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樱桃李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字数:6005】

2024-11-03 13: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新疆野生樱桃李是我国濒危珍稀植物资源,其果肉细嫩多汁,植株耐寒和抗病能力较为突出,可用作优良砧木,同时也是核果类果树基因组研究和遗传转化的优良试材。本研究以大学果树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樱桃李组培苗为材料,探索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浓度组合等因素对樱桃李植株增殖、叶片和茎段不定芽再生、愈伤组织形成以及茎段生根的影响, 初步建立了其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1)最适合樱桃李茎段增殖的培养基为MS+0.3 mg/L 6-BA+0.1 mg/L IBA+6 g/琼脂+30 g/L蔗糖。(2)比较适合樱桃李茎段伸长的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1 mg/L IBA+0.4 mg/L GA3+6 g/L琼脂+30 g/L蔗糖。(3)最适合樱桃李茎段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4 mg/L IBA+6 g/L琼脂+30 g/L蔗糖。(4)茎段可以在IBA和6-BA 11搭配时缓慢分化产生少量愈伤组织。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樱桃李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对其后续的遗传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1.1 植物材料 3
1.1.2 化学试剂 3
1.1.3 实验器材和用具 3
1.2 方法 3
1.2.1 培养基的配置 4
1.2.2 樱桃李组培苗扩繁 4
1.2.3 筛选茎段最佳增殖培养基和最佳伸长培养基 4
1.2.4 筛选叶片、茎段再生培养基 4
1.2.5 筛选最佳生根培养基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建立樱桃李的组培快繁体系 5
2.1.1 最佳增殖培养基 5
2.1.2 最佳伸长培养基 5
2.1.3 最佳生根培养基 6
2.2 建立樱桃李的高效再生体系 6
2.2.1 叶片再生 6
2.2.2 茎段再生 7
3 讨论 7
3.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建立樱桃李的组培快繁体系 7
3.2 建立樱桃李的高效再生体系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樱桃李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引言
核果类果树是我国重要栽培的落叶果树[1],在园艺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长期核果类果树育种经验表明,常规育种方法长时间的选择、种间杂交的难以实现等特点给品种的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果品市场品种换代不断加快,人们对果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生产线上,一些果树癌症、顽固虫害、不良环境因素也在影响着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这些都对果树育种科学研究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组织培养、再生和遗传转化技术则为果树育种提供了新途径,可以有效解决果树常规育种所面临的瓶颈。
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原产于东南欧和西亚,曾在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地区有分散分布。野生樱桃李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仅生活在我国新疆天山山脉1100~1600m 海拔的霍城县小西沟、大西沟区域[2]。樱桃李的果肉细嫩多汁,营养丰富,酸味浓厚,口感独特,具有良好食用和保健价值。据张士康等[3]的测定,樱桃李的果肉总酸含量达 3%以上,果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蓝莓高30%左右,且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苷和微量β胡萝卜素,可加工成果汁。野生状态下樱桃李植株病虫害较轻,抗寒能力强,并且其果实在品质、外观性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用以改良果树栽培和果实性状具有很大的潜力,可用作优良砧木。研究野生果树基因用于栽培品种优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风向[4, 5],樱桃李被认为是核果类果树遗传和基因组研究的优良试材。此外,樱桃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变种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已成为我国园林红色观叶植物种质资源之一[6]。目前,关于樱桃李的研究且多集中在遗传多样性[7, 8]方面,近年来也有对其叶片成分[9, 10]、抗性[11, 12]、果实化学成分与营养价值[3]、基因条码筛查和鉴定[13, 14]等方面的研究,但相对核果类其它果树来说数量很少,目前没有关于其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
目前为止,只有欧洲李( Prunus domestica)成功建立起了良好的遗传转化体系,其它核果类果树建立遗传体系难度非常大,至今还没有成熟的报道。在核果类果树中,对于樱桃、杏、桃的组织培养研究内容较多[15],其他李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李( Prunus domestic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稠李(Prunus padus L.)、郁李(Cerasus japonica (Thunb.) Lois.)等树种上,而对樱桃李的研究甚少。我国生产栽培的主要是中国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对于其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而樱桃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中国李的类型,理论上研究出其遗传转化体系后,会为建立中国李的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建立一个高效的再生体系是进行遗传转化的前提,但樱桃李这方面仍然有待研究。只有建立了樱桃李的高效再生体系,才能进一步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为中国李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本课题将已经获得的樱桃李初代组培苗进行扩繁增殖后,进一步探究外植体、培养基、激素浓度等不同因素对其再生的影响,寻求最适合的增殖、伸长、生根等培养基,建立一个高效的离体再生系统。根据前人研究,樱桃李叶片再生率很低(仅为20%左右),所以找到更合适的外植体或更合适的激素配比是本实验的一个难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大学果树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所有试验材料由实验室提供。
1.1.1 植物材料 樱桃李组培苗:取自大学果树生物技术实验室培养室。
1.1.2 化学试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ndole3Butytric acid,IBA)、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玉米素(transZeatin,ZT)、噻苯隆(Thidiazuron,TDZ)、赤霉素(gibberellin,GA)。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60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