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发隐摘伏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发字【释义】:发,汉语简化字,有动词、名词和量词三种词性。由繁体字「发fā」和「髪fà」合并简化而来,对应的日文汉字包括「发」(fā,如:发展)和「髪」(fà,如:毛髪、理髪)。(1)发fā会意。从癶,从弓,从殳。本义:发射弓箭。(2)髪fà形声。从髟,犮声。本义:头发。
隐字【释义】:隐,从阝(阜)从爪从工从又(手)从心。阜, 山崖边的石磴;双手做工,稳定下来,隐藏。藏匿、伤痛、怜悯、凭倚的意思。
摘字【释义】:拼音:zhāi注音:ㄓㄞ简体部首:扌,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结构:左右结构繁体部首:手五笔86:RUMD五笔98:RYUD仓颉:QYCB郑码:DSUL笔顺编号:12141432512251四角号码:500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6458
伏字【释义】:拼音: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发隐摘伏【拼音全拼】:fā yǐn zhāi fú
发隐摘伏【五笔码】:NBRW
发隐摘伏【拼音码】:FYZF
发隐摘伏【解释】: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发隐摘伏【出处】: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摘伏,敏捷如神。”
发隐摘伏【近义词】:发擿奸伏、发奸摘覆、发奸露覆
发隐摘伏【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发隐摘伏【英语】:Fade and fall
发隐摘伏【成语接龙】:
发隐摘伏--伏节死义--义不生财--财取为用--用心措意--意意似似--似非而是--是非之地--地灵人杰
发【相关成语】:
0、发堿决塘:堿:指堤岸;塘L堤。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
1、发擿奸伏: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2、发财致富: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3、发策决科: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4、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5、发凡举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6、发凡起例: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7、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8、发奋蹈厉: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9、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10、发奋为雄: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11、发奋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12、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13、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5、发愤展布: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16、发愤自厉: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17、发愤自雄:决心奋斗,而使自己强盛有实力。
18、发喊连天: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19、发号布令: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隐【相关成语】:
0、隐恶扬美: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优点和长处。
1、隐恶扬善: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2、隐晦曲折: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3、隐迹藏名: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4、隐迹埋名: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5、隐迹潜踪:隐:隐藏;潜:隐藏埋伏。把自己的行踪隐藏起来。
6、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7、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8、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9、隐鳞藏彩: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10、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11、隐鳞戢羽:比喻贤者隐居待时。同“隐鳞戢翼”。
12、隐名埋姓: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同“隐姓埋名”。
13、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14、隐忍不发: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5、隐忍不言: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16、隐若敌国: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17、隐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18、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9、隐隐绰绰:隐隐约约。
摘【相关成语】:
0、摘胆剜心: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1、摘瓜抱蔓:比喻一扫而空。
2、摘奸发伏: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3、摘句搜章:摘:选取;搜:寻求。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4、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5、摘山煮海:摘:开发。指开山炼矿,煮海成盐。比喻开发矿藏。
6、摘艳熏香:形容文辞华美。
7、摘艳薰香:形容文辞华美。
8、摘埴索涂: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比喻盲目的行为。
9、摘瑕指瑜:指揭示优缺点。
伏【相关成语】:
0、伏处枥下:枥:马房。象老马一样,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见闻不广。
1、伏低做小:处于低下卑微的地位。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2、伏地圣人: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3、伏而咶天: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4、伏法受诛: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5、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6、伏阁受读:形容恭敬受教。
7、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8、伏节死义: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
9、伏节死谊: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10、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11、伏尸百万: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1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13、伏尸流血: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14、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
15、伏首帖耳: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16、伏维尚飨:旧时祭文中的套语。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
17、伏鸾隐鹄: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