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盐城东台条子泥潮间带与潮上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季节变化动态【字数:9297】

2024-11-03 13:2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 研究区域 2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4
1.2.1 大型底栖动物采集4
1.2.2 水体、底质理化指标4
1.2.3 底质理化指标4
1.2.4 物种优势度计算4
1.2.5 多样性指数计算5
1.2.6 数据统计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5
2.1 环境理化特征 5
2.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6
2.2.1 潮上带 6
2.2.2 春季潮间带 7
2.2.3 冬季潮间带 9
2.3 优势物种10
2.4 优势度指数 10
2.5 nMDS分析结果 12
2.6 CAA分析结果 13
2.7 Spearman分析结果 14
3 讨论 14
3.1条子泥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15
3.2条子泥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15
3.3环境理化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盐城东台条子泥潮间带与潮上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季节变化动态
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分布格局有利于完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成分研究。在2019年5月与2019年11月对条子泥滨海湿地潮上带、潮间带区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样本采集,两个季节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单元57种,其中潮上带鉴定发现2门3纲3目4科分类单元,春季潮间带鉴定发现5门7纲19目33科分类单元,冬季潮间带鉴定发现5门7纲18目31科分类单元。春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断面丰度高于冬季,丰度显著差异仅表现在两个季节的低潮带区域。潮间带区域不同季节间优势物种的更替表现出潮间带区域高度的季节动态。潮上带点位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同季节潮间带断面,可能预示了潮上带水体收到海水与养殖废水的双重影响。
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引言:滨海湿地由连续的潮上带区域与受潮汐影响的潮间带区域组成,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过渡地带,包括河网、盐滩、潮沟、泻湖、红树林等[1]。滨海湿地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经济物种[23],同时也是滨鸟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滨海湿地在防洪减灾、净化陆地排放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受海陆因素共同影响,滨海湿地是最为脆弱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4],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范围逐渐往滨海区域拓展,近年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日益严重[5],潮汐涨落、光滩周期性露出使滨海湿地受到更多咸水养殖业与潮间带经济物种采集等人为干扰[6]。
大型底栖动物(macrobenthos)一般指40目网筛所筛留的、生活在沉积物中的底内或底上动物,多为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5个大类群,是滨海湿地潮间带和潮上带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7]。大型底栖动物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上起重要作用[89],其生命活动(掘穴、滤食等)可影响底质微生物活动与底质颗粒沉降[10]。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生命周期较长、迁移能力差、对环境变化有累加反应的特征,被普遍认为是评价生态系统状况的良好生物指标[1112]。对其群落特征相关指标的研究能够间接监测栖息地环境的变动 [13],为了解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环境、人为扰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在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研究中,识别引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模式的因子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研究的首要目标[1415]。大型底栖动物对生境表现出的适应性来源于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因子沿不同梯度层面变化,使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形成其特有的时空分布模式,这种分布模式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驱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格局的变化[1617]。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其时空分布驱动因子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区域本底研究、描述生境特征、检测时空变化模式[1819],这在持续受到人为干扰的滨海湿地区域显得更为重要。
AMBI (AZTI s Marine Biological Index,AZTI海洋生物指数) 由Borja依据前任的理论框架模型提出,旨在分析欧洲沿海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已成为欧洲水框架指令(WFD)中评价生态状况的主要指数之一[20]。MAMBI[21]是为响应WFD的要求设计的指数,其在AMBI的基础上加入丰度与Shannon多样性等参数分析,被认为可以更好地定义水体生态质量状况(EcoQS) [22]。这两个生物指数对人为压力反应能力在多国的研究中得到验证[23]。
条子泥位于江苏省东台市弥港镇东北角,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是黄海生态区重要组成部分,世界8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24]。尽管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觅食地,大型底栖动物是滨鸟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源[2526],但目前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定量研究较少,过去研究仅针对东台北部梁垛河闸区域进行[2728],东台中南部条子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仍缺乏全面认识。环境管理需要更好的了解复杂的生态系统动态[29],本研究选取东台条子泥湿地潮间带和潮上带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其群落特征、季节动态及环境对群落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推测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各自然环境因素及人为干扰因素。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关科学认知,以期推动东台条子泥大型底栖动物自然群落相关保护工作,进一步为维持湿地自然生态面貌和相关鸟类保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