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外字【释义】:外,有多种意思,与内、里相对应。外边、外因、里应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族、外省。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 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举字【释义】:举,ju,从手从舆。四手托物、对擎。〈动〉(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2) 同本义 [raise;lift up]举,对举也。——《说文》举,擎也。——《广韵》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隐字【释义】:隐,从阝(阜)从爪从工从又(手)从心。阜, 山崖边的石磴;双手做工,稳定下来,隐藏。藏匿、伤痛、怜悯、凭倚的意思。
仇字【释义】:仇,两个读音:chóu和qiú。当读chóu时是深切的怨恨的意思:当读qiú时是姓氏读音,古时同“逑”,匹配。
内字【释义】: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nà,音纳)。古同纳。受纳,进针,性交。《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素问·调经论》:“候呼内针。
举字【释义】:举,ju,从手从舆。四手托物、对擎。〈动〉(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2) 同本义 [raise;lift up]举,对举也。——《说文》举,擎也。——《广韵》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隐字【释义】:隐,从阝(阜)从爪从工从又(手)从心。阜, 山崖边的石磴;双手做工,稳定下来,隐藏。藏匿、伤痛、怜悯、凭倚的意思。
子字【释义】:子,汉字,有多种意义和用法,还可用于古人表字,如孔子。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拼音全拼】:wài jǔ bù yǐn chóu,nèi jǔ bù yǐn zǐ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五笔码】:QIGBWMIGBB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拼音码】:WJBYCNJBYZ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解释】:举:推荐;隐:隐瞒;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出处】:《史记·晋世家》:“祁奚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英语】:No enemy is hidden from the outside, no son is hidden from the inside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成语接龙】: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子为父隐--隐鳞戢翼--翼翼飞鸾--鸾俦凤侣
外【相关成语】:
0、外方内员: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1、外方内圆: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2、外感内伤:①中医指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3、外感内滞:滞:滞留。中医术语,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湿热内伏称内滞。比喻内外交攻。
4、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5、外合里差:比喻口是心非。
6、外合里应: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7、外简内明: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8、外交辞令:辞令:应酬、对答的言词。指外交上应对得体的言词。也指一般场合中得体、中听的敷衍应付性的言语。
9、外交词令: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10、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举:推荐;避:避开;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1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举:推荐;弃:丢弃;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12、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举:推荐;隐:隐瞒;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13、外君子而中小人:外:表面;中:中间,里边,引申为实际。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
14、外宽内忌: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15、外宽内明: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16、外宽内深:指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17、外厉内荏: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18、外慕徙业:慕:羡慕;徙:迁移,改变。羡慕分外事物,打算改变职业。
19、外内无患:患:灾祸,忧患。既无外患,也无内忧。
举【相关成语】:
0、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举不胜举: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举步如飞:形容走的很快。
3、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4、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5、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6、举措不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7、举措不定: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8、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9、举措有适: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0、举错必当:当:恰当。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1、举错动作:举错:措施。指举止行动。
12、举大略细: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13、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14、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15、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16、举纲持领: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17、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18、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19、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隐【相关成语】:
0、隐恶扬美: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优点和长处。
1、隐恶扬善: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2、隐晦曲折: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3、隐迹藏名: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4、隐迹埋名: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5、隐迹潜踪:隐:隐藏;潜:隐藏埋伏。把自己的行踪隐藏起来。
6、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7、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8、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9、隐鳞藏彩: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10、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11、隐鳞戢羽:比喻贤者隐居待时。同“隐鳞戢翼”。
12、隐名埋姓: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同“隐姓埋名”。
13、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14、隐忍不发: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5、隐忍不言: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6、隐若敌国: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17、隐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18、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9、隐隐绰绰:隐隐约约。
仇【相关成语】:
0、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1、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2、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3、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4、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相关成语】:
内【相关成语】:
0、内查外调: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1、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2、内顾之忧: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3、内紧外松: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4、内疚神明: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聪明正直的神祗。指良心受到责备。
5、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6、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7、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8、内亲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9、内清外浊:清:清白;浊:污浊。内心清白,外表污浊。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10、内仁外义: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11、内柔外刚: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12、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13、内省无愧:经过反省而问心无愧。
14、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15、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16、内疏外亲: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17、内外感佩:指里里外外都特别感激和钦佩。
18、内外勾结:内部与外部暗中相互配合来达到某种目的。
19、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举【相关成语】:
0、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举不胜举: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举步如飞:形容走的很快。
3、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4、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5、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6、举措不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7、举措不定: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8、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9、举措有适: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0、举错必当:当:恰当。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1、举错动作:举错:措施。指举止行动。
12、举大略细: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13、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14、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15、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16、举纲持领: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17、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18、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19、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隐【相关成语】:
0、隐恶扬美: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优点和长处。
1、隐恶扬善: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2、隐晦曲折: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3、隐迹藏名: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4、隐迹埋名: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5、隐迹潜踪:隐:隐藏;潜:隐藏埋伏。把自己的行踪隐藏起来。
6、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7、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8、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9、隐鳞藏彩: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10、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11、隐鳞戢羽:比喻贤者隐居待时。同“隐鳞戢翼”。
12、隐名埋姓: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同“隐姓埋名”。
13、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14、隐忍不发: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5、隐忍不言: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6、隐若敌国: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17、隐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18、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9、隐隐绰绰:隐隐约约。
子【相关成语】:
0、子不语怪: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1、子承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2、子丑寅卯: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3、子继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4、子女玉帛: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5、子孙后辈: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6、子孙后代: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7、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8、子夏悬鹑: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9、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10、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11、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12、子子孙孙: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