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反行两登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反字【释义】:为一汉字。笔画4画,部首“丿”,是一个多音多意字,常见发音为fǎn ㄈㄢˇ。也作一医学用语。
行字【释义】:行,xíng,háng,hàng,héng,hèng ,从彳(chi)从亍(chu),人之步趋也。本义:路。彳,小步也;亍,步止也。象形字,本义:道路。 同本义〖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登字【释义】:登,象形字,本义指上车。主要用于动词表示践踏,脚向下用力。另有姓氏名“登”。
反行两登【拼音全拼】:fǎn xíng liǎng dēng
反行两登【五笔码】:RTGW
反行两登【拼音码】:FXLD
反行两登【解释】: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反行两登【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徕民》:“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反行两登【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做事等
反行两登【英语】:Go two steps backwards
反行两登【成语接龙】:
反行两登--登山临水--水广鱼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
反【相关成语】:
0、反败为功:反:翻转,回转。扭转败局转为胜利。
1、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2、反本还原:反: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3、反本溯源:反:同“返”,归,还;溯:寻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4、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复归本源,引申为人的禀性。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
5、反哺衔食:反哺:乌雏长大后,衔食哺母乌。小乌又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恩情。
6、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7、反哺之私: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8、反侧获安: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9、反侧自安:反侧: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心神不安的样子。让那些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来。表示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10、反唇相稽: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
11、反唇相讥: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12、反道败德:违反正道,败坏道德。
13、反跌文章:反着说正面话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14、反反覆覆:反:翻转。形容一次又一次重复。
15、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
16、反风灭火:比喻施行德政。
17、反覆无常:指变化不定。
18、反复不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19、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行【相关成语】:
0、行崄侥幸:指冒险行事以求利。同“行险徼幸”。
1、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3、行兵布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4、行兵列阵: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5、行不从径: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6、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7、行不贰过: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8、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
9、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世光明磊落。
10、行不苟合: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11、行不顾言:顾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2、行不及言: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13、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14、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15、行不胜衣: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16、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7、行不由路:路:小路,引申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18、行不由西州路:西州:古南京。晋朝宰相谢安病重时,曾经从西州城门入城回京,死后,其友羊昙很悲痛,不愿从西州路走。比喻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19、行不逾方: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两【相关成语】:
0、两败俱伤: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1、两般三样:不一样,不一致。
2、两边倒:形容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张。
3、两部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4、两部蛙鸣: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5、两次三番:多次,好几次。
6、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7、两得其便:指对双方都有好处。
8、两得其所:指对双方都有好处。
9、两得其中:中:适中。按不同的要求认为两种相反的表现都各有道理,也都是合适的。
10、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11、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12、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13、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14、两害从轻: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15、两害相较取其轻: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16、两虎共斗: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17、两虎相斗: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18、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19、两虎相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登【相关成语】:
0、登车揽辔:
1、登崇俊良:登:举荐,推举;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优秀的人。推举尊重有才识的人。
2、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3、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4、登锋陷阵: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5、登高必赋: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6、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7、登高而招: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8、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9、登高能赋: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10、登高去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11、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12、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13、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14、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15、登龙有术:登龙:登龙门;有术:有谋略,有飞黄腾达,致身显贵的谋术。即有一套钻营高升的本领。
16、登明选公:登:升,推举;明:明察;选:选拔;公:公正。选拔和推荐明察而公正的人才。
17、登木求鱼: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18、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19、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