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茶园生态遮阴对茶叶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评估【字数:6914】

2024-11-03 13:2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茶树是我国特色经济作物之一,性喜阴耐湿,为探索茶园生态栽培新技术,在试验茶园种植高杆经济作物玉米进行生态遮阴,以期提高茶叶品质、获得茶园更高经济效益及调控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并研究玉米生态遮阴对茶树可溶性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茶多酚和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生态遮阴8月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无遮阴,9月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无遮阴对照;茶多酚含量随时间降低;遮阴处理下茶小绿叶蝉和白粉虱的百株虫量较低,可见玉米遮阴可以影响茶树可溶性营养成分、茶多酚以及害虫的种群动态。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前言4
1 材料与方法 4
1.1试验茶园及试验处理4
1.2方法4
1.2.1可溶性营养成分的测定4
(1)可溶性糖的测定4
(2)可溶性蛋白的测定5
(3)游离脂肪酸的测定6
1.2.2 次生代谢物质茶多酚的测定6
1.2.3主要害虫种群动态调查7
1.3 数据统计方法7
2.结果与分析7
2.1可溶性成分7
2.2茶多酚8
2.3主要害虫种群动态10
3 讨论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茶园生态遮阴对茶叶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评估
引言
前言:茶树,属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是最早发现并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已有5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我国茶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各个地区,适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生长,性喜荫耐湿,适于在漫射光下生长。在我国目前有多种茶园栽培模式,但大面积的纯茶园栽培模式下,茶叶的产量低、品质差,茶园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脆弱,除了容易受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侵害以外,还极易暴发病虫害[1]。而茶园的生态栽培才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主要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环境自然资源,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证茶园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得的一种栽培措施[2]。
遮阴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是生态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防止植物受阳光的曝晒,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象条件,提高作物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并影响茶树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相反,不恰当的遮阴会使作物光合作用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差[3]。研究表明经过地面、大气、覆盖物对光的反射、折射形成的散射光中蓝紫光的比例增加,而红光波段的光多数被吸收,这对茶树这种偏爱蓝紫光的耐阴植物来说是有利的,能有效提高茶树的品质。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包括了生物碱、黄酮、萜类等化学物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会影响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取食、产卵等行为,因此对害虫为害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茶多酚是影响茶叶香气、口感等重要品质特征的茶树次生代谢产物,同时与害虫虫口密度相关密切。
与遮阴林木的种类、郁闭度、季节和茶园地理位置等都会影响遮光度[5]。目前茶树遮阴主要采用生态遮阴和覆盖遮阴两种方式,主要是以橡胶、林木、果树等进行的生态遮阴和采用稻草、秸秆、苇帘、遮阳网等进行的覆盖遮阴。研究内容包括了生态、生理、生化等方面。本实验在试验茶园种植高杆经济作物玉米进行生态遮阴,并研究玉米生态遮阴对茶树可溶性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茶多酚和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提高茶叶品质、获得茶园更高经济效益及调控主要害虫种群发生,作为茶树生态栽培新思路。
茶园的生态遮阴大多是种植经济林木或果树等,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新的茶树生态栽培技术,利用高杆经济作物玉米进行遮阴,探讨玉米遮阴处理茶叶品质的变化;并明确遮阴处理下茶树与植食性害虫基于次生代谢物质的互作关系,以及茶园昆虫种群动态的变化。探索生态茶园栽培新模式,为提高茶叶品质、获得茶园更高经济效益及调控主要害虫种群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茶园及试验处理
试验茶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红旗村,种植茶树为黄山群体品种,间作玉米品种为玉农晶甜糯。
在茶园两行茶之间种植2行玉米,行间距为0.1米,株间距为0.2米(两行玉米交错种植以利于形成更大遮阴面积),以模拟自然遮阴,形成遮阴以及无遮阴对照两个处理,各三次重复。玉米形成遮阴后,每间隔30天采集茶树顶芽下嫩叶样本备用。
1.2 方法
1.2.1 可溶性营养成分的测定
(1)可溶性糖的测定
糖和浓硫酸溶液混合后,可以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这些物质能够与发生蒽酮反应生成具有蓝绿色的糠醛衍生物,利用衍生物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的原理,来测定可溶性糖的含量。
所需试剂:
浓度为100 μ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蒽酮试剂
注:溶液要避光保存,4 ℃,可使用约23周。
按照下表,制作标准曲线
试剂
试管编号
0
1
2
3
4
5
100μg/mL葡萄糖溶液(mL)
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mL)
1.0
0.8
0.6
0.4
0.2
0
蒽酮试剂(mL)
5.0
5.0
5.0
5.0
5.0
5.0
葡萄糖量(μg)
0
20
4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