喻态度随势而变。
19、得风就是雨: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的【成语接龙】,,【相关成语】:
一的【成语接龙】,一【相关成语】:
0、一嚬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2、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3、一抔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4、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5、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6、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1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2、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4、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6、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17、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18、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9、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将的【成语接龙】,将【相关成语】:
0、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同“将本求利”。
1、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2、将本图利:放债求息。也指用本钱交易,赚钱得利。
3、将伯之呼:指求人帮助。
4、将伯之助: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5、将错就错:就:顺着。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6、将夺固与: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7、将飞翼伏: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8、将废姑兴:废:废弃;姑:姑且;兴:振兴。想要废弃,姑且先振兴。
9、将奋足局:奋:奋起,指奔跑;局:弯曲。要起身奔跑时,腿脚要先弯曲起来。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10、将高就低:指地位高的人降低条件俯就地位低的人。
11、将功补过:将:用。用功劳来补偿过错。
12、将功抵罪:用功劳来抵罪。
13、将功赎罪:拿功劳补偿过失。
14、将功折过:拿功劳补偿过失。同“将功折罪”。
15、将功折罪:将:拿;折:抵偿。拿功劳补偿过失。
16、将寡兵微: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17、将机就机:利用顺便的机会。
18、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19、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难的【成语接龙】,难【相关成语】:
0、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1、难得者时,易失者机:难:困难;时:时间;机:机会。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军事上指要抓住战机。
2、难弟难兄: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
3、难分难解: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4、难分难舍:分:分离;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亦作“难舍难分。”。
5、难逢难遇:指很少能遇见的人和事。
6、难割难分: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7、难割难舍: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8、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9、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
10、难乎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11、难乎为情:指情面上过不去。同“难以为情”。
12、难解难分: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13、难解之谜:难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14、难进易退: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15、难鸣孤掌: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16、难能可贵: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17、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18、难上加难: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19、难舍难分: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求的【成语接龙】,求【相关成语】:
0、求备一人:求:希求;备:具备,完美无缺。要求人完美无缺。形容苛求过分。
1、求大同,存小异:一致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2、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3、求爹爹告奶奶:比喻到处求人。
4、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5、求福禳灾: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6、求过于供: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7、求浆得酒: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8、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9、求马于唐市: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10、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11、求民病利:病:病苦,痛恨。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12、求名夺利: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13、求名求利:追求名誉与财利。
14、求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15、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16、求签问卜: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17、求亲告友:请求亲友救济。
18、求亲靠友:向亲友乞求帮助。
19、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