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予取予求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予字【释义】:予:夏朝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
取字【释义】:“取”字,左边是“耳”指耳朵。右边是“又”字,象形字表示“手”,本义:右手。 古时候人类狩猎和采集野果时多使用自制的耙子,这样既快又省时,后来简化成手形,因耙子是根据手的形状发明的。 做任何事物都需要手和耳朵的帮助。“手”触觉的一部分,“耳”听觉,先听到则领悟与心脑的能力倍增。洞察力的来源,开窍于耳。心静时能养脑,元气充足,观察力来源于眼,闭目时,人能养神。手能帮助人做很多精巧的工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手和耳是心与脑的好帮手。取:qu,从耳从又。执,捕罪人也。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的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执、拿等。获者取左耳。——《周礼》注音 qǔ①拿:取款;支取;提取;领取。②得到:取得;取胜;获取;取而代之。③选择;采纳:取舍;选取;采取;吸取;听取。取得的“取”字,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感知事物的声音时,需要耳朵的帮助,所以“耳”字加“又”字表达了,通过耳朵用心听讲,通过手来书写文字,耳听,手写,人们在学习中又得到了不一般的进步。北方方言读音qiǔ,释义相同
予字【释义】:予:夏朝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
求字【释义】:求,觅也,乞也。求,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为裘,而求专为干请之用。亦犹加艸为蓑、而衰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求,汉字,拼音读qiú,表示想要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是为了主要用作动词,表示请求、要求等的意思。
予取予求【拼音全拼】:yú qǔ yú qiú
予取予求【五笔码】:CBCF
予取予求【拼音码】:YQYQ
予取予求【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予取予求【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予取予求【近义词】:随心所欲
予取予求【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任意索取
予取予求【英语】:ask for freely
予取予求【故事】: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暇也。 释义:“予”意思是从我这里求取,现用来表示任意求取,贪得无厌。 故事:春秋初,又贫又弱的申国被楚国攻灭,国君申侯被楚文王留在楚国当大夫。申侯此人很贪,又善于谄媚,楚文王对他很宠信。凡是申侯要的东西,楚文王总是满足他;后来,楚文王生了重病,怕自己死后别人不能容申侯,便把他叫来,将一块价值连城的白璧给他,并且说道:“只有我最了解你,你贪得无厌,永远也不会知足。从我这里拿,从我这里要,我从不怪罪你。但我死后,别人就未必会这样了。所以你赶快离开楚国,越快越好。你不要到小国去,小国不会容纳你的。”申侯知道不离开楚国不行,收受了白璧后,就前往郑国。由于他能说会道,郑励公让他当大夫,对他也很信赖。
予取予求【成语接龙】:
予取予求--求贤下士--士穷见节--节同时异--异香扑鼻--鼻端出火--火烧火燎--燎发摧枯--枯枝再春--春蛇秋蚓--蚓窍蝇鸣--鸣锣喝道--道寡称孤--孤立无助--助人下石--石枯松老--老成凋谢--谢家活计--计日可待--待势乘时--时雨春风--风云变幻
予取予求【造句】:
0、无论命运多么宽容慈悲,任你予取予求,十个盒子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是空的,现在想来,大概你就是命运给我的那个空盒子。人生说短暂其实又很漫长,数十年,也就只能隔着茫茫人世,时不时望你一眼。独木舟
1、我的专业建议是:不要与自恋者相爱,也不要因为亲密而随意满足其不切实际的予取予求。
2、现实永远是矛盾的,朋友也不是予取予求的,选择了热闹就不可避免聒噪,选择了恬静就不能嫌弃孤独。
3、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对方有所仗恃,当然予取予求了。
4、一提到祝玉清,李忠脸上忽现霁色,笑道:“他祝淮想要拖延,激我乱事,我就偏不如他的意,到时候,整个江南都是我李家的,还是是任我李忠予取予求,哼……”。
5、中纪委网站日刊文称,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国企以改革为名,打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旗号,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6、像你这种对人予取予求的态度,迟早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7、大地只是让你们予取予求、没有生命的东西。
8、除非美国能拉动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加入其阵营,否则中国依然能在大部分市场予取予求。
9、他财大气粗,没人敢得罪他,只好任他予取予求。
10、当时金人在宋地一向予取予求,子女金帛都不例外,何况几个营妓。
11、从心所欲,不是说可以倚老卖老,我行我素,予取予求,惹人生厌。
12、本来,银行打算为企业和消费者把关,有效分配资金,但是,他们却任凭资金信贷予取予求。
13、他蛮横无理、予取予求的态度,引起大家的反感。
14、亲爱的花朵,并不是阳光永远予取予求,你终有一天要离开土壤妈妈的庇护,开始你独立的人生。
予【相关成语】:
0、予齿去角:指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1、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2、予末小子:帝王对“先王”时指对自己的称谓。常人用以表示自谦。
3、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
4、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5、予取予携:从我处掠取。
6、予人口实: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7、予违汝弼:违:过失;弼:纠正。我有过失,你就来纠正。古代帝王鼓励臣下随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话。
8、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取【相关成语】:
0、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1、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2、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3、取法乎上: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
4、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5、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6、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7、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8、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9、取快一时:只图暂时的快乐,不顾其他的利害关系。
10、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11、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12、取名致官:致:取得、获得。获得了名声和官爵。比喻名利双收。
13、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1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15、取巧图便: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16、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17、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斟酌字句以使文句对偶工整。
18、取容当世:取容:取悦;当世:旧指权贵。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19、取瑟而歌: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予【相关成语】:
0、予齿去角:指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1、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2、予末小子:帝王对“先王”时指对自己的称谓。常人用以表示自谦。
3、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
4、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5、予取予携:从我处掠取。
6、予人口实: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7、予违汝弼:违:过失;弼:纠正。我有过失,你就来纠正。古代帝王鼓励臣下随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话。
8、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求【相关成语】:
0、求备一人:求:希求;备:具备,完美无缺。要求人完美无缺。形容苛求过分。
1、求大同,存小异:一致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2、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3、求爹爹告奶奶:比喻到处求人。
4、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5、求福禳灾: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6、求过于供: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7、求浆得酒: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8、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9、求马于唐市: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10、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11、求民病利:病:病苦,痛恨。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12、求名夺利: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13、求名求利:追求名誉与财利。
14、求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15、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16、求签问卜: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17、求亲告友:请求亲友救济。
18、求亲靠友:向亲友乞求帮助。
19、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