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目达耳通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目字【释义】: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达字【释义】:达,da,从辶(辵)从羍、原以羍指代很好的生育能力,后引申为大(羍)道通畅,行人(辵)互不相遇。羊子初生名羍。小曰羔。未成羊曰羜。大曰羊。凡生子始生较难,后稷为姜嫄始生子,乃如达出之易,故曰先生如羍,云如羊子之生(生无不易者)。以羍训逹,凡故训传之通例如此。假借也。达是形声字,辶(chuò)为形,大为声。达的繁体也是形声字,辶为形,羍(dá)为声。达的本意是在大路上行走,有通达、畅通之意。还由畅通的意思引申出了通显、显贵等意。
耳字【释义】: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通字【释义】:通属于常用字。本意是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到达目的地,又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也指使知道、传达于对方,或了解、懂得,这两种意思具抽象义。通也可以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用作名词;又由道路无阻塞,转指文句通顺,还引申为普遍适用的、贯通的意思;也引申为全部、从头至尾;也可作副词,表示全部、十分。读“tòng”的音时,作量词用,用于文书,表示一份;用于击鼓等行为,表示一阵,一遍。
目达耳通【拼音全拼】:mù dá ěr tōng
目达耳通【五笔码】:HDBC
目达耳通【拼音码】:MDET
目达耳通【解释】: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目达耳通【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目达耳通【近义词】:耳聪目明
目达耳通【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聪明
目达耳通【英语】:Mudalton
目达耳通【成语接龙】:
目达耳通--通宵彻旦--旦旦信誓--誓死不从--从何说起--起早挂晚--晚节末路--路无拾遗--遗音余韵
目【相关成语】:
0、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目眐心骇: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2、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6、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7、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9、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1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2、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3、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4、目不忍视: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1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8、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19、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达【相关成语】:
0、达诚申信: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1、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2、达官贵人: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3、达官贵要:犹言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4、达官显宦: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5、达官要人:犹言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6、达官知命: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7、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8、达权通变: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9、达权知变: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10、达人立人: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11、达人雅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12、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13、达士拔俗:达士:心胸豁达的人;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通达事理的人总是不同凡俗,超人一等。
14、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15、达则兼善天下: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耳【相关成语】:
0、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3、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4、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5、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6、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7、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8、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9、耳后风生:形容驰驱迅速。
10、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11、耳聋眼黑:人糊涂,昏聩。
12、耳聋眼花:年老体衰者听力和视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13、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14、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15、耳鸣目眩:眩:眩晕。双耳作响,两眼眩晕。
16、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17、耳目导心: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18、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19、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通【相关成语】:
0、通变达权: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1、通材达识: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同“通才练识”。
2、通才达识:通才:指学识渊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达识:通晓事理。形容学贯古今,才识兼备的人。
3、通才练识:通才:学识渊博的人。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4、通才硕学: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5、通财之谊:通:往来,交接。指在财物方面有互相接济,互通有无的情谊。
6、通达古今: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7、通达谙练: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8、通都大埠: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9、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10、通都巨邑: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11、通风报信:风:风声。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12、通风报讯: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同“通风报信”。
13、通风讨信:犹言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14、通工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同“通功易事”。
15、通功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16、通共有无:指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17、通古博今:形容知识渊博。同“通今博古”。
18、通古达变: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19、通观全局:指通盘筹划。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