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百读不厌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百字【释义】:百,汉语常用字,读作bǎ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数词一百,即《说文解字》:“百,十十也。”后引申为所有的、众多的,又特指百倍。(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读字【释义】:读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厌字【释义】:厌,原义表示嫌恶,憎恶,排斥;也作满足解。读yā时用作动词,指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百读不厌【拼音全拼】:bǎi dú bù yàn
百读不厌【五笔码】:DYGD
百读不厌【拼音码】:BDBY
百读不厌【解释】: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百读不厌【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读不厌【近义词】:百闻不厌、手不释卷
百读不厌【反义词】: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百读不厌【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喜爱读的书或文章
百读不厌【英语】:be worth reading a hundred times
百读不厌【成语接龙】:
百读不厌--厌难折冲--冲风之末--末大必折--折冲之臣--臣门如市--市价不二--二缶锺惑--惑世盗名--名重天下--下逐客令--令人生畏--畏刀避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酒戈矛--矛盾相向--向壁虚构--构会甄释--释缚焚榇
百读不厌【造句】:
0、这本书写得真好让人百读不厌。
1、那真是一本好书,使人百读不厌。
2、出过许多令人百读不厌的篇章,在散文界是“龙头老大”。
3、这些都是我百读不厌的好书。
4、这些词作主旨不一,情怀各异,但境界高远,首首隽永,让人百读不厌,不知现在有多少人都在传读呢。
5、到了晚年,他用全部时间写成了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小说。
6、《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是令人百读不厌的古典文学名著。
7、女人淡雅中就像一本书,让人爱不释手,叫人百读不厌。
8、这些古典名著我百读不厌。
9、至于文字之哀艳动人,气度之从容不迫,声调之婀娜有致,尤可令人百读不厌。
10、升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百读不厌,以至于作者受血大毒害颇深,所以下笔时便往往忍不住会去模仿其中的某些桥段。
11、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新鲜最令你百读不厌的。
12、鲁迅的文章真是要言不烦,百读不厌。
13、泰姬陵是一首百读不厌的大理石上的诗.
14、能塑造出高人一筹的美好气质的女性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一首内涵丰富的诗一个百读不厌的童话。
百【相关成语】:
0、百败不折: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1、百般刁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2、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3、百般抚慰: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4、百般无赖: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5、百般责难: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6、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7、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8、百弊丛生: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9、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10、百不得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11、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12、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13、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14、百不一存: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15、百不一贷:犹言无一宽免。
16、百不一爽: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17、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18、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19、百步无轻担:百步:指长途。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读【相关成语】:
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3、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6、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7、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8、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厌【相关成语】:
0、厌故喜新: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1、厌家鸡,爱野雉:厌:憎恶;雉:野鸡。憎恶家鸡,喜欢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比喻贱近贵远。
2、厌旧喜新:厌弃旧的,喜欢新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3、厌难折冲: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4、厌塞众议:厌塞:压制、抑制。压制各种意见。
5、厌闻饫听:指充分听取。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