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五帝三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五字【释义】:五,数名。四加一或一加四所得。五的大写是伍。
帝字【释义】:帝,di,(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the supreme Being]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而这样的人必然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愿意让他来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导教化大家,于是所有人推举他为最高管理者。由于后来人们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于是“帝”的意义发生变化,由原来代表道德修养境界变为后来的地位象征。这是华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后来的所谓“帝制”说法。战国以前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已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为后世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三字【释义】:三,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时期)。
皇字【释义】:“皇”是“煌”的本字。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统帅。皇,金文(发光的帽子) (王,最高统帅),是的变形,是“冒” 的省略,表示金属护盔;在护盔上加三点,发光的帽子就是王冠,代表最高统帅。造字本义:头戴金制闪光冠冕的帝王。有的金文误将与闪光的王冠写成“白”。篆文误将金文的“白”写成“自”。隶书又将篆文的“自”写成“白” 是。当“皇”的“闪光”本义消失后,再加“火”另造“煌”代替。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 ;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 ; 使用特大战斧的将帅叫“王”*。竹制武器叫“不”* ; 带刃的木制武器叫“帝”* ;文治天下的叫“君”* ;头戴金冠之王叫“皇”。〈形〉(1)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说文解字》(2) 同本义[shining]皇,大。上帝,天也。——《传》。又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是也。
五帝三皇【拼音全拼】:wǔ dì sān huáng
五帝三皇【五笔码】:GUDR
五帝三皇【拼音码】:WDSH
五帝三皇【解释】: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五帝三皇【出处】:《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五帝三皇【英语】:Five emperors and three emperors
五帝三皇【成语接龙】:
五帝三皇--皇亲国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詈聚唾--唾地成文--文治武功--功在漏刻--刻鹄类鹜
五【相关成语】:
0、五百年前是一家:上祖本是同一宗族。指同姓相称,拉攀关系。
1、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形容亭台楼阁之多。
3、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4、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5、五藏六府: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6、五车腹笥:
7、五车书:
8、五尺竖子: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9、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10、五尺微童: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11、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2、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13、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14、五帝三皇: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15、五典三坟: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16、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17、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18、五斗解酲:酲:喝醉了神志不清。以五斗酒来解酒病。比喻非常荒谬。
19、五斗先生:指酒量大的人。

帝【相关成语】:
0、帝王将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1、帝制自为:帝制:君主专制政体;为:充当。自封为皇帝实行君主专制。
2、帝辇之下: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三【相关成语】:
0、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1、三百瓮齑:瓮:陶制的盛器;齑:咸菜。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
2、三百瓮齏: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齏,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3、三拜九叩: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4、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5、三般两样: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6、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7、三杯和万事: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8、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指饮酒可以消除烦恼,解脱愁闷。
9、三杯两盏:形容饮用少量的酒。
10、三杯通大道: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
11、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12、三波六折:指各种波折。
13、三不惑:三不:不饮酒,不近女色,不贪财;惑:迷惑。指在酒、色、财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
14、三不开:旧时讽刺那些懦弱糊涂,不敢有所作为的官僚。
15、三不朽:不朽:永不磨灭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
16、三不知:原意是对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局不清楚。后指装糊涂。也引申为意料不到或很突然。
17、三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18、三步并做二步:形容快步前进的样子。
19、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子。

皇【相关成语】:
0、皇皇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1、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2、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3、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4、皇天后土: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5、皇天无老眼:老天爷没有眼睛。旧时常用作对世事不平的愤懑语。
6、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
7、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8、皇天有眼: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