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兴词告状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兴字【释义】:兴,xing,从舁( yú)从同。同力共举也。起也。〈动〉(1) 会意。从舁,从同。舁( yú),共举也;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2) 同本义 [rise;get up]兴,起也。——《说文》1.xīng,用于“兴旺”、“兴隆”、“兴业”、“时兴”、“兴利除弊”。这一读音下的含义有:1.流行,盛行;2.开始,发出,举办;3.旺盛;4.使蓬勃发展;5.或许;6.姓氏。2.xìng,用于“高兴”、“兴高采烈”。
词字【释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告字【释义】:告的读音是gào,字形结构是上下结构。其实,甲骨文中的“告”并非没有“牛尾巴”,隶书是为了书写美观才将“牛尾巴”去掉了。“告”字上为“牛”,下为“口”,合起来表示进行祭祀时。
状字【释义】:状是一个汉字。形声。从犬,爿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
兴词告状【拼音全拼】:xīng cí gào zhuàng
兴词告状【五笔码】:IYTU
兴词告状【拼音码】:XCGZ
兴词告状【解释】: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告状:打官司。写状词打官司。
兴词告状【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谁想俺小舅子打死两个人的命,那苦主要行词告状。”
兴词告状【英语】:A word of complaint
兴词告状【成语接龙】:
兴词告状
兴【相关成语】:
0、兴邦立国: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1、兴邦立事:邦:国家。振兴国家,成就事业。
2、兴兵动众: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
3、兴波作浪: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4、兴不由己:指正在兴头上,对自己的言行控制不住。
5、兴词告状: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告状:打官司。写状词打官司。
6、兴词构讼: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7、兴讹造讪:指造谣毁谤。
8、兴废存亡:将废除或消亡的事业再复兴并保存起来。
9、兴废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同“兴灭继绝”。
10、兴风作浪: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11、兴复不浅:指兴趣还很高。
12、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13、兴高彩烈:兴:兴致;烈:强烈,旺盛。兴致高,精神饱满。
14、兴工动众:兴:发动。指运用大批人力。
15、兴观群怨: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16、兴国安邦: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17、兴会标举:兴会:情趣,兴致;标举:高超。形容文章情致高超。
18、兴会淋漓:兴会:兴致;淋漓:酣畅,充盛。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
19、兴家立业:建设家庭,创立事业。
词【相关成语】:
0、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1、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2、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3、词不悉心: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4、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5、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6、词华典瞻: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7、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8、词穷理极: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9、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10、词穷理绝: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11、词穷理屈: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12、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13、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14、词少理畅: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15、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16、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17、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18、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19、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告【相关成语】:
0、告哀乞怜: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1、告贷无门: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2、告老还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3、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4、告老在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5、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6、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状【相关成语】:
0、状貌不及中人:容貌不如普通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