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形qtl定位【字数:987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5
1.1供试材料5
1.2方法 5
1.2.1性状调查6
1.2.2 DNA提取6
1.2.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6
1.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7
1.2.5 SSR标记和InDe1标记是群体遗传作图使用的标记7
2 结果与分析8
2.1 亲本及F2群体粒形性状分析8
2.2 QTL初定位结果9
2.2.1 粒长QTL定位结果10
2.2.2 粒宽QTL定位结果11
2.2.3 粒厚QTL定位结果12
2.2.4长宽比QTL定位结果13
2.2.5 千粒重QTL定位结果14
2.2.6 初定位结果分析14
3 讨论17
3.1 粒形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17
3.2 粒形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水稻粒形QTL定位
摘要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由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共同决定。其中粒重和粒形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大粒糯稻品种竹云糯和细长粒籼稻品种澳桂占1号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和千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初定位中共检测到20个QTL位点,其中粒长QTL2个、粒宽QTL7个、粒厚QTL3个、长宽比QTL6个、千粒重QTL2个。其中LOD值大于10的位点有8个,qGW2、qGW81、qGW82、qGT2、qLWR81、qLWR82、qLWR83、qTGW2。贡献率超过20%的主效位点有3个,qGL2、qGT2、qTGW2。在第2染色体K6 K120之间约5Mb的物理区间内存在着4个同时影响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的QTL,qGL2、qGT2、qGW2、qTGW2。在第5染色体标记K52和RM163间11.23M的区间内存在着4个同时影响粒宽、粒厚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qGW5、qGT5、qLWR5、qTGW5。在第8染色体上存在着3个粒宽主效QTL,qGW81、qGW82、qGW83;以及三个长宽比主效QTL,qLWR81、qLWR82、qLWR83。在第12染色体标记YDM22至RM3331间2.16M的区间内存在着2个影响粒宽和长宽比的QTL,qGW12、qLWR12。在相同区间定位到不同的QTL,说明这些区间存在一因多效或性状连锁。在qGW2和qGT2定位区间的3个已报道的粒形基因FUWA、LG1和GW2,序列比对发现这三个基因在双亲间无实质性变异,可能是新的粒形位点,有待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分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