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人存政举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存字【释义】:存,cún,从才从子。正从地下向上萌发(才)的生命(子)。汉语汉字,意为:存在,保留,寄放,停聚或怀有。
政字【释义】:政,zhèng,从正从攵。(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2) 同本义 [correct]汉字,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变。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邮政、民政。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举字【释义】:举,ju,从手从舆。四手托物、对擎。〈动〉(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举( yǔ)声。本义:双手托物)(2) 同本义 [raise;lift up]举,对举也。——《说文》举,擎也。——《广韵》
人存政举【拼音全拼】:rén cún zhèng jǔ
人存政举【五笔码】:WDGI
人存政举【拼音码】:RCZJ
人存政举【解释】: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人存政举【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存政举【反义词】:人亡政息
人存政举【用法】:作定语、宾语;指人才与政治的关系
人存政举【英语】:A man lives with his work.
人存政举【成语接龙】:
人存政举--举手投足--足足有余--余腥残秽--秽德垢行--行侠好义--义不屈节--节衣素食--食古不化--化敌为友--友于甚笃--笃新怠旧--旧仇宿怨--怨家债主--主观臆断--断鳌立极--极重难返--返本还元--元凶首恶--恶尘无染--染指垂涎--涎眉邓眼--眼明手捷--捷径窘步--步月登云--云起龙襄
人【相关成语】:
0、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1、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3、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5、人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6、人不人,鬼不鬼: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7、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修习、修炼的意思。人若是不修炼自己,天地都会诛杀他。
8、人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9、人不知鬼不觉:行为诡秘,任何人都没有察觉。
10、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11、人材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12、人才辈出: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13、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14、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5、人才难得: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16、人财两空: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17、人财两失: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18、人稠物穰:稠:稠密,多。穰:丰盛。人口众多,物产丰盛。形容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19、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存【相关成语】:
0、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1、存而不议: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2、存荣没哀: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3、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4、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5、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6、存亡继绝:存:保存;继:接续。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7、存亡绝续: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8、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9、存亡未卜: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10、存亡续绝:存:保存;续:接续。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11、存亡有分:存:生存;亡:死亡;分:定分。人的生死、物的存亡各有定分。
12、存心不良: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13、存心积虑:指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14、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15、存恤耆老: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救济年老的人。
政【相关成语】:
0、政出多门:政:政令;门:部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1、政荒民弊:荒:荒废;弊:困疲。政治荒废,百姓劳困。
2、政简刑清:旧时形容法令简省,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3、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4、政庞土裂:庞:庞杂;裂:分裂。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
5、政平讼理:政平:政治安定;讼理: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
6、政平讼息:政平:政治安定;讼息: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
7、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8、政清狱简: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9、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10、政以贿成: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11、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举【相关成语】:
0、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举不胜举: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举步如飞:形容走的很快。
3、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4、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5、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6、举措不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7、举措不定: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8、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9、举措有适: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0、举错必当:当:恰当。指措施或举动得体、适当。
11、举错动作:举错:措施。指举止行动。
12、举大略细: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13、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14、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15、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16、举纲持领: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17、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18、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19、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