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过则勿惮改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过字【释义】:过:简体汉字。有guò,guō,guo之音。半包围结构。
则字【释义】:则,ze,从贝从刂。〈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勿字【释义】:甲骨文的勿是会意字,右边像弓,旁边两小撇表示弓弦振动的样子勿的本意为引弓拨弦,后假借为表示劝阻、禁止,做否定词。勿也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另一说法有据可查,《说文》载:“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凡勿之属皆从勿”,由此看,勿字是象形字。
惮字【释义】:惮 dàn(据第六版《现汉》仅有这一个读音)基本信息【释义】(dàn) 怕,畏惧:不惮烦;肆无忌惮。惮 使惊恐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周礼》惮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1. 同本义岂敢惮行?――《诗经·小雅·緜蛮》何惮于病?――《左传·僖公七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2.憎恶;忌恨 [dislike]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三国志·吴主传》惮 dàn ㄉㄢˋ(1)怕,畏惧:忌~。~服。肆无忌~。过则不~改。(2)劳苦,因劳成疾:哀我~人。
改字【释义】:改,gǎi,从己(ji)从攴。已有过,攴之卽改。基本释意有以下几种:1,变更;更换:~变 ~革 更~ ~朝换代 。 2,纠正错误:~邪归正 有错就~ 。三,修改;~文章 。
过则勿惮改【拼音全拼】:guò zé wù dàn gǎi
过则勿惮改【五笔码】:FMQNN
过则勿惮改【拼音码】:GZWDG
过则勿惮改【解释】:过:过错;惮:害怕。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过则勿惮改【出处】:《论语·学而》:“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过则勿惮改【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过则勿惮改【英语】: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过则勿惮改【成语接龙】:
过则勿惮改--改步改玉--玉楼金殿--殿堂楼阁
过【相关成语】:
0、过从甚密:过从:交往,来往。指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1、过都历块: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指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2、过而能改: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3、过耳春风: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
4、过耳秋风:吹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无实际作用的身外之物。
5、过耳之言: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6、过府冲州: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7、过关斩将: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8、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9、过河卒子: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10、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11、过江名士多如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12、过江名士多如鲗:鲗:乌贼,墨鱼。形容多而纷乱。
13、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14、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15、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16、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17、过门不入: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18、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19、过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则【相关成语】:
勿【相关成语】:
0、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1、勿剪之欢:本指周朝人民思慕如公奭的德行,互相勉励,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甘棠树。后用来比喻不遗弃友人的遗物。
2、勿剪之惠:惠:恩惠。比喻使人难忘的恩惠。
3、勿念旧恶:勿:不要;念:记着。指不要总是对别人原来的不好之处念念不忘。
4、勿忘在莒:比喻不忘本。
5、勿为左右袒:左右袒:原意是露出左臂或右臂,偏护某一方面。指对哪一方面都不偏袒。
6、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7、勿谓言之不预也: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8、勿药有喜:用以祝贺人病愈,恢复健康的话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惮【相关成语】:
0、惮赫千里:惮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改【相关成语】:
0、改步改玉: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1、改操易节: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2、改朝换代: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
3、改朝换姓:
4、改恶从善:指不再作恶犯罪,重做好人。
5、改恶为善: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6、改恶向善: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7、改恶行善: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8、改而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同“改弦更张”。
9、改过不吝: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10、改过从善: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11、改过从新: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12、改过迁善: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13、改过自新: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14、改过作新: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
15、改换家门: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16、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17、改换门闾:闾:里巷的门。改变门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18、改换门楣:门楣:门框上的横木。改变门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19、改换头面:比喻改变身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