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岩居之士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岩字【释义】:汉字:岩,拼音:yán ái,注音:ㄧㄢˊ,总笔画:81,岩石,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成分:~层 火成~ 花岗~ 2,凸起的岩石构成的山峰。
居字【释义】:居,ju,同凥。《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闲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尸”意为“身体不动”,“古”指“古代”。“尸”与“古”联合起来表示“自古以来未曾挪动身体”。居字属于古字族。在古字族里,古字都是声符兼义符。古字族汉字都与“过去的”、“旧时的”之义有关。居的本义是“土著”,引申义为“永住”。可组词为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士字【释义】:士 shì,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推十合一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岩居之士【拼音全拼】:yán jū zhī shì
岩居之士【五笔码】:MNPF
岩居之士【拼音码】:YJZS
岩居之士【解释】:岩居:住在山洞里。指隐士。
岩居之士【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好显岩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于行阵。”
岩居之士【英语】:The man of Iwaki
岩居之士【成语接龙】:
岩居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鳞云爪--爪牙之士--士农工商--商羊鼓舞--舞态生风--风月无涯
岩【相关成语】:
0、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1、岩居谷饮: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生活。
2、岩居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3、岩居之士:岩居:住在山洞里。指隐士。
4、岩栖谷饮:指隐居山谷之中。同“岩栖谷隐”。
5、岩栖谷隐:指隐居山谷之中。亦作“岩栖谷饮”。
6、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7、岩墙之下:岩墙:危险的高墙。在危墙下面。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8、岩穴之士: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居【相关成语】:
0、居安虑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1、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2、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3、居傲鲜腆:鲜:少;腆:害羞。妄自尊大而不知羞耻。
4、居必择邻:居:住;择:选择。住家必须选择好邻居。
5、居不择邻:安家时没有选择好邻居。
6、居不重席: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比喻节俭。
7、居不重茵: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8、居常虑变:居常:平时。平安无事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故。
9、居常之安:指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10、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11、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12、居高声自远:原指蝉居于高处,鸣叫的声音能传得很远。后比喻才能高的人,名声传播很远。
13、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14、居功自满: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15、居官守法: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16、居敬穷理:自己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
17、居利思义:指临财不苟得。
18、居穷守约:居穷:处于穷困状态;守约:保持节俭。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
19、居仁由义:由:遵循。用心于仁爱,行事循义理。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士【相关成语】:
0、士饱马腾: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3、士可杀不可辱: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4、士马精强: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5、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6、士穷见节:士:读书人;穷:困窘;节:节操。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7、士穷见节义: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8、士绅名流: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9、士死知己: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
10、士俗不可医:俗:庸俗;医:医治。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11、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