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衣锦还乡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衣字【释义】:衣,多音字:1:yī,用于“衣服”“衣冠禽兽”。《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锦字【释义】:锦,读作jǐn。本意是中国汉字信息指丝织品,原意为精致丝织品,多有美丽图案。也泛指比喻色彩鲜艳华美的。
还字【释义】:还,huan、hai,从辵从瞏。复返也;仍旧、依然也。“还”是一个语义丰富的汉字,多音字,表示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偿付等意。
衣锦还乡【拼音全拼】:yī jǐn huán xiāng
衣锦还乡【五笔码】:YQGX
衣锦还乡【拼音码】:YJHX
衣锦还乡【解释】:衣:衣服。锦:有多彩图案的丝织品。还乡:回家、探亲。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也说衣锦荣归。
衣锦还乡【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衣锦还乡【近义词】:叶落归根、衣锦荣归、荣归故里
衣锦还乡【反义词】:离乡背井
衣锦还乡【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富贵后回家乡
衣锦还乡【英语】:return home after getting fame or money
衣锦还乡【成语接龙】:
衣锦还乡--乡曲之誉--誉满天下--下笔成篇
衣锦还乡【造句】:
0、他从小就四处奔波,早就盼望有衣锦还乡的一天了。
1、哈!你在做着衣锦还乡的美梦吧?你亲征田荣就不该帮助田横又不能难怪人说你们楚人是沐猴而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2、叔叔在外打拼了十年,有了自己的公司,现在终于衣锦还乡了。
3、为了迎接衣锦还乡皇贵妃,贾府的家庭变得更忙,建立了隆重的场合意见花园。
4、这支签是薛仁贵征东后得胜回朝领功获赏后衣锦还乡的好景。
5、如今他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哪里还记得我们这帮穷哥儿们?
6、出国的时候要静静地走,不要想什么衣锦还乡,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觉得出国很有面子。
7、天空蒙蒙亮,闹钟当当响,天天这样。迷迷糊糊,穿衣起床,不想这样。盼望一日,衣锦还乡,做梦一样。祝愿,每天都有好心情,事业步步高升。
8、这些人往往从少数衣锦还乡者的故事受到鼓舞。
9、他衣锦还乡又回到了当初插队所在的农村与已经升至一市之长的万致祥展开了较量最后使腐败透顶的万致祥锒铛入狱身败名裂。
10、千古重阳赏菊花,今日把酒话桑麻。举家团聚思念你,你在何处赏菊花?我代家人祝愿你,事业顺利创伟业,衣锦还乡共赏花!
11、人们自幼勤奋学习唯求就是考得一官半职若官做大了衣锦还乡那是梦寐以求的了。
12、他从小就四处奔波早就盼望有衣锦还乡的一天了。
13、衣锦还乡是每个异乡游子的共同愿望。
14、他总是希望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
衣【相关成语】:
0、衣被苍生:被:同“披”;苍生:百姓。把衣服给百姓穿上或披上。比喻广施恩惠于百姓。
1、衣被群生: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2、衣弊履穿:弊:坏;履:鞋。衣服穿破了,鞋子磨漏了。形容人很贫穷。
3、衣钵相承: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4、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6、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7、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8、衣不布体:布:铺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9、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0、衣不及带:衣:穿衣服;带:腰带。穿衣服来不及把腰带系上。形容时间仓促,装束不整。
11、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12、衣不解结:解结:解开衣结,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1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形容故旧不可轻弃。
14、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5、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16、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17、衣不重帛: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18、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19、衣带渐宽: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显得肥大了。
锦【相关成语】:
0、锦被一床: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1、锦簇花团: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2、锦花绣草:形容花草长得非常美丽。
3、锦囊还矢:指凯旋告捷。
4、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5、锦囊佳制:犹言锦囊佳句。指优美的诗句。
6、锦囊妙计: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7、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8、锦囊玉轴:①玉轴装裱,盛以锦囊。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②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
9、锦篇绣帙:指华美的篇章。
10、锦片前程:象锦绣那样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11、锦屏射雀:锦屏:画有孔雀的丝织门屏。指得选为女婿。
12、锦瑟华年:比喻青春时代。
13、锦瑟年华:比喻青春时代。
14、锦上添花: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15、锦天绣地: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16、锦团花簇: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17、锦心绣肠: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18、锦心绣腹:形容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辞藻。
19、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还【相关成语】:
0、还醇返朴: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反朴”。
1、还淳反古:指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
2、还淳反朴: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3、还淳反素: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返朴”。
4、还淳返朴: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5、还顾之忧:还顾:回过头来照看。指身在前方或在前进过程中,还担心后方会出现问题或乱子。
6、还年卻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7、还年却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8、还年驻色:恢复年轻,永葆青春。
9、还朴反古: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反古”。
10、还其本来面目: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
11、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12、还乡昼锦: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13、还元返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源状态。
14、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15、还珠返璧:宝物失而复得。
16、还珠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17、还珠买椟: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同“买椟还珠”。
乡【相关成语】:
0、乡巴佬:笨拙、迟钝又粗俗质朴的乡下人。
1、乡壁虚造: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2、乡风慕义: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3、乡规民约:指由当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约。
4、乡里不通:乡里:籍贯。旧指不能进出宫门。也指没有作官,朝中没有名籍。
5、乡里夫妻: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
6、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7、乡曲之见:乡曲:乡里,也指偏僻的地方。形容见识寡陋。
8、乡曲之情: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9、乡曲之意:指乡里的称誉。
10、乡曲之誉:指乡里的称誉。
11、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12、乡土难离: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13、乡乡而饱: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