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2019年姜堰地区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字数:8678】

2024-11-03 13:1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时间和地点3
1.2试验设备3
1.3虫情收集3
1.4数据处理 4
2结果与分析4
2.1姜堰区2019年作物田主要昆虫种群动态4
2.1.1泰州市姜堰区2019年3月到10月灯下昆虫种群科目构成4
2.1.2姜堰区灯诱昆虫种群数量以及种类的夜晚时段变化5
2.2姜堰区2019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5
2.2.1稻纵卷叶螟世代划分5
2.2.2稻纵卷叶螟2019年灯下种群动态5
2.2.3 稻纵卷叶螟虫源性质分析7
2. 3姜堰区2019年稻飞虱的发生动态8
2.3.1稻飞虱世代划分8
2.3.2稻飞虱2019年灯下种群动态8
2. 4 2019年姜堰区水稻两迁害虫天敌发生动态9
2.4.1水稻两迁害虫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10
3讨论11
3.1稻纵卷叶螟在姜堰稻区的种群动态11
3.2稻飞虱在姜堰稻区的种群动态11
3.3 天敌昆虫在姜堰稻区的种群动态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2019年姜堰地区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
摘要
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水稻害虫,给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本论文利用分时段自动取样的灯光诱集装置,并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2019年姜堰区稻田的两迁害虫以及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了其扑灯节律,阐明了水稻两迁害虫与天敌昆虫的发生规律及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准确测报和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结果如下:诱集到的昆虫数量和种类随着月份的变化而改变,稻飞虱主要出现在6、7月,白背飞虱的诱集数量要远远大于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扑灯高峰主要在8、9、10月。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主要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等,瓢虫的扑灯节律主要出现在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6、7、8月,草蛉在5月和9月存在两个峰值。两迁害虫以及天敌昆虫在不同时间段的扑灯节律明显不同,白背飞虱在18:3019:30和22:3023:30的诱集量最多;诱集到的褐飞虱总量较少,总共才36只,所以褐飞虱在不同时间段的扑灯节律变化不明显;稻纵卷叶螟的扑灯高峰出现在01:3004:30;草蛉主要出现在23:303:30;瓢虫除了在4:306:30诱集量较少,其他时间段的诱集量相差不大。
引言
水稻两迁害虫主要是指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1],其中稻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包括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近些年以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较早,峰次较多,发生量加大,给水稻害虫的防治增加了难题,对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2~4]。水稻上的天敌昆虫主要有黑肩绿盲蝽、瓢虫、草蛉等。迁飞性害虫由于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其种群爆发具有突发性,所以很难实现准确预报,严重影响了对其实施有效防控。昆虫的迁飞性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很多典型的迁飞性昆虫都是重点防控的农业害虫[5],这些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距离往往是大范围的远距离迁飞,其迁飞总是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从而加大了对其预测预报以及防控的难度[6]。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灾害,比如涝害、干旱、虫灾等,其中虫灾中的两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为严重[7],稻飞虱除了自身危害以外,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更为致命[8]。由于近些年以来,水稻耕作制度和全球气候的改变、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两迁害虫的危害不断加重,比如2003年稻纵卷叶螟在全国范围内大爆发,2005年两迁害虫在中国稻区严重发生,其中稻飞虱发生面积足足2400万hm²,损失稻谷20亿kg,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1700万hm²。2007年在广西两迁害虫大发生,造成稻谷损失3亿kg[9]。因此研究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规律,对掌握其灾变规律和制定防控对策具有实践意义,对确保粮食安全,保持国民经济稳步上升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位于北纬32°30′、东经120°09′,地处于江苏省中部,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姜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沛,雨水充足,农业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姜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呼[10],水稻种植面积125.38公顷[11],该地区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县[12],非常适合水稻迁飞性害虫种群的发生,也是水稻两迁害虫迁飞过程的必经之路。因此,研究姜堰区水稻两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可为预测预报和科学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实验是于2019年3月18日至2019年10月22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进行。
1.2 试验设备
本实验室采取了可自动分时段诱虫装置的探照灯诱虫器,该设备的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源来监测昆虫种群或者对其进行诱杀。自动分时段探照灯诱虫器有十二个虫袋,当设备处于诱虫阶段(18:30次日6:30)中的某一时段时,对应虫袋开口的金属片会自动打开,每小时只开一个虫袋的金属片,比如,在每天的18:3019:30,只有一个虫袋被打开,诱集到的所有昆虫都会落入该虫袋中,当19:30之后,第一个虫袋袋口的金属片旋转关闭,另一个虫袋则被打开,一直到20:30,以此类推,十二个时间段对应十二个袋子,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对应的袋子。
1.3 虫情收集
在试验期间每天晚上18:30之前将虫袋装到探照灯诱虫器上,设备从18:30一直工作到次日早上6:30,连续十二小时,每隔一小时自动换一次虫袋,并且自动收集取样。次日早上6:30以后将所有虫袋取下放入冰箱,待昆虫死后取出,记录每个袋子中的昆虫种类以及数目,记录完后最晚18:30之前将袋子再安到探照灯诱虫器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60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