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组自交群体njrily主茎节数和株高qtl定位【字数:866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2
Key words2
前言3
1 材料与方法7
1.1 试验材料7
1.2 试验设计8
1.3表型测定方法8
1.4 统计分析8
1.5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8
2 结果与分析9
2.1 NJRILY群体主茎节数和株高的表型变异9
2.2 NJRILY群体主茎节数和株高的QTL定位10
2.2.1主茎节数的QTL定位10
2.2.2株高的QTL定位11
2.2.3主茎节数和株高QTL定位的比较12
3 讨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图21 NJRILY重组自交群体主茎节数分布图9
图22 NJRILY重组自交群体株高分布图10
图23 NJRILY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节数QTL的LOD峰度图11
图24 NJRILY重组自交系群体株高QTL的LOD峰度图12
表21 NJRILY重组自交系群体株高、主茎节数的变异10
表22 NJRILY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节数的QTL定位11
表23 NJRILY重组自交系群体株高的QTL定位12
大豆重组自交群体NJRILY主茎节数和株高QTL定位
摘要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受到种植规模和相关政策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通过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因此培育高产大豆便成为了重要的育种目标。大豆产量受到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其中,大豆主茎节数可以通过影响分枝数和花序数来影响产量,株高则可以通过影响植株的抗倒伏性和单株荚数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大豆主茎节数和株高是大豆遗传改良中重要的农艺性状。
本研究采用由大豆骨干亲本南农11382和抗虫品种Lamar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共326个家系为材料,通过使用SAS软件的PROC GLM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序对大豆主茎节数和株高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WinQTLcart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CIM)对大豆主茎节数和株高这两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共定位到15个QTL位点,其中与大豆主茎节数相关的QTL位点有5个,分别位于10、15、16、18和19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范围为2.5%23.6%。与大豆株高相关的QTL位点有10个,分别位于7、9、10、13、15、16、19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遗传贡献率范围为1.9%32.7%。其中大豆主茎节数和株高定位到的nodes191和ph191位点位于相同的物理位置,表明这两个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