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蛮触相争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蛮字【释义】:蛮,拼音:mán,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有指南方汉族的意思 。字面上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
触字【释义】:触,中国汉字,读作:chù。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抵、顶,如: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或作碰,撞;遇着解意。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如:感触。忽有所触。
相字【释义】:相
争字【释义】:争,zheng,从爪从又从手。引也。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有坚持义,谓引、使之归於己。
蛮触相争【拼音全拼】: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蛮触相争【五笔码】:YQSQ
蛮触相争【拼音码】:MCXZ
蛮触相争【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蛮触相争【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蛮触相争【近义词】:蛮争触斗、蛮触之争
蛮触相争【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蛮触相争【英语】:Quite touch and fight
蛮触相争【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蛮触相争【成语接龙】:
蛮触相争--争权攘利--利害得失--失身匪人--人海战术
蛮【相关成语】:
0、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1、蛮触相争: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2、蛮触之争: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3、蛮风瘴雨:蛮:荒凉的南方;瘴:瘴气。指南方有烟雨瘴气的地方。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4、蛮横无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5、蛮笺象管:蜀地生产的纸,以象牙为杆的毛笔。泛指精美的纸笔。
6、蛮来生作:形容强迫。
7、蛮烟瘴雾: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8、蛮烟瘴雨: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9、蛮争触斗: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触【相关成语】:
0、触处机来:指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1、触地号天: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2、触斗蛮争: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3、触而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4、触机便发: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5、触机落阱:阱:陷井;机:弓弩上的发箭器。触动发箭器就能使野兽落入陷井。比喻遭到厄运。
6、触禁犯忌:禁:禁令;忌:忌讳。触犯了禁令和忌讳。
7、触景伤怀: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8、触景伤情: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9、触景伤心: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10、触景生怀:看到眼前景象因而产生某种感情。同“触景生情”。
11、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12、触类而长: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13、触类而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14、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15、触目悲感:触目:目光所及。指所看到的一切都令人悲痛伤感。
16、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17、触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18、触目骇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同“触目惊心”。
19、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相【相关成语】:
0、相呴相济:指互相救助。
1、相呴相濡:呴:吐口水;濡:沾湿。原指泉水干竭,鱼儿互相吐口水以沾湿求生。后比喻处于困境之中,互相竭力救助。
2、相呴以湿: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后比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3、相喣以沫: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来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4、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5、相安相受:指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6、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7、相持不下:持:对抗。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8、相待而成:互相辅助以取得成功。
9、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0、相得恨晚: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11、相得甚欢: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12、相得无间:间:隔阂。形容相互之间相处得很融洽,没有一点隔阂。
13、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14、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5、相对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16、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17、相反相成: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18、相仿相效: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19、相风使帆:比喻做事随机应变。
争【相关成语】:
0、争长黄池:长:首领;黄池:春秋时地名。春秋时吴王、晋王在黄池会面,争做盟长。现比喻争夺权力,占据上风。
1、争长竞短: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2、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3、争长相雄:争相为长为雄。
4、争长争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5、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6、争多竞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过分计较。
7、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8、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9、争锋吃醋: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同“争风吃醋”。
10、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11、争光日月:争:竞争。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12、争红斗紫: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象。
13、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14、争斤论两: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15、争猫丢牛: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16、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17、争名竞利: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18、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19、争名逐利:争夺名位和财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