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黑蝽卵跳小蜂及1龄若虫的吸引及化学机制【字数:672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引言 2
1.1筛豆龟蝽危害特点 2
1.2筛豆龟蝽初级共生菌研究现状 3
1.1.1共生菌传播方式 3
1.1.2筛豆龟蝽中肠结构 3
1.1.3共生菌对寄主的影响 3
1.3黑蝽卵跳小蜂研究现状 4
1.4昆虫共生菌应用前景 4
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4
2.1研究内容 4
2.2研究路线 5
2.3研究条件 5
3材料与方法 6
3.1研究材料 6
3.1.1 供试筛豆龟蝽 6
3.1.2 试供黑蝽卵跳小蜂 6
3.1.3 大豆苗 6
3.1.4 温室内条件 6
3.2研究方法 6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3.2.1四臂嗅觉仪(图31)操作方法 6
3.2.2 Y型管操作方法 7
3.2.3胞囊样品处理 7
3.2.4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1龄若虫的影响 7
3.2.5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黑蝽卵跳小蜂的影响 7
3.2.6 GCMS操作方法 7
3.3数据处理 74 结果与分析 7
4.1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1龄若虫的影响 7
4.2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黑蝽卵跳小蜂的影响 8
4.2.1有菌卵块VS空白 8
4.2.2有菌卵块VS空壳 9
4.2.3胞囊样品VS对照 9
4.2.4胞囊样品分析 10
4.3小结 11
5讨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筛豆龟蝽卵上共生菌胞囊对黑蝽卵跳小蜂及1龄若虫的吸引及化学机制
引言
1.1筛豆龟蝽危害特点
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属半翅目Hemiptera,龟蝽科Plataspidae。寡食性,主要危害豆科作物(陈琦,2009;吴月琴,1992)。筛豆龟蝽分布范围广,扩散迅速,主要原因为:(1)近距离传播:成虫具翅可利用气流迁飞;(2)远距离传播:幼虫和卵可随花卉、农作物调运而转移。
筛豆龟蝽成、若虫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和茎秆,发生严重时每株大豆上筛豆龟蝽的数量可达数百头,可导致植株早衰,果实脱落(吴月琴,1992;张友廷,2003)。成、若虫排泄物可引起霉菌发生,影响光合作用(邢光南,2006)。初孵若虫发育23d后开始为害,低龄若虫喜欢聚集于幼嫩的心叶为害,中高龄若虫多群集在豆株的中上部为害。成虫和3龄以上若虫具有假死性,可分泌的臭液,造成叶片、茎秆或豆荚变黑,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豆粒的质量和产量(吴梅香,2006)。
1.2筛豆龟蝽初级共生菌研究现状
1.1.1共生菌传播方式
共生菌在昆虫体内普遍存在,已与寄主形成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根据对寄主的影响分为两类:初级共生菌和次级共生菌(Fukatsu and Hosokawa,2002)。寄主为适应共生菌,已形成特殊的共生菌细胞、器官等,确保与其建立稳定的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Hosokawa,2008)。植食性昆虫从植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有限,而共生菌通过自身代谢可为寄主提供必要的氨基酸、维生素(Kaiwa,2014),还可帮助寄主抵抗病原菌,防御天敌等。蝽类昆虫与共生菌联系密切,为稳定传播已形成一些独特方式传播方式,如:(1)同蝽科昆虫卵块表面含菌,若虫取食卵壳获得共生菌;(2)土蝽科1龄若虫取食亲代含菌的粪便获得共生菌;(3)龟蝽科雌虫产卵时会于卵上放置共生菌胞囊,初孵若虫取食胞囊;(4)缘蝽科及蛛缘蝽科若虫从土中获得共生菌(Salem,2015)。筛豆龟蝽体内初级共生菌Ishikawaella与寄主联系紧密,可影响寄主的体型大小、体色、存活率及生殖力等(Hosokawa,2006)。
1.1.2筛豆龟蝽中肠结构
筛豆龟蝽体内的初级共生菌Ishikawaella,属γ变形菌门。该菌为胞外共生菌,位于寄主中肠后段,在种间以胞囊的形式垂直传播,胞囊最外层为一层薄薄的表皮,里面为黑色的基质,包裹着共生菌细胞。筛豆龟蝽中肠由CR分为两段,前段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后端为共生菌特有器官,食物无法进入(Ohbayashi,2015;Hosokawa,2006;Hosokawa,2008)。后段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四段:AEM(anterior enlarged midgut section)、TCM(thin cryptbearing midgut)、SCM(swollen cryptbearing midgut section)、BEM(brownish enlarged midgut end section)。其中TCM为共生菌定殖区域,SCM和BEM为雌虫特有区域,BEM为胞囊表皮产生区域,且BEM长度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短。
1.1.3共生菌对寄主的影响
Ishikawaella对筛豆龟蝽影响极大,可影响其存活率、体型大小、体色等。该共生菌基因进化速度快,与寄主进化方向一致,A/T碱基含量高(Hosokawa,2008)。该菌对筛豆龟蝽的影响具体如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