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蒲牒写书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蒲字【释义】:蒲,中国汉字,常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2、姓,得姓饶富趣味。蒲姓是姓氏中发展最快的姓氏。 蒲氏图腾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国外来中国的人就可以“蒲”为姓氏。蒲氏家族是穆斯林后裔中的名门望族。宋、元时期在粤闽地区孚负盛誉,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航运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牒字【释义】:牒,形声。字从片,从枼(yè),枼亦声。“枼”本指记载有家世的薄木片。“片”指“竹片或木片的集合”。“片”与“枼”联合起来表示“编连在一起的短简”。本义:竹木片编成的文书。说明:“牒”是造纸术发明以前的竹书或木书。
写字【释义】:写,xiě,从宀从舄。置物也。形声。从宀,舃( xì)声。本义:移置;放置。基本字义:1. 用笔作字:~字。~作。编~。2. 描摹,叙述:~生。~实。~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
书字【释义】:书,(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聘~;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蒲牒写书【拼音全拼】:pú dié xiě shū
蒲牒写书【五笔码】:ATPN
蒲牒写书【拼音码】:PDXS
蒲牒写书【解释】:蒲:蒲草;牒:片、竹片等。编蒲为牒,用以写书。
蒲牒写书【出处】:《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牒,编用写书。”
蒲牒写书【英语】:He wrote a book
蒲牒写书【成语接龙】:
蒲牒写书--书不尽言--言之不尽--尽入彀中--中心摇摇--摇手顿足--足尺加二--二满三平--平步青云--云心月性--性直口快--快马加鞭--鞭打快牛--牛饩退敌--敌众我寡--寡二少双--双瞳剪水--水到渠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景桑榆--榆瞑豆重--重金袭汤--汤池铁城--城下之辱--辱国丧师--师逸功倍--倍称之息--息兵罢战--战胜攻取--取与不和--和衷共济--济人利物--物情离怨--怨怨焦焦--焦沙烂石--石火风烛--烛尽光穷--穷源溯流--流言风语--语重情深--深切着白--白齿青眉--眉南面北--北门之管--管窥蛙见--见风使舵
蒲【相关成语】:
0、蒲鞭示辱: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1、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2、蒲鞭之政:蒲:香蒲,一种草本植物。以蒲为鞭,柔软不能伤人。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
3、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4、蒲柳之姿: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5、蒲扇价增: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6、蒲邑三善: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7、蒲元识水: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8、蒲牒写书:蒲:蒲草;牒:片、竹片等。编蒲为牒,用以写书。
牒【相关成语】:
写【相关成语】:
0、写经换鹅:以书写经文来换鹅。形容书法高超。
书【相关成语】:
0、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2、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3、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4、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5、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见:显露。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6、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7、书符咒水: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8、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书功竹帛: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10、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11、书记翩翩: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12、书剑飘零: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指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飘流在外。后指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5、书缺简脱: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16、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1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9、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