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景观新模式研究以可食用植物景观调查为例【字数:31728】
ible plant design principle factors through expert scoring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questionnaires, we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space, sports space, living space and leisure space of the camp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edible plant landscapes on college campuses. Hope to use the edible plant landscape on the campus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make use of the edible plant landscape to form a smal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base to show the research dynamics.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some safe and green food, but also create a unique garde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 and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crate a characteristic base for cross-disciplinary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then form a permanent landscape design model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KEY WORDS: Campus;Edible Landscape;Permaculture;Users Demand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绪论1.1研究背景朴门永续设计理论基于生态和生物原则的自然供需关系,以“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分享多余”三个生态理念为准则,创造综合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20世纪八十年代,环保主义者、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库里克(Robert Kourik)提出了“可食用植物景观”这一术语,它代表着园林艺术设计与农业生产的交集。随后,罗莎琳德·克雷塞(Rosalind Creasy)在1982年发表《可食用景观设计全集》(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一书,将这一概念真正带入园林景观界中。朴门永续倡导将可食用植物种植带回城市,缩短“食物里程”,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从朴门永续角度来看,可食用植物还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的元素,比如教育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在其所在的空间系统中,更易与其他物种产生紧密的配合关系,达到供需系统稳定。参与可食用植物的种植,可以增强人们对植物生命的了解,提高绿地保护意识。1.1.1校园植物景观类型单一在校园建设中,建设重点往往集中于校园建筑上[1],校园景观多遵循城市公共景观空间设计原则进行规划设计[2],创新较少。在作为软质景观的植物景观上更是如此[1],特别是那些本就地处植物景观资源较少的城郊新校区,如表1-1中的图片所示,新校区校园植物景观上普遍表现出形式化与同一化,校园植物景观的独特性不高,且较少能考虑到校园环境特色以及在校学生本身情感层面的精神需求,缺少以人为本的植物景观设计[2]。表1-1 城郊高校新校区的植物景观Table 1-1 Plant landscape in new campus of universities located in suburban实例图1-1郑州大学新校区Figure 1-1 Zhengzhou University’s New Campus图片来源http://big5.cri.cn/gate/big5/bj.cri.cn/20171018/d72d3d93-ae59-20c9-ce97-7d9fafda9023.html图1-2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Figure 1-2 Liangxiang Campu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图片来源http://www.bit.edu.cn/xww/xwtt/75091.htm1.1.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倡议指出,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学中必须包括几个关键主题。其中包含有生物多样性、健康促进和可持续生活方式。而美国学者莱斯利·杜兰(Leslie A. Duram)与悉尼·克莱因(Sydney K. Klein)在2015年通过邮件采访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管理人进而得到的定性结果正显示,其中56%的花园都采用了朴门永续种植的方法,可以刺激、促进和帮助在高等教育中发展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3]。1.1.3可食用植物景观的优势性可食用植物景观中自然的景观元素更能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激发观赏者与景观环境进行深层交流[2]。图1-3沈阳建筑大学平面图Figure 1-3 Floor plan of Shenya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图片来源https://www.turenscape.com/project/detail/324.html2002年俞孔坚教授着手设计了沈阳农业大学稻田景观,大片的稻田形成了东北农业大学独特的植物景观特色,在网络上搜索“东北农业大学”,网页自动联想出“稻田校园”“大田景观”等关键词,学校的知名度因其特色性的大田景观有所提升。此外,大田产出的稻米(如图1-7所示)被用作礼品或产品进行赠送和售卖,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4]。表1-2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Table 1-2 The rice field landscape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实例图1-4稻田景观鸟瞰Figure 1-4 Aerial view of the rice field landscape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8dc05510101l9hm.html图1-5在稻田中拍照的人群Figure 1-4 Crowds taking pictures in the rice fields图片来源https://www.turenscape.com/project/detail/324.html图1-6稻田中的栈道Figure 1-6 Boardwalk in the rice field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8dc05510101l9hm.html图1-7稻田产出的稻米Figure 1-7 Rice produced in the rice fields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8dc05510101l9hm.html不仅仅在校园中,沈阳农业大学邢杰西曾利用SD法,定量化评价了天津市居住区中居民对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心理层面评价,指出其可以带给居民更多的新奇感、愉悦感、归属感、安全感,小区的居民想要参与其中,更具有教育意义[5]。表1-3 美国·洛杉矶迪斯康索花园Table 1-3 Los Angeles, USAthe Descanso Garden 实例图1-8 黑格团队的实验用地Figure 1-8 Experimental land of Haeg team.图片来源https://gardenopolis.wordpress.com/2008/12/14/edible-estates-descanso-gardens/图1-9 迪斯康索花园平面图(红圈标注黑格团队实验所在位置)Figure 1-9 Floor plan of the Descanso garden 图片来源https://www.descansogardens.org/visit/plan-your-visit/new-map-2/下文表1-4至表1-7总结了国内其他几处应用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场地,并简单阐述了其所具备的多方面优势。表1-4 中国·上海世纪公园蔬菜花园Table 1-4 Shanghai, China: Vegetable Garden of The Century Park 实例图1-10 世纪公园蔬菜花园位置导引图Figure 1-10 Map of the location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in The Century Park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11 设计总平面图Figure 1-11 The general design plan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12 种植品种设计图Figure 1-12 Plant variety design plan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蔬菜花园为市民,尤其是小朋友们提供了接触自然的良好环境,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表1-5 中国·上海中成智谷火车菜园Table1-5 Shanghai, China: Elite Valley Train Vegetable Garden实例图1-13中成智谷火车菜园平面概念图Figure 1-13 Flat concept plan of Elite Valley Train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139986752_157359图1-14 菜园实景一Figure 1-14: Scene one of the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202755488_758595图1-15 菜园实景二Figure 1-15 Scene two of the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139986752_157359朴门设计师们把曾经废弃的垃圾场改造成了火车菜园,提供了朴门课堂的教育示范场所,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16]表1-6 中国·浙江——杭州绿城“桃李春风”田园社区Table 1-6 Zhejiang,China Hangzhou Greentown "TaoLi ChunFeng" Pastoral Community实例图1-16 桃李春风朴门永续分区规划Figure 1-16 Taoli Chunfeng permaculture zoning plan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17 1区种植分区图Figure 1-17 Planting zoning of zone one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18 1区平面设计图Figure 1-18 Flat design plan of zone one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倡导田园生活模式的社区设计为该地产项目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表1-7中国·重庆——四川美院虎溪校区Table 1-7 Chongqing,China Huxi Campus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实例图1-19 虎溪校区平面图Figure 1-19 Flat plan of Huxi Campus图片来源https://ditu.so.com/?pid=3719022e8d7ae6cc&new=1&src=onebox图1-20 虎溪校区图书馆荷塘景观Figure 1-20 Landscape of Lotus Pond in Huxi Campus Library图片来源https://www.360kuai.com/pc/96fa35a7b427fb033?cota=3&kuai_so=1&sign=360_aa58bd32&refer_scene=so_1虎溪校区内有特色的油菜花海和广阔的荷塘植物景观;“原生态”气息彰显了学校的人文文化;生态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田园景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生场所[1]1.1.4学生对可食用植物的兴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加剧,人们离食物的来源地越来越远,无法观察食物的生长,一方面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食物是否绿色安全,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尤其是从小就远离农耕生活的年轻人对食物开花结实过程的好奇心。以大学卫岗校区为例,主楼南侧栽有一棵枇杷树,果实成熟时,果实数量供不应求,除了大批学生悻悻而返,植株旁的草坪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踩踏破坏。在学生有所需求而校内可食用植物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状下,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科学化地将可食用植物引入校园可对此问题的解决做出一定的解释。1.2研究意义结合目前较多的,关于可食用植物概念理论的研究[6]发现,可食用植物景观有助于提升植物景观空间的生态性、实用性,促进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教育,且具有潜在的互动价值[2],符合当代社会对植物景观的要求。具体在于生态学方面,学校用地分布均匀广泛,具有优良的绿化条件。引入可食用植物,引导师生参与种植与管理,可以加强其对绿地保护的意识,能将校园改造成为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将有莫大的帮助。教育意义方面,可食用植物景观本身自带生产、实验及科教特性,适合进行园艺美学、植物生理学、设计学等方面的知识科普。作为农业类大学,发展可食用植物景观有助于打造独特的农业院校景观特色,避免景观同一化、有绿无景[2]。互动价值方面,可食用植物景观可以间接发展当地的文化包容性,有国外研究显示,设立校园农园可以提高校园内的异文化包容性[7]。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食物种植,可以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手段。针对目前大学校园内发现的植物景观以及可食用植物景观的现存问题,进行可食用植物合理引入、按需规划的研究,可为运用可食用植物的校园植物景观优化提供参考。1.3 朴门永续思想1.3.1基本概念朴门永续是Permaculture的音译,由Permanent、Culture、Agriculture组成,分别代表了永久的、文化的、农业的。朴门永续的核心精神包含三个生态理论“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分享多余”[8]。1.3.2朴门永续设计在本研究中的意义可食用植物景观,指运用可产出食物的植物而设计和建造的景观[9]。种植可食用植物并非单纯的种地,而是以生态原则为根本同时利用风景园林的设计方式[1]来设计可食用植物,让可食用植物也变得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5],这才是可食用植物景观。可食用植物景观是都市农业与园林景观无缝连接的纽带。朴门永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倡导将可食用植物种植带回城市,在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可食用植物景观的设计总与朴门永续思想密不可分。第一方面,透过朴门永续思想,将某一空间内的可食用植物看为具有丰富产出(如食用价值、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能力的要素,通过人为设计,将其与这一空间系统内的其他物种配合到一起,尽量在同一系统内满足相互供给,使供求系统保持平衡,减少额外的能量需求,强调可持续性,具有生态价值;第二方面,朴门永续理论为可食用植物的具体设计模式提供了参考。具体情况如下所述1.3.2.1朴门永续与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朴门永续理论下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以多年生的植物培育为基础,模仿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10]。在永续理论指导下,将可食用植物与其他物种经过搭配,使整个环境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朴门永续强调系统整体内部各元素的相互关系。它的基础规划就是整体高于局部,同一系统内的不同元素有着不同的供求,有些恰好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利用元素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弹性、充满活力的系统循环网络,减少外部能量的输入。在本研究当中,校园环境作为城市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系统,其中的要素包括植物、建筑、水、局部小气候、学生等。学生作为整个系统内的重要要素存在,其生活离不开空气、水、食物、教育、休闲娱乐等活动,而目前校园内许多元素更多的是需要靠外部的物质能量的输入,如食物、教育、休闲娱乐等。将朴门永续思想应用于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中,可食用植物产出的元素不止有绿化,还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部分食物需求,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体验式、参与性、跨学科学习场地,这种多方面的输出能力,能使可食用植物景观与系统内其他元素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稳定的整体系统,这就是朴门永续理论在城市倡导运用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因。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为可食用植物提供了照顾与管理,充分地利用了校园内的人力、场地等各方面的能量,避免了能量的流出和浪费。以朴门永续设计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将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环境打造成具备可持续性的环境系统。1.3.2.2朴门永续的具体指导意义在朴门永续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朴门学者凭借这一思想,探索出了多种具体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如下表中的螺旋花园、匙孔花园、厚土栽培以及德式高床,这些都是朴门永续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模式,充分展示了设计者追求系统内各元素互相满足、互相配合以达到系统自身稳定,减少接受外来能量流入的特征,在本研究中也可为校园可食用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参考表1-9 朴门永续设计模式说明Table1-9 Descriptions of permaculture design modes名称图示朴门永续思想的体现螺旋花园图1-21 螺旋花园Figure 1-21 Spiral Garden图片来源https://huaban.com/pins/1124349699/有效地节约了空间,用石块、木桩等简易材料进行建造,螺旋形的构造利于排水及通风,地形高低也影响着日照和空气湿度,适合种植多种不同类型的香草植物。匙孔花园图1-22 匙孔花园Figure 1-22 Keyhole Garden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210589439_748285把采摘空间设计成锁孔花园,在圆形菜园中间留有基本规格为直径3m的锁孔型工作空间,在中心操作区内所有植物变得触手可及,U型土丘形成了丰富的朝向和干湿区域,适合多鲜花和蔬菜的混种。厚土栽培图1-23厚土栽培Figure 1-23 Thick soil cultivation图片来源http://earthpassengers.org/space_detail.php?info_id=194图1-24厚土栽培示意图Figure 1-24 Thick soil cultivation diagram图片来源http://tech.ifeng.com/c/7tHUsJlM2yl将有机材料层层堆叠,从下而上分别为土壤层、绿色层(新鲜果蔬)、土壤层、棕色层(落叶等)、覆盖物(松针等),使土地水肥能力高于普通土壤,这样的土壤用于小规模地景制作,供学生等参与者认领照料,认知自然同时也能有所收获。德式高床图1-25德式高床Figure 1-25 German high bed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4d6a00102x4zz.html将大块有机物质填充在高床中心,让其不断随时间分解并释放热量,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作物成长,高床坡度设置≥45°,有利于保持表面泥土松散,利于植物排水和吸氧。边缘效应图1-26 边缘效应Figure 1-26 Edge effect图片来源《永续农业概论》朴门永续设计中提到的边缘效应是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当物种、气候、土壤、坡度,或者所有自然的或人为的状态在边界相遇时,就产生了边缘、如图1-26所示,通过改变边缘的形状来增加土地可用面积,可使介质边缘的植物数量加倍,提高可食用植物景观的生产力。1.4.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1.4.1发展历程20世纪八十年代,环保主义者、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库里克(Robert Kourik)提出了“可食用植物景观”这一术语,它代表着园林艺术设计与农业生产的交际。随后,罗莎琳德·克雷塞(Rosalind Creasy)在1982年发表《可食用景观设计全集》(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一书,将这一概念真正带入园林景观界中。随着工业革命的冲击,城镇的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加,人们距离食物源头越来越远,可食用植物景观没有真正步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理念才再次被人们所接受,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微都市农业逐步开始“花园化”[11]。中国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应用。目前我国在不断地做着可食用植物景观方面的尝试,随着国家城乡规划的关注,已有不少景观工作者分别对可食用植物的分类、种植资源筛选、园林应用及配置造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特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2]。校园对于可食用植物景观而言是一类相对较新的场所。即使是在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出现也不过10年左右,在所有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中,近四分之三都是由学生自行发起的,学生在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构建中的领导作用显而易见[3]。我国关于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的研究多在理论、模式方面,而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实践方面偏重于居住区和城市公园。1.4.2研究现状1.4.2.1国内研究现状理论方面,2014年,湖北大学黄炎星在其研究生毕业论文中从可食用理念入手,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地理环境特征、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作为可食用景观植物的筛选因子,创立了可食用景观植物的筛选方法,并总结了城市公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规划原则,即美观性与效用性原则、差异性与相容性原则、生态性与互补性原则和节律性与变化性原则[13]。2016年,邢杰西等人利用SD分析法,从空间、形态、色彩、环境、心理以及整体六个要素选取了20对形容词,通过城市居民对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分析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相比的优势所在,对天津市居住区空间与可食用植物景观的融合提出了设计原则和种植方式[5]。同年,王艳等人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对可食用植物景观在聊城大学校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该校园绿地目前在可食用植物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17]。2017年,许学文在其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通过多端口文献查阅、BBC纪录片,研究了可食用植物景观的思想体系,定位当代景观设计、设计核心、方法论、审美方式,通过全面综合分析这四个方面,从而搭建起可食用植物思想的总体框架。通过可食用植物景观项目的现场调研,总结了实践手法,提出对现有可食用植物景观的质疑,并从生态、文化、学科、社会四个层面对“可食用景观”现象进行了反思[11]。2018年,王奕在基于朴门理论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中,总结了朴门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效应处理模式及食物森林构建方法[14]。同年,东北农业大学谭继升统计了哈尔滨市农林中医类三所高校植物景观,设计了运用可食用植物营造的植物景观模式,为东北农业大学校园规划了九种可食用植物景观类型,但是对于将可食用植物景观引入校园的可行性论证有所缺乏[1]。2019年,凌翔、马军山以中成智谷火车站为例,阐述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下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根据场地使用活力和频度,规划为“0—5”6个分区,场地营造和管理方式从精细过渡为粗放;种植设计方面,阐述了厚土栽培、匙孔花园、螺旋花园的种植形式,提出了城市农园发展策略[15],为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2020年,黄子芩对朴门永续设计理论及可食用植物景观在现代城市高密度社区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归纳出可食用植物景观在高密度社区中的创新应用方法[16]。实践方面,上海宝山区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东段端,由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Clover Nature School,CNS)与中成智谷联合设计改造、生态治理的火车菜园,从原本废弃的垃圾堆放场摇身一变成为了宣传朴门永续种植模式的自然学校(案例图片见表1-5),小朋友们在玩耍的同时,也见证了瓜果蔬菜的生长,对孩子们的生态教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2016、2019年,主打“从可食地景到内生社区”的泛境设计设计团队分别完成了了“前小桔创意农场”、“虹旭小区生境花园”的景观设计。前小桔创意农场是上海首个以柑橘为主题的创意体验农场,位于上海青草沙畔长兴郊野公园西入口处。农场内设置五谷园、迷你果园与菜园。五谷园采用四季轮播,每年约有两个月能够展现“五谷丰登”的景象,在五谷园,人们可以识五谷、知稼穑、明甘苦;迷你果园中,种植了很多迷你体量、适合儿童采摘的果树;菜园中有朴门永续的典型案例——超大型螺旋菜园,水肥顺流而下,适合不同光照根系深浅水肥需求的植物生长。表1-10前小桔创意农场案例Table 1-10 Cases of Qianxiaoju Creative Farm实例图1-27前小桔创意农场平面图Figure 1-27 Floor plan of Qianxiaoju Creative Farm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28前小桔创意农场鸟瞰图Figure 1-28 Aerial view of Qianxiaoju Creative Farm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29五谷园Figure 1-29 The Grain Garden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30迷你菜园Figure 1-30 The Mini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31超大型螺旋菜园Figure 1-31 Super-large spiral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32超大型螺旋菜园平面图Figure 1-32 Floor plan of the super-large spiral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Pan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虹旭生境花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旭小区内,其设计思路为“人工形态向自然原生的过渡”,及从三角形场地的底边开始,逐渐向顶点过渡,功能分区由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活动置入区逐渐演变为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自然栖息区,将场地交还给自然。在活动置入区中,开辟了种植体验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事与园艺的需求,让孩子们亲手参与劳作与收获,感受四季变迁,知晓食物来源。表1-11 虹旭小区生境花园案例Table 1-11 Cases of Hongxu Community Habitat Garden实践研究图1-33虹旭生境花园平面图Figure 1-33 Floor Plan of Hongxu Habitat Garden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34一米菜园Figure 1-34 One meter vegetable garden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图1-35居民种植活动Figure 1-35 Residents planting activities图片来源Pandscape泛境设计公众号1.4.2.2国外研究现状理论方面,2018年,日本学者信保奈穗美(Shimpo Naomi)着眼于德国慕尼黑市内作为城市广域绿地带构成要素的居民参与式都市可食用植物景观农园,分析了其管理手法、空间特征,在阐述广域绿地带作为应对人口减少和住宅需要减少问题的措施的同时,提出了居民参与式可食用植物景观农园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绿地带的重要性[18]。2019年,新西兰学者安德烈亚斯·韦森(Andreas Wesener)等人以新西兰一社区农园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了社区农园在震后于社区韧性方面的贡献,研究显示可食用植物景观农园对帮助使用者面对震后形势具有帮助,该农园也作为减压、交流经验的重点区域[19]。实践方面,美国艺术家李·瑞考(Lee Rekow)在巴西荷欣尼亚(Rocinha)贫民窟(Favela)发起了生态与社会修复项目《绿化我的贫民窟》(Green My Favela,GMF)通过社区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建设修复了退化的土地和社群的身心[20];美国设计师瑞兹·黑格(Fritz Haeg)实施了《食物庄园》(Edible Estates)计划,将前院草坪用朴门永续理念转变为可食用植物花园,将其看成一个公共空间,起到联系与活化社群、影响社会的作用[20]。此外,笔者通过浏览黑格团队制作的网站(http://www.fritzhaeg.com),了解了他们在美国、丹麦、以色列、匈牙利、土耳其、意大利等地已经完成了15个食物庄园的建立,在表1-12中举出了一些具体案例。2015年,美国学者莱斯利·杜兰(Leslie A. Duram)与悉尼·克莱因(Sydney K. Klein)通过邮件形式采访了国内52所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管理者,对其书面回复进行分析,充分地探索了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带来的好处,例如提供食物、提供正规的体验式教育、促进人际关系网的建立、提高场地的可持续性以及提高个人技能等[3](见本文2.2)。2017年,新保奈穗美(Shimpo Naomi)、雨宮護(Amemiya Mamoru)协日本筑波大学政策与规划科学系学生,在校园内设置耕作蔬菜与花卉的缪斯花园(Muse Garden),通过开设教育课程、由系内志愿者策划并组织园艺活动,吸引在校学生参与,旨在促进大学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跨文化交流[7](见本文2.1)。表1-12 黑格团队“食物庄园”计划实例Table 1-12 Cases of Haeg teams "Food Estate"实践研究图1-36黑格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城的项目Figure1-36 Haegs project in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图片来源http://www.fritzhaeg.com/garden/initiatives/edibleestates/minneapolis.html图1-37 明尼阿波利斯城的项目实景Figure1-37 Real sence of Minneapolis’edible estate图片来源http://www.fritzhaeg.com/garden/initiatives/edibleestates/minneapolis.html图1-38 黑格在美国曼哈顿的莱纳佩食用庄园项目Figure1-38 Haeg’s Lenape Edible Estate Project in Manhattan, USA图片来源http://www.fritzhaeg.com/garden/initiatives/edibleestates/lenape.html 图1-39 莱纳佩食用庄园项目实景Figure1-39 Real scenes of Lenape’s edible estate图片来源http://www.fritzhaeg.com/garden/initiatives/edibleestates/lenape.html1.5研究方法1.5.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等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对象和结果分析。1.5.2文献研读法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硕博士论文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全面地掌握了国内外关于校园可食用景观的理论、实践方面的研究现状,了解了朴门永续设计原理和主要设计模式,为本研究后半部分涉及朴门景观新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1.5.3景观评价法(语义解析法)随着景观美学的不断发展,利用景观评价来谋求构建景观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1]。SD法即语义解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简称SD法,该研究方法于1957年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所创,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将被测试者的感受量化形成有效的数据。1.5.4 层级分析法(AHP法)AHP法的特点是分析时所需要的定量数据不多,用于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分析,AHP法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因子分解成准则层以及方案层,通过对同一层级因子之间进行某种公式化的比较运算,最终得出每个方案层因子之间的相对权重,进而用直观的数据较为准确地反映相关因子之间的偏重程度[22]。近年来许多学者将AHP法引入对园林植物配置的评价,探讨并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达成一致。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道路绿地评价、居住区景观评价、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意在利用AHP法中的层次思想,建立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因子库,并分析因子权重,旨在为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1.5.5 归纳演绎法通过对朴门永续设计理论及实践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大学校园环境及在校学生在学习、运动、生活、休闲空间内的不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归纳演绎出基于朴门永续理论指导下的校园朴门景观新模式。提出了相关设计内容、学生参与形式与整体管理模式。将可食用植物作为校园植物景观新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1.6 技术路线图1-40技术路线Figure 1-40 Technical route图片来源自绘1.7小结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对研究想法产生的背景进行了阐释,并指出了研究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的意义所在,介绍了可食用植物种植的理论思想——朴门永续理论的内涵与具体研究模式,并对国内外有关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时间研究进行了统一综述。第二部分将对国外校园中运用可食用植物景观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为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的设计和管理模式提供经验和参考。2.可食用植物景观在校园中的案例分析2.1 日本筑波大学Muse花园2.1.1 案例产生的背景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鼓励外来人口赴日工作和学习,这些政策在带动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招致了多文化背景交互时的误解和冲突。作为大学校园,国际化程度要较高于城市的其他公共区域,异文化矛盾便更为凸显。学生们普遍缺少跨文化沟通的时间和场所,且碍于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少学生们在主动交流方面也展现出了焦虑情绪。这些情况彰显了提供异文化交流场所、促进异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受德国异文化花园的启发,2016年4月,日本筑波大学的新保奈穗美(Shimpo Naomi)在校园内的缪斯花园(Muse Garden)中尝试开展了异文化交流花园试验项目。意图同德国异文化花园一样,通过鼓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一起参与围绕农事展开的活动,从而提高异文化交流效率,促进日本包容性社会的形成。2.1.2 基地简介图2-1 缪斯花园平面图Figure2-1 floor plan of Muse garden 图片来源《Designing an Open Space for Social Inclusion: An Intercultural Garden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Tsukuba》2.1.3 可食用植物的利用为配合试验项目的开展,政策与规划学院设置了一门课程,通过招募志愿者,成立了13人的责任小组,课程内容即是负责打理这片异文化花园,同时小组成员也需要设计规划该场地并面向学生、研究者以及当地居民组织日常及临时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为蔬菜和花卉的种植,还包括筹备参加园艺工作后的集体简餐派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们在花园内用砖搭起火炉,并采摘花园内成熟的植物来制作披萨。表2-1 缪斯花园实景Table 2-1 Real Sceneof Muse Garden实例图2-2 学生在花园进行常规农事操作Figure2-2 Regular gardening work图片来源《Designing an Open Space for Social Inclusion: An Intercultural Garden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Tsukuba》图2-3 学生使用砖炉Figure 2-3 Use of a brick oven图片来源《Designing an Open Space for Social Inclusion: An Intercultural Garden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Tsukuba》2.1.4 存在的问题异文化花园需要更具吸引力的项目来稳定到访者数量,并且需要重视花园入口的可视性和可达性。目前花园存在主入口使用频率不高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重新进行路线的规划。2.1.5 小结缪斯花园(Muse Garden)中开展的试验项目证明了以农事活动为主的异文化花园空间可以吸引校园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可能性。现在缪斯花园已经成为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成功举办各式活动的平台。目前这个项目仍受政策与规划学院指引,持续进行着,该项目也在等待着新一批研究生的到来,他们将通过发展个人的独立想法、充分利用这块土地开展异文化交流活动,这对他们日后在社会中积极面临国际化形势,成长为推动社会文化包容性的人才有着莫大的帮助,是提高学生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极好资源。2.2美国的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2015年,美国学者莱斯利·杜兰(Leslie A. Duram)与悉尼·克莱因(Sydney K. Klein)通过邮件形式采访了国内52所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管理者,总结了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关键特征,包括它们的尺度、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等,并分析了它们对校园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2.1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关键特征图2-4被调查校园花园的位置Figure2-4 Location of surveyed campus gardens图片来源《University fod gardens: a unifying place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bility》如图,全美现存的52所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有着以下关键性特征(1)56%的美国的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都采用了朴门永续栽培的方法;(2)大部分(70%)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面积为0.4公顷(1英亩)或者更小;(3)大多数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位于校园中心,是向师生展示可持续发展实践范例的良好场地;(4)农业生产方面,所有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都种植蔬菜,80%的校园还种植水果。(5)校园内所种植的蔬菜品种为5-200余种不等,平均有24种不同的类型;(6)校园内的水果种植了浆果、甜瓜以及一些果树(桃、枣、柠檬等),均很受欢迎,种植的水果品种为1-90余种不等,平均有10种不同的类型;2.2.2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管理与资金来源在莱斯利·杜兰(Leslie A. Duram)的研究中,关于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运营资金,89%的花园管理者指出这笔钱来源于校内。一些花园从捐款、农作物/花园产品的销售中获得资金。还有一部分花园设立俱乐部,通过收取会费来获得资金。2.2.3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产品的市场与推广销售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园艺产品的主要场所是校园食堂和校内的农用摊位,还有许多花园不进行营销,而是直接将食品捐赠给了当地的食物银行,还有些花园将生产的食物赠予了参与生产的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少部分的农产品被拿到社区农民市场售卖,或卖给当地的餐厅和厨师。在农产品推广方面,92%的花园都有设置广告,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经营者们利用一系列的手段来推广他们的花园,比如利用学校网站、Facebook/Twitter、传单、展览会、大学报纸等。2.2.4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首要目的在于教育,特别是跨学科的教育,在研究的52个样本之中,81%的花园被用作正式的教学场所,根据花园管理人的反馈,在花园里上课的大学中,有66%的课程注重可持续性,47%的课程用于环境研究。还有一部分涉及农业生产、医学、体育、烹饪、社会科学等的课程。根据花园管理者的反馈,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性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绿色空间”,通过对花园的参与,学生们采取了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另外,一些学生将在花园中学到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运用到了毕业后的生活中。总体而言,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可以增加参与者对当地食品系统、农业生态、季节性和健康食品的知识和意识,同时为发展领导能力提供机会。2.2.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除了参与度不够之外,目前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难以从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获得支持(财务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因为在繁忙的大学环境中,经常优先考虑建造新建筑物,而迫使花园放弃其应占的土地。针对平衡这种行政管理上的疏忽和缺乏土地使用权的问题,花园管理人指出,最好的方法是表现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持续兴趣”和“持续用于研究和教育”。因此,大多数花园管理人意识到他们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强调健康食品意识、发挥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跨学科教育意义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才能在未来保持花园持久的活力。2.2.6 小结通过对美国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关键特征以及管理、推广等的了解,为本研究进行校园朴门景观新模式的经营管理研究提供了思路,反思其现存的问题,也可为本研究的具体设计提供重要参考。3.可食用植物景观在大学运用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理论角度叙述本研究已获知的相关研究方法及措施;第二方面,从实践角度分析大学运用可食用植物的资源优势,并参考园林、美学、心理学等领域在进行景观相关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价体系,请在校学生对传统校园植物景观及寓引入可食用植物的景观进行对比评价,得到学生评价数据。综合判断将可食用植物景观引入大学校园的可行性。3.1理论可行性本研究在研究大量以校园为主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和管理策略,并拟将这些成功经验运用在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研究中。设计手法上,参照上海中成智谷火车站中朴门永续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模式,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厚土栽培、螺旋花园等手段进行设计;管理策略上,借鉴美国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以及日本筑波大学缪斯花园的(Muse Garden)的管理经验,设计特色性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体验式学习、交流互动的场所。3.2 实践可行性3.2.1大学的资源优势3.2.1.1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图3-1大学白马科研教育基地总体鸟瞰Figure3-1 Overall Aerial view of Baima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s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图片来源http://bmb.njau.edu.cn/info/1023/1007.htm表3-1 白马基地入驻平台Table 3-1 Platforms stationed in Baima平台名称项目图片平台介绍葡萄新品种栽培示范项目图3-2葡萄生态图Figure 3-2 Grapes ecological diagram图片来源http://bmb.njau.edu.cn/info/1017/1465.htm占地20亩,主要利用温室选育优质高产葡萄品种,形成固定的栽培生产体系,并着力推广应用。国家梨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图3-3梨生态图Figure 3-3 Pears ecological diagram图片来源http://bmb.njau.edu.cn/info/1017/1470.htm占地120亩,主要进行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梨品种改良与种质创新、区试及配套栽培模式、新品种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等工作。蔬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图3-4温室蔬菜培育Figure 3-4 Greenhouse vegetables cultivation图片来源http://bmb.njau.edu.cn/info/1017/1466.htm占地20亩,主要利用温室以及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栽培,主要研究对象为番茄和黄瓜,对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3.2.1.2湖熟菊花基地在大学园艺学院与南京江宁湖熟街道共建的“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湖熟菊花基地,大学保存了3000余份,包括不同花期、习性的500多个品种,其中自主培育的品种有200个左右。是国内最大的菊花资源保存中心。图3-5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大棚内景Figure3-5 Interior view of the greenhouse of Hushu Chrysanthemum Bas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图片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4/16/10533595_706775353.shtml图3-6大学菊花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培养的新品种食用型、茶用型菊花Figure3-6 New edible and tea-type chrysanthemums cultivated by Lab ofChrysanthemum,Genetics,Breeding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NJAU图片来源http://mumlab.njau.edu.cn/yjcg/pyxpz.htm3.2.1.2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2011年,园艺学院建成了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建设地点为大学江浦园艺试验站(果梅圃)和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杨梅圃)截止2018年底已收集保存果梅杨梅种质资源259份。2013年起,每年在校园内举办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资源展示会,吸引学校学生、附近的居以及其他市民前来品尝鲜梅与梅酒,取得了市民与媒体的关注,提高了不少市民对杨梅栽植管理方法的兴趣。表3-2果梅杨梅种植资源圃选育的花果兼用新品系Table 3-2 New flower and fruit strains bred from National Field Genebank for Prunus mume and Waxberry花果生态图图3-7‘南农丰羽’的花、果生态照Figure3-7 Ecological photos of flowers and fruits of "Nannong Fengyu"图片来源http://mei.njau.edu.cn/info/1018/1223.htm图3-8‘南农丰娇’的花、果生态照Figure3-8 Ecological photos of flowers and fruits of "Nannong Fengjiao"图片来源http://mei.njau.edu.cn/info/1018/1223.htm图3-9‘南农丰茂’的花、果生态照Figure3-9 Ecological photos of flowers and fruits of "Nannong Fengmao"图片来源http://mei.njau.edu.cn/info/1018/1223.htm图3-10‘南农龙丰’的花、果生态照Figure3-10 Ecological photos of flowers and fruits of "Nannong Longfeng"图片来源http://mei.njau.edu.cn/info/1018/1223.htm图3-11‘南农龙霞’的花、果生态照Figure3-11 Ecological photos of flowers and fruits of "Nannong Longxia"图片来源http://mei.njau.edu.cn/info/1018/1223.htm3.2.1.3小结3.2.2基于SD法的在校学生评价本研究为证实可食用植物景观引入校园的可行性,还进行了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问卷调研,对寓引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可食用植物组成的景观和校园传统园林植物景观分别进行评价,而后进行对比分析。3.2.2.1试验样本选取评定与测试的最严谨的方法是带领被调查者到实际项目直观的记录评价者的感受。但由于本调查目的在于证实可食用景观引入校园的可行性,因此选择从网络上分别收集好同尺度下,寓引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可食用植物组成的景观与校园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图片各五张(见附录三),让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评价。3.2.2.2形容词对的选择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本研究以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参考园林、美学、心理学等领域在进行景观相关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价体系,最终选定景观环境、景观生态以及心理影响作为本研究校园植物景观的基础评价角度。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别进行延伸景观环境指植物景观因其自身体量、质感、色彩所呈现的美感以及植物景观带给使用者的生理上的影响;景观生态指景观所具备的生态学意义,如绿量大小、以及如何促进使用者对绿地利用管理的参与,提高使用者对绿地的保护意识,进而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心理影响则是从人的心理层面考虑,探究怎样营造一种令人放松身心、并想要积极参与的景观环境。运用SD法评价时形容词对的数目要求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研究论文或是相关分析中多为15-25个不等,本研究制定由评价尺度(形容词对)构成的问卷调查表时的形容词对,考虑到形容词对要适合于评价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最终筛选出景观环境层面13个因子,景观生态层面3个因子,心理影响层面6个因子,一共22个因子,相应产生22对形容词,如图3-12所示。图3-12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SD调查评价因子表Figure3-12 Table of evaluation factors for edible plant landscape and traditional garden plant landscape3.2.2.3评价尺度的确定为了不影响评分者的判断,本研究将这22对形容词随机排列。为了量化分析,本次评定尺度定为5级,排列顺序为-2、-1、0、1、2,以0为中心,对称设置,数据离对称轴越远表示评价者对该方向的形容词越认可。基于SD法的不同类型校园植物景观评价调查问卷见附录一。3.2.2.4评价者的选取本研究的推进基于使用者对校园内不同类型景观的评价,虽然评价与景观设计相关的问题需要对空间环境描述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基于使用者评价优先原则,为充分验证将可食用植物引入校园的可行性,作者选择通过线上平台“问卷星”(https://www.wjx.cn/)向在校学生无差别发放问卷,最终得到的样本总量为137份。3.2.2.5数据处理及分析(1)利用问卷星在网络上发布问卷,可以直接得出两种景观类型在不同形容词对下的得分平均值,将平均值列表统计,并在Excel中制作折线图,可以直观反映数据信息。(2)调查结果统计表3-3 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SD评价值Table 3-3 SD evaluation results of edible plant landscape and traditional garden plant landscape in campus序号 形容词对传统园林植物营造的校园景观添加可食用植物的校园植物景观1空间封闭的-空间开敞的0.891.022空间无序的-空间有序的0.90.583绿量少-绿量多1.290.494平常的-新奇的-0.420.965色彩单调的-色彩丰富的-0.160.676缺乏变化的-变化丰富的-0.30.797不美的-富有美感的0.40.548无吸引力的-有吸引力的0.230.759印象淡薄的-印象深刻的-0.160.9610人工的-自然的-0.25-0.1511无生产力的-有生产力的-0.171.112无教育意义的-有教育意义-0.011.0213与环境不协调的-与环境协调的0.810.4214颜色暗淡的-颜色明亮的0.380.9115无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0.811.2516无特色的-特色显著的-0.211.1917无参与感的-参与感强的-0.10.9818缺乏联系的-呼应有致的0.140.5419形态单一的-形态丰富的00.8420绿化效果弱的-绿化效果好的0.920.3721尺度失调的-尺度人性化的0.590.6222陌生的-心灵共鸣的0.440.69图3-12 SD评价值折线图Figure 3-12 SD evaluation results line chart图片来源自绘(3)调查结果分析从景观环境、景观生态、心理影响三个基础评价角度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在景观环境方面,空间上,可食用景观的开敞性要更好,这一方面在尺度感评价上也有所体现,评价者大多认为可食用景观的尺度更为人性化。美观程度上,在美感、色彩丰富度、自然感、颜色、形态丰富程度上面,可食用景观得分均高于传统园林景观,特别是在形态丰富程度方面,可食用景观优势比较明显。整体来看,可食用景观之间虽然呼应有致,但是并不如传统园林景观融入环境的能力强,设计时需要考虑协调问题,且绿化效果也有待加强;在景观生态方面,较传统园林景观,可食用植物景观的教育意义和生产力占据明显优势;在心理影响方面,可食用景观可以带给使用者强烈的新奇感,并能令使用者保持深刻印象,在生命力方面也略胜传统园林景观,可以展现更加蓬勃的生命气息。可食用景观在参与感和归属感方面的优势也印证了人对土地的感情。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合理的可食用植物运用可以加强校园景观以及学生生活的活力,但要正视可食用景观的不足,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场地需求,充分发挥可食用景观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考虑如何弥补因可食用景观绿化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影响。3.3小结本研究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本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除了已具备可以指导后期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及模式基础之外,还有专门以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关于可食用植物景观在校园环境中的接受度的数据结果,结果直接展示了可食用植物在景观环境、景观生态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三个方面普遍稍有胜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绿化效果及空间秩序感方面较为逊色)。得到可食用植物运用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之后,下文将开展对于大学不同功能区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研究。分区的选定需要依据,笔者通过观察校园内不同环境,发现了几处不同区域下,可以运用可食用植物景观改善的植物景观问题,第四部分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作为第五部分中分区选择及设计原则因子确立的依据。4.大学植物景观现存问题图4-1 大学平面图Figure 4-1 Floor plan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图片来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a84c49d476eeaeaad1f330bd.html大学卫岗校区作为历史悠久的老校区,校园内植物景观环境较好,但仍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4.1校内空间资源浪费 表4-1 大学植物景现存问题一Figure 4-1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lant landscape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实景位置问题阐述例一图4-2 教学楼内草地Figure 4-2 Lawn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图片来源自拍图4-3 例一在所在位置Figure4-3 Example One at the location图片来源自绘美国人为了维护前院草坪,每年要支付昂贵的化肥、农药、机器和能源费用,视觉的美丽无法掩饰单一草坪高污染、高能耗的事实;鉴于此,大学教学楼内部绿地只种植草坪,绿地空间有待改善,特色性有待提高。例二图4-4 生科楼楼顶Figure4-4 The roof of Shengke Building图片来源自拍图4-5 例二在所在位置Figure 4-5 Example two at the location图片来源自绘生科楼楼顶没有充分规划,除去试验必需的大棚外,物品杂乱堆积现象较为严重。若将这些地点充分利用,可增大校园绿量,改善小气候。4.2没有充分开发植物的生态功能表4-2 大学植物景现存问题二Table4-2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lant landscape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实景位置问题阐述例三图4-6 校友山-报春亭Figure4-6 Alumni Hill-Primavera图片来源自拍图4-7 例三所在位置Figure4-7 Example three at the location图片来源自摄大学报春亭位于校友山上,地势高、视野好,植物景观丰富,吸引了大量学生前往晨读,而报春亭却存在着冬冷夏虫的缺点。针对人群聚集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如何使人更舒适。如处理蚊虫困扰,比起化学手段,植物可提供化学威慑物协助虫害控制。如万寿菊会抑制某些类型的土壤线虫。可食用植物伞状花的胡萝卜、茴香、香菜等为食虫动物提供栖所。4.3可食用植物带来“困扰”表4-3 大学植物景现存问题三Table4-3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lant landscape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实景位置问题阐述例四 图4-8 枇杷树与枇杷果Figure 4-8 Loquat tree and loquats图片来源陈赛赛拍图4-9 例四所在位置Figure 4-9 Example four at the location图片来源自绘南农校园中现存两株枇杷树,果实成熟时期会吸引大批学生前往摘取,果实数量供不应求,除了学生悻悻而返,植株旁的草坪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踩踏破坏。这不禁使人思考,是否应通过合理配置、科学规划,正式引入可食用植物以满足师生的好奇心理及需求。5.校园朴门景观模式研究结合前四部分的研究分析,可食用植物景观可以直接为校园提供一部分食物材料;可以形成特色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为学生提供文化交流、跨学科体验式学习的场所;以朴门永续设计为基本原则的可食用植物的设计模式,通过科普挂牌等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朴门永续思想,对于学校来说,是生态教育在课堂之外的普及。本研究在设计校园朴门景观模式时,采取以下步骤(1)建立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指标体系,采取层级分析法(AHP法),邀请专家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分析各原则因子的权重,作为设计的指导;(2)针对校园内不同场地的特征,调查使用者对可食用景观的需求程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演绎;(3)借鉴朴门永续种植设计模式,选取校园内不同空间类型下的节点进行更新设计。5.1基于AHP法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素统计5.1.1指标体系建立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场地使用者的需求,马斯洛在层次需求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3]。在校园植物景观层面,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可理解为使用者对校园空间生理环境的需求;安全需求可理解为对空间安全性的需求;活动场地是交谈发生的基础,可食用景观可以作为打造特色活动场地的契机,来满足使用者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精神层面的自我感知,是在前三者需求满足的情况下产生于个人的内心,结合校园景观空间的特殊性,可理解为对各种教育的需求。借鉴该理论,文章对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因子库的建立(目标层)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教育需求4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入手。可食用植物景观作为植物景观形式的一种,与其他植物景观相比,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基于这一点,从这4个层面出发,本研究提出了20个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素(指标层),确定了层次分析指标体系。其中,为证明校园朴门景观新模式的推出可以改善本研究第四部分中涉及的大学校园内存在的问题,特别设置了C6(分布问题)与C8(生态价值)两个指标。表5-1 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指标体系Table 5-1 Index system of edibl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5.1.2指标权重的计算层级分析法(AHP)是本研究选定的计算指标因子权重的数据方法。本研究计算权重的方法借助层级分析辅助软件YAAHP。该软件操作高效方便,不必自行展开复杂计算。同时,软件带有一致性检测功能,方便了指标权重的调整。撰写文本所使用的软件为YAAHP12.4版本运用该软件计算权重的操作分为三步(1)按要求绘制层次结构模型(2)将每位专家的打分情况填入自动生成的判断矩阵,分别进行各层的一致性检验。若一致性检验均通过,则保留该专家意见;若一致性检验不通过,则根据YAAHP软件给出的修改建议,小幅度修正数据直到通过,若小幅度修正仍无法满足一致性,则放弃该专家意见。(3)将满足一致性检验的专家矩阵数据进行集结,运用YAAHP软件,求取矩阵数值的等级平均值后,对权重进行排序。本研究所选定的是5级打分制度,即分别用“1、3、5、7、9”描述“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5.1.3指标权重结果图5-1 一级指标权重排序Figure5-2 Index weight ranking of the first indicators图片来源自绘图5-2 生理需求二级指标权重Figure5-2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for physiological needs图片来源自绘图5-3 安全需求二级指标权重Figure5-3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for security needs 图片来源自绘图5-4 社交需求二级指标权重Figure5-4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for Social needs图片来源自绘图5-5 教育需求二级指标权重Figure5-5 Weigh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for educational needs图片来源自绘模型内的所有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结果如表5-8所示,专家表示,可食用植物怎么才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需要首要考虑,其次才是生理需求(五感方面)、社交需求和教育需求。详细结果见表5-2,此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安全需求之下,专家表示,处理可食用植物所特有的农药污染问题是关键,针对此,应尽量选择不宜生虫的植物物种,或提供其他防治办法,比如秋末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减少越冬虫卵数量;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在草坪上插播蒲公英、酢浆草、白花车轴草、紫花地丁等低矮品总,增加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用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热水中浸泡,然后冷却再种植等。而在生理需求之下,可食用植物的形态多样性需要重点考虑,丰富的形态和质感,可以带给使用者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加场地的特色与魅力。表5-2 二级指标权重排序Table 5-2 Index weight ranking of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二级指标权重农药污染问题0.1440花絮等污染物的产生0.0928形态多样性0.0739科普挂牌0.0677是否容易带来虫害0.0598色彩明度0.0575体量大小0.0570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0.0475是否有刺0.0385生产力0.0330分布问题0.0329误食问题0.0248生态价值0.0231绿化能力0.0198绿化空间的秩序感0.0182绿化空间的开敞性0.0158相关课程设置0.0135自然感0.0121可食种类0.00855.2结合大学校园不同功能区的设计需求意向分析5.2.1大学校园功能空间区划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并非合适形容校园内每个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校园内不同的功能区应有其个性所在,选择大学校园中有代表性的四种功能空间——生活空间(南苑部分宿舍及食堂周边空地)、休闲空间(桃李廊及报春亭)、体育空间(运动场及武林)、学习空间(综合楼内部及其外围)进行分类讨论。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细化,建立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基于真正使用者的需求,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和评判,得到针对校园内不同类型功能空间的设计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规避了不必要的设计。具体的功能空间划分见下表5-3 大学教学空间Table 5-3Teaching Spa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景观空间类型教学空间空间位置图5-6 教学空间的区位分析Figure 5-6 Loca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space图源自绘空间实景图5-7 教学楼内部绿地Figure 5-7 Lawn located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图源自拍图5-8 教学楼北侧绿地Figure 5-8 Green space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图源自拍景观空间介绍如前文4.1中所述,教学楼内部草坪有能源消耗大的缺点存在,本研究以此地为主,将其及其周边定义为教学空间,欲针对教学空间里的绿地进行引入可食用植物的优化设计设想,笔者欲利用其位于校园中心地带的优势,将展示朴门永续理论的设计模式充分运用其中,形成朴门特色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表5-4大学体育空间Table5-4 Sports Spa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景观空间类型体育空间空间位置图5-9 体育空间的区位分析Figure 5-9 Location analysis of sports space图源自绘空间实景图5-10 运动场东侧武林Figure 5-10 Wulin on east of the playground图源自拍图5-11 排球场旁绿地Figure 5-11 Green space next to volleyballl court图源自拍景观空间介绍体育空间也是校园内一种十分重要的空间类型,体育空间中的植物一般都具有特殊性(比如高度上不能遮挡视线、木本植物枝条不能过脆,从而容易出现断枝、草本植物质地需要柔软等),不能随意进行更新设计,具体是否进行可食用景观设计,还要在调查学生需求意向之后得出表5-5 大学生活空间Table 5-5 Living Spa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景观空间类型生活空间空间位置图5-12 生活空间的区位分析Figure 5-12 Location analysis of living space图源自绘空间实景图5-13 南苑1舍东南角的无花果Figure 5-13 Fig tree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Nanyuan dormitory One图源刘佩凡拍图5-14 南苑4舍北侧的枇杷Figure 5-14 Loquat tree on the north side of Nanyuan dormitory Four图源刘佩凡拍景观空间介绍除了本研究4.3中提到的主楼南侧现存的一棵枇杷树之外,南苑四舍北侧、二舍东南侧、七舍院内均栽有枇杷树,南苑一舍东南角还栽有一棵无花果树。针对2.3中提到的,可食用植物会在果实成熟时吸引大量学生前往采摘,在进行生活空间可食用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避免因此给在住学生的正常休息生活带去影响。表5-6 大学休闲空间Table 5-6 Leisure Spa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景观空间类型休闲空间空间位置图5-15 休闲空间的区位分析Figure 5-15 Location analysis of leisure space图源自绘空间实景图5-16 桃李廊Figure 5-16 Taoli gallery图源自拍图5-17 校友山-报春亭Figure 5-17 Alumni Hill-Primavera图源自拍景观空间介绍本研究中4.2中提到,在报春亭、桃李廊这类休闲空间中,常会有学生前往晨读、闲谈,但同时地处因为丰富的植物种群构成,这些地方也饱受夏日蚊虫困扰,在进行校园可食用景观设计时,将此两处定位为休闲空间,可以考虑如何通过可食用植物的化学威慑能力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处理。5.2.2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需求意向的调查本研究5.1.1中,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因子库构建完成,如表5-7所示。设计原则因子库中的因子虽然基本涵盖所有可能存在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需求,但并非适用于每个校园空间,2019年方小山等人通过对以往针对景观空间满意度的调查,指出以设计师为主导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对使用者真正使用感受需求的考虑,导致设计或改造后的景观使用频率不高[24],事实上目前国内很多已建成的可食用植物景观因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管理方法,被当作“公共菜地”进行采摘[15]。所以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的构建也需要足够的依据与科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表5-7 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指标体系Table 5-7 Index system of edibl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生理需求可食种类、体量大小、色彩明度、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形态多样性、分布问题、生产力、生态价值、自然感、特色性、绿化能力、绿化空间的秩序感、绿化空间的开敞性安全需求植物是否产生花絮等污染物、植物是否有刺、植物是否容易带来虫害、农药喷洒带来的污染问题、可食用景观带来的误食问题社交需求相关社团活动的开展教育需求科普挂牌、相关课程的设置每类校园景观空间在需求上存在差异,因子库中的因子是以囊括所有需求因子为目标而建立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依据每类场地使用者的需求而确定的因子,在设计时相比因子库,针对性更强。本研究指标的筛选采取预调查的形式,对每类空间进行问卷调查,力求了解每类空间的真实需求,为后续的景观提升工作奠定基础。为使受访者更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令问卷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本研究将因子细化为通俗且具有选择性的若干基本问题,如表5-8所示。表5-8 可食用植物设计需求意向调查基本问题Table 5-8 The basic questions of the edible plant design demand intention survey指标因子问题形式可食种类(C1)你认为果类的可食用植物适用于哪种校园空间?(果类如枇杷、山楂、石榴、无花果)你认为蔬菜类可食用植物适用于哪种校园空间?(蔬菜类如甘蓝、马铃薯)体量大小(C2)你认为乔木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哪种校园空间(乔木类如山楂、银杏、紫叶李、梅)你认为灌木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灌木类如金橘、玫瑰)你认为草本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草本类如马铃薯、番茄、百合、薄荷、向日葵)你认为地被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地被类如草莓、蒲公英、草头)你认为藤本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藤本类如丝瓜、南瓜、黄瓜)色彩明度(C3)可食用植物色彩方面,你认为下列氛围分别适合哪个校园空间?A.色彩明艳,氛围轻快B.以冷色、低饱和色为主,氛围安静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C4)可食用植物色彩方面,你认为下列色彩变化分别适合哪个校园空间?保持常青季相变化丰富,颜色多变形态多样性(C5)你认为在各校园空间中,植物应该分别呈现何种形态?A.形态丰富、变化多B.形态整齐、有规律分布问题(C6)若将可食用植物引入校园景观,你认为其应主要存在于下列哪种空间当中?A.生活空间B.休闲空间C.学习空间D.体育空间特色性(C10)你认为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中更适合形成特色性可食用植物景观?(食物花园、面积较大的田地景观)A.生活空间B.休闲空间C.学习空间D.体育空间绿化能力(C11)你认为该区域的绿化应该符合哪种水平?A.绿化多、绿量大B.以建筑为主、绿化点缀绿化空间的秩序感(C12)你认为在各校园空间中,可食用植物设计应该分别营造何种空间氛围?A.整齐、有秩序感B.随机、自然散布绿化空间的开敞性(C13)你认为在各校园空间中,可食用植物设计应该分别着重于营造何种空间?舒朗开阔的空间私密安静的空间科普挂牌(C20)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是否需要可食用植物科普挂牌需要/不需要/都可以相关社团活动的开展(C19)你是否有兴趣参加相关社团活动有兴趣/无感/看时间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5-9 学生需求意向调查分析Table 5-9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 demand intention题目答案数据结果数据分析1.若将可食用植物引入校园景观,你认为其应主要存在于下列哪种空间当中?生活空间≈休闲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2.你认为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中更适合形成特色性可食用植物景观?休闲空间>生活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3.你认为果类的可食用植物适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休闲空间>生活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4.你认为蔬菜类可食用植物适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5.你认为乔木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体育空间>教学空间>休闲空间>生活空间6.你认为灌木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休闲空间>教学空间>生活空间>体育空间7.你认为草本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体育空间>教学空间8.你认为藤本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9.你认为地被类可食用植物应多用于下列哪种校园空间?休闲空间>生活空间≈体育空间>教学空间10.可食用植物色彩方面,你认为下列氛围分别适合哪个校园空间?色彩明艳、氛围轻快体育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氛围安静教学空间11.可食用植物色彩方面,你认为下列色彩变化分别适合哪个校园空间?保持常青教学空间、体育空间色彩多变生活空间、休闲空间12.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植物应该主要呈现何种形态?形态变化多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形态整齐、有规律教学空间、体育空间13.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植物绿化应该有何种效果?绿化多、绿量大体育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以建筑为主、绿化点缀教学空间14.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植物设计应该主要营造何种空间氛围?整齐、有秩序感教学空间、体育空间随机、自然散布生活空间、休闲空间15.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植物设计应该着重于营造何种空间?疏朗开敞的空间教学空间、体育空间、休闲空间安静私密的空间生活空间16.你认为在下列校园空间中,是否需要可食用植物科普挂牌?对科普挂牌的需求教学空间>休闲空间>生活空间>体育空间17.你是否有兴趣参加关于种植管理可食用植物的社团活动?学生对时间安排问题较为顾虑5.2.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将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归纳演绎,笔者针对大学四类校园空间内学生对可食用植物设计的需求做出了以下总结。5.2.3.1教学空间学生对寓引入教学空间的可食用植物景观的需求包括配置模式方面,希望以乔木、灌木为主,追求一定的秩序感和整齐性;色彩方面希望多用低饱和度色系的植物,营造安静的氛围,多选常青的物种;配置方面,树种选择无需过多,以点缀建筑物为主要目的,以形成开敞舒朗的空间为佳。5.2.3.2休闲空间调查显示,休闲空间可作为运用可食用植物景观的重点空间,在休闲空间中,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可食用植物的接受度都很高。不过数据也反应,作为以互动功能为主的休闲空间,不宜设置过高的乔木,还是应以方便学生接近距离接触的低矮物种为主。植物色彩上要丰富,形态上要多样。以形成绿量丰富、自然感强、开敞明亮的空间为主要目标。5.2.3.3生活空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生活空间是四类空间之中学生对可食用植物接受度最高的校园空间,特色景观空间的形成也仅次于休闲空间。配置模式方面,学生希望以种植蔬菜类的草本、爬藤类可食用植物为主,避免过多的运用体量大的乔灌木,主要营造一种亲切随意、柔软轻快的氛围;色彩方面,多用色彩明丽的植物,物种季相变化相对的也要更加丰富;配置方面,尽量形成大绿量环境,植物选择时注重多形态、多质感、多搭配。5.2.2.5体育空间体育空间是离校园中心区较远的区域,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在这片区域对可食用植物的需求度不高,若要运用可食用植物,规律种植一些常绿的乔木类美化场地即可,因此本研究在此不做具体设计。5.3大学分区节点设计图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笔者在三类空间中选定三处节点,进行了具体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植物完整名录见附录四。5.3.1教学空间——教学楼内部绿地教学楼是学生到达频率很高的区域,管理上比较方便,适合构建小型的可食用植物花园,在这里展示朴门永续思想,也容易达成更好的教育科普效果。遵从学生的意见,设计上应该去繁就简,追求开敞的空间感,种植以灌木小乔木为主,整体比较平坦开阔。图5-18 教学空间选地区位分析Figure 5-18 Loca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space selection图片来源自绘图5-19 教学空间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Figure 5-19 Edible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of in teaching space图片来源自绘表5-10教学空间主要植物名录Table 5-10 List of main plants in teaching space图例植物名称图例植物名称石榴杨梅柑橘樱桃主入口左手边种植石榴,石榴枝形较为松散疏透且体量不大,可以用来掩映入口。而右手边的杨梅与柑橘,杨梅主干不明显,枝干旺盛,树叶紧密形成团状,色调较冷,与叶片较为稀疏,主干明显、枝干向上聚拢生长的柑橘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沿碎拼铺装排布的匙孔花园里种植草本可食用植物,设立科普立牌供学生了解朴门永续思想。匙孔花园的植物搭配需要有层次感,较高的植物可选择紫花苜蓿、桔梗,中等高度的羽衣甘蓝,还有地被植物紫苏、薄荷等。北部条状的种植带里“草莓+玫瑰”(夏季学期)和“桔梗+玉簪”(冬季学期)交替种植,两季分别开花,色彩上都是冷暖对应,比较协调。片区内还应设置有桌凳,供学生课余闲谈或复习期间背诵学习。5.3.2生活空间——一食堂东侧绿地因为生活空间的特殊性,可食用植物的运用可能会给宿舍中休息的同学带来一定的打扰,可食用植物景观只是生活的“调味品”,生活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安静的放松休息环境,所以尽量不要直接将可食用植物景观设置在宿舍楼下,故本研究选取——一食堂东侧绿地作为生活空间代表进行了设计。图5-20 生活空间选地区位分析Figure 5-20 Location analysis of living space selection图片来源自绘图5-21 生活空间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Figure 5-21 Edible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of in living space图片来源自绘生活空间也是学生们光频度极高的区域,本场地位于大学学生第一食堂东侧,属于生活空间,但同时离宿舍又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因为人员聚集而打扰学生在寝休息。在需求调查中,学生反映可以在此类场地多种植一些质感上比较柔软轻盈的蔬菜,以增强生活空间亲切感。同时也可以方便食堂工作人员取用,虽然因为地块尺度较小,无法满足日常的需求,但可以考虑与相关社团协作,举办特定的活动来分享地块产出的食物。为满足四季的观赏效果,以及连作导致的病虫害风险增加,设计上考虑了茬口轮作,在表5-11中有所反映。绿地之中有一条狭长的植草砖铺装小路,供管理者穿行,对植物进行播种、养护和采摘图5-22 生活空间可食用植物种植设计Figure 5-22 Edible plants variety design in living space图片来源自绘表5-11展示了生活空间设计运用的可食用植物名录,第三栏的植株高度表示在该植物普遍的生长范围内,为满足视觉效果,种植时的控制高度。表5-11生活空间主要植物名录Table 5-11 List of main plants in living space 序号植物名称植株高度/cm撒播/定植时间1罗勒803-4月2四季海棠307-1月播(10-5月开花)2-4月播(6-7月开花)3番茄1007月下旬-8月初4苦苣60春秋皆可紫生菜303-4月;8-9月萝卜60四季皆可5莴笋80四季皆可6迷迭香130春季定植7金盏花75秋播紫甘蓝128月中上旬定植萝卜--8红梗甜菜60夏播9小香葱55四季皆可10蒲公英5-10春至秋皆可11苋菜80无霜期均可12紫生菜--13紫甘蓝128月中上旬定植14薄荷304-8月15洋甘菊50秋播萝卜--16绿生菜--17甘蓝601月下旬定植18草莓30翌春19狗牙根//20毛地黄803月上旬、晚秋21茄502月、6月22鼠尾草80春秋两季23树莓170/24辣椒80最宜春秋5.3.3休闲空间——桃李廊南侧绿地图5-23 休闲空间选地区位分析Figure 5-23 Location analysis of leisure space selection图片来源自绘图5-24 休闲空间可食用植物种植设计Figure 5-24 Edible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of in leisure space图片来源自绘本研究选择桃李廊南侧绿地作为休闲空间代表进行设计,保留其中大部分桃树及紫叶李。休闲空间作为学生课余休闲娱乐的场所,应该提供更好的植物景观,可食用植物景观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乔灌草结合、四季有景(春花+夏花+夏果+秋叶+秋果+冬季景观)。表5-12休闲空间主要植物名录Table 5-12 List of main plants in leisure space序号图例植物名称序号图例植物名称1棕榈6茶树2螺旋花园7腊梅3龙柏8红花檵木4桃9马蔺5紫叶李10香樟图5-25 休闲空间区划Figure 5-25 Division of leisure space图片来源自绘结合大学自身的学科优势,在种植上考虑以茶类植物、药用可食用植物、花卉类可食用植物进行配植,形成不同的片区,提供可展示园艺学院科研动态的科普学习场所。Ⅰ区中设置了螺旋花园,螺旋花园因其特殊的螺旋形升降式构造,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排水通风,种植在不同位置,受光度和湿度也有所不同,适宜种植多种不同类型的香草植物。Ⅱ、Ⅲ两区设置厚土栽培种植床,可分别种植有科研展示价值的花卉、中药,因为Ⅲ区较阴,在龙柏林下可以选择种植阴性药用植物地被植物,比如吉祥草和虎耳草,以增加景深,前部点缀一些石蒜,秋季开花,能为绿地提供几分绯红。Ⅳ区设有孔子像,围绕其周种植几株茶树更加凸显文化底蕴,茶树花期长,且多在6-12月,能为单调的冬天带来点缀,与像前的几株腊梅搭配,显示出植物傲雪凌霜、坚韧不拔的一面。同样作为休闲空间的报春亭,其周边的植物多样性高,生态群落层次结构稳定,不宜大动干戈地进行设计改造,否则也就违反了朴门永续理论所秉承的“照顾地球”思想,因此在本部分不做具体设计。但针对现存问题,还可以通过运用可食用植物进行改善,比如可以放置一些深种植箱,在其中进行厚土栽培,种植开伞状花的芹菜、干茴香、荷兰芹、细叶芹、香菜和胡萝卜等,为食虫动物提供栖所。也可在其中种植一些薄荷,通过薄荷的芳香油提供化学威胁来减少蚊虫干扰,维护更好的休闲、学习环境。6.结果与讨论6.1结果通过前期的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后期的具体更新设计。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及成果可食用植物景观的价值通过大量的案例学习和资料阅读,笔者发现朴门永续思想指导下的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人之间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供需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产出的食物及能量远远高于整齐的草坪花园,生态价值更高;可食用植物景观形成的特色食物庄园可以为邻里和异文化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深层交流的产生;可食用植物可以在院校内形成特色景观,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参与种植可食用植物、学习朴门种植手法可以增强人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丰富休闲生活与生态学知识,同时增强其绿地保护意识。(2)可食用植物景观的优势性基于学生对可食用植物景观与传统园林景观的对比性评价,得出以下结论观赏价值上,可食用植物的色彩丰富度、自然感、形态丰富程度方面要高于传统园林景观,特别是在形态丰富程度方面,可食用景观优势比较明显。但从整体来看,可食用景观不如传统园林景观融入环境的能力强,设计时需要考虑协调问题,且绿化效果也有待加强;心理影响方面,可食用景观可以带给使用者强烈的新奇感,并能令使用者保持深刻印象,在生命力方面也略胜传统园林景观,可以展现更加蓬勃的生命气息;合理的可食用植物运用可以加强校园景观以及学生生活的活力,但要正视可食用景观的不足,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场地需求,充分发挥可食用景观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考虑如何弥补因可食用景观绿化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影响。(4)通过调查学生在校园内四类不同空间中对可食用植物的需求,得知休闲空间是学生心中最适合进行可食用植物种植的场所,在这里也更加容易形成校园特色。而体育空间在学生心中与可食用植物并不匹配,可以直接避免不必要的设计。(5)本研究基于专家打分与学生需求评价结果,针对校园内三种类型的空间进行了不同的可食用植物的植物景观设计,在教学空间内,强调朴门永续思想科普;在生活空间,追求亲切感与可食用植物的生产价值;在休闲空间内,讲究景观美化作用,并提供展示大学园艺学院科研成果的小场地,形成独到特色。(6)本研究还总结了适宜于南京地区种植的可食用且具备观赏价值的植物名录表(见附录四)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学习有所帮助。6.2经营管理建议为使可食用植物顺利融入校园植物景观,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应事前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本研究在此简单提出以下几点管理建议,在真正运用可食用植物之前,需要更全面的准备。(1)寻求食堂的帮助,定期分享校园内产出的可食用植物;(2)考虑借助二维码与大学生慕课进行互动,随时随地的科普;(4)与就近的朴门工坊建立联系,邀请其成员来校园举办科普讲座,分享经验,及时升级种植形式;(5)在场地旁设置水龙头,方便学生清洗果实。6.3不足与展望总体而言,虽然可食用植物景观已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和实践经验,但是对于将其运用到高校校园这样特定的空间内,还需要充分地准备,尤其是管理模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与学生充分沟通,让可食用植物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校园参考文献谭继升. 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兼具可食用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8.杨慧华,孙新颖,吴筱荣. 感知互动下高校校园可食地景设计探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48-50.Leslie A.Duram,Sydney K.Klein. University fod gardens: a unifying place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bility[J]. Int.J.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ol.9,Nos.3/4,2015.俞孔坚,韩毅,韩晓晔. 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J].中国园林,2005(05):12-16.邢杰西. 基于朴门永续设计理论下的居住区景观新模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刘学颖. 永续耕作生态村社设计原理及其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08.Shimpo, Naomi, Amemiya, Mamoru Designing an Open Space for Social Inclusion: An Intercultural Garden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Tsukuba[C].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n-Pacific Planning Societies,2017-08:201-204.朱少华,赵朋云.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研究[J].居舍,2018(34):188.崔璨. 给养城市[D].天津大学,2010.王雅雯,张天新. 永续设计理念下的社区农园布局形态[J].规划师,2013,29(07):114-118.许学文. 当代风景园林发展中的可食景观思想与实践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郑文婧. 成都市居住区可食用景观调研与规划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7.黄炎星. 基于可食用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益阳市秀峰公园为例[D].湖北大学,2016.王奕,张耀. 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J].设计,2018(19):79-80.凌翔,马军山. 基于朴门永续理念下的城市农园设计与建设策略——以中成智谷火车菜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02):33-37.黄子芩,马晓雨,季岚. 基于朴门永续的城市高密度社区可食景观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03):74-76+78.王艳,王园园,李天娇,从青,张琦,于守超. 可食用景观在校园设计中的应用——以聊城大学校园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6,46(06):79-81+21.新保 奈穂美. クラウトガルテンを含んだグリーンベルト計画の展開ドイツ・ミュンヘン市の事例より[J].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 2018-03,81(5):659-662.Shimpo, Naomi, Andreas Wesener, Wendy McWilliam. How community gardens may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resilience following an earthquake[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19,38:124-132.靳立鹏. 都市农业与生态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19(01):14-23.高远修,李厚华,王冰洁. 基于景观评价的台湾省鱼池乡震后乡村景观重建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05):262-267.方捷.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需求满意度评价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马斯洛 A. 需要层次论[M].许全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方小山.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C]. 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ERMISS 2019).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9:223-230.比尔·莫里森. 永续农业概论[M] 李晓明,李萍萍,译.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崔旋.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06):125.致谢真诚地祝福每一个可爱的你们平安喜乐,愿我们在未来的篇章里继续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保持初心、不卑不亢。我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静待后会。附录附录一 在校大学生对不同类型校园植物景观环境评价调查表亲爱的同学你好!感谢你能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此表。本人正在撰写毕业论文《校园朴门景观新模式研究——以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调查为例》,在此希望通过本问卷了解如今在校学生对校园环境中可食用植物景观的需求。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时间填写问卷。感谢您的支持!本问卷仅作学术用途,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填写说明,以下调查问卷中共有2类样本,分别为传统校园植物景观和寓引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可食用植物组成的景观。每类样本包含五张照片,对应一张评价表,请您根据样本照片进行因子评判打分。为方便评判,为您设有22对形容词对,这些形容词对两两正反成对。问卷使用的是5级制评价尺度,即分值定位-2、-1、0、1、2,以0为中心轴对称设置。评分说明每个因子评出一个分值,将所选的分值在表中打上“√”即可。评价得分(低)很0一般1中等2一般3很4评价得分(高)1空间封闭的空间开敞的2空间无序的空间有序的3绿量少绿量多4平常的新奇的5色彩单调的色彩丰富的6缺乏变化的变化丰富的7不美的富有美感的8无吸引力的有吸引力的9印象淡薄的印象深刻的10人工的自然的11无生产力的有生产力的12无教育意义有教育意义的13与环境不协调的与环境协调的14颜色暗淡的颜色明亮的15无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16无特色的特色显著的17无参与感的参与感强的18缺乏联系的呼应有致的19形态单一的形态丰富的20绿化效果弱的绿化效果好的21尺度失调的尺度人性化的22陌生的心灵共鸣的附录二 校园可食用植物设计原则因子打分表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此表,此表为运用层级分析法的指标因子权重打分表。下表将可食性植物设计时涉及的原则要素进行了两两配对,请您根据经验进行重要性评价打分。以第一题为例,若要在校园内进行可食性植物景观的设计,对于整个设计来说,您认为在设计时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与满足其安全需求对比来说有多重要,用数字1~9来描述这种重要程度,每个数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含义,若极端不重要选1,极端重要选9,选5则为二者相同重要,以下题目皆是。1~6题为层次结构模型中的一级指标之间的对比,7题之后针对每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指标体系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大学校园可食用植物设计原则生理需求(B1)可食种类(C1)体量大小(C2)色彩明度(C3)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C4)形态多样性(C5)分布问题(C6)生产力(C7)生态价值(C8)自然感(C9)特色性(C10)绿化能力(C11)绿化空间的秩序感(C12)绿化空间的开敞性(C13)安全需求(B2)植物是否产生花絮等污染物(C14)植物是否有刺(C15)植物是否容易带来虫害(C16)农药喷洒带来的污染问题(C17)可食用景观带来的误食问题(C18)社交需求(B3)相关社团活动的开展(C19)教育需求(B4)科普挂牌(C20)比例标度法标度含义1指标a与指标b相比,表示指标a与指标b同样重要3指标a与指标b相比,表示指标a与指标b稍微重要5指标a与指标b相比,表示指标a与指标b明显重要7指标a与指标b相比,表示指标a与指标b强烈重要9指标a与指标b相比,表示指标a与指标b极端重要2、4、6、8以上两相邻比较判断的中值倒数若指标a与指标b的重要性之比为x,则指标b与指标a重要性之比为1/x。判断矩阵示例示例如表所示,整数与分数是相对应的,只需要填写整数即可。大学校园可食用植物设计原则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教育需求生理需求15(生理需求比安全需求明显重要)3(生理需求比社交需求稍微重要)7(生理需求比教育需求强烈重要)安全需求1/511/35(安全需求比教育需求明显重要)社交需求1/3313(社交需求比教育需求稍微重要)教育需求1/71/51/31打分表格一级指标打分表大学校园可食用植物设计原则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教育需求生理需求1 安全需求1 社交需求1 教育需求1 二级指标打分表1生理需求可食种类体量大小色彩明度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形态多样性分布问题生产力生态价值自然感特色性绿化能力可食种类1 体量大小1 色彩明度1 季相变化/色彩丰富度1 形态多样性1 分布问题1 生产力1 生态价值1 自然感1 特色性1 绿化能力1 二级指标打分表2安全需求植物是否产生花絮等污染物植物是否有刺植物是否容易带来虫害农药喷洒带来的污染问题植物是否产生花絮等污染物1 植物是否有刺1 植物是否容易带来虫害1 农药喷洒带来的污染问题1 二级指标打分表3教育需求科普挂牌相关课程的设置科普挂牌1 相关课程的设置1 附录三 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与可食用植物景观样本照片传统园林植物营造的校园景观样本 添加可食用植物的校园景观 附录四 南京地区可用可食用植物名录表(植物照片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ppbc.iplant.cn/)植物类型植物名称拉丁学名种类照片花果期乔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常绿花期10-12月果期5-6月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落叶花期5-6月果期9-10月杨梅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常绿花期4月果期6-7月白碧桃Prunus persica Albo-plena落叶花期3-4月果期8-9月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 G. Don落叶花期3月果期5-6月柑橘Citrus reticulata常绿花期4-5月,果期10-12月银杏Ginkgo biloba L.落叶果期9-10月枣Ziziphus jujuba Mill.落叶花期5-7月果期8-9月柿Diospyros Kaki L.f落叶花期5-6月果期9-10月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落叶花期4月果期8月桑Morus alba Linn. Sp.落叶花期5月果期6-7月灌木果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落叶花期5-6月果期9-10月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常绿花期9-10月上旬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无花果Ficus carica落叶花果期5-7月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f.落叶灌木花期2-3月果期4-6月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常绿灌木花期11月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常绿花灌木花果期5-10月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多年生直立灌木花期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玫瑰Rosa rugosa alba多年生直立灌木花期5-6月草本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二年生草本/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一至多年生草本花果期夏秋季香葱Allium ascalonicum一年生草本花期6月马蔺lris lacteal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多年生草本花期5-6月果期6-9月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多年生肉质草本全年可开花,秋末及冬春最盛金盏花Calendula officinalis L.两年生草本花期4-9月果期6-10月红梗甜菜Beta vulgaris L.二年生草本花期5-6月果期7月紫苜蓿Medicago sativa一至多年生多季开花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Walp一年生缠绕草本花期5-8月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多年生草本花果期8-10月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多年生草本花期7-9月蚕豆Vicia faba Linn一至二年生草本花期3-4月,果期6-8月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一至有限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11月洋甘菊chamomilla一或多年生草本花期4-8月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多年生草本7-9月,夏末秋初罗勒Ocimum basilicum一年生草本花期7-9月果期9-12月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二或多年生草本花期5-6月果期8-10月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一或二年生草本花期4-5月果期5-6月鼠尾草Salvia japonica Thunb.一年生草本花期6-9月豌豆Pisum sativum L.一年生攀援草本花期6-7月,果期7-9月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一至两年生草本花期4月果期5月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一至二年生草本花果期2-9月苦苣Lactucaversicolor(Fisch.)Sch.Bip.一年生草本/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一年生草本花期5-8月果期7-9月生菜var. ramosa Hort.一或二年生草本花果期2-9月地被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多年生草本花期4-5月果期6-7月薄荷Mentha canadensis Briq.多年生草本/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一年生草本/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期4-9月果期5-10月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多年生草本花期3月中旬-5月中旬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1校园植物景观类型单一 1
1.1.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2
1.1.3可食用植物景观的优势性 2
1.1.4学生对可食用植物的兴趣 7
1.2研究意义 7
1.3 朴门永续思想 8
1.3.1基本概念 8
1.3.2朴门永续设计在本研究中的意义 8
1.4.可食用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1
1.4.1发展历程 11
1.4.2研究现状 11
1.5研究方法 17
1.5.1问卷调查法 17
1.5.2文献研读法 17
1.5.3景观评价法(语义解析法) 17
1.5.4 层级分析法(AHP法) 17
1.5.5 归纳演绎法 17
1.6 技术路线 18
1.7小结 18
2.可食用植物景观在校园中的案例分析 19
2.1 日本筑波大学Muse花园 19
2.1.1 案例产生的背景 19
2.1.2 基地简介 19
2.1.3 可食用植物的利用 19
2.1.4 存在的问题 20
2.1.5 小结 20
2.2美国的校园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 20
2.2.1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关键特征 21
2.2.2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的管理与资金来源 21
2.2.3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产品的市场与推广 21
2.2.4 可食用植物景观花园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2
2.2.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
2.2.6 小结 22
3.可食用植物景观在大学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3
3.1理论可行性 23
3.2 实践可行性 23
3.2.1大学的资源优势 23
3.2.2基于SD法的在校学生评价 26
3.3小结 31
4.大学植物景观现存问题 32
4.1校内空间资源浪费 32
4.2没有充分开发植物的生态功能 33
4.3可食用植物带来“困扰” 33
5. 校园朴门景观模式研究 34
5.1基于AHP法的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要素统计 34
5.1.1指标体系建立 34
5.1.2指标权重的计算 35
5.1.3指标权重结果 36
5.2结合大学校园不同功能区的设计需求意向分析 38
5.2.1大学校园功能空间区划 38
5.2.2可食用植物景观设计需求意向的调查 42
5.2.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8
5.3大学分区节点设计图 49
5.3.1教学空间——教学楼内部绿地 49
5.3.2生活空间——一食堂东侧绿地 50
5.3.3休闲空间——桃李廊南侧绿地 53
6. 结果与讨论 56
6.1结果 56
6.2经营管理建议 57
6.3不足与展望 57
参考文献 58
致谢 59
附录一 在校大学生对不同类型校园植物景观环境评价调查表 60
附录二 校园可食用植物设计原则因子打分表 61
附录三 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与可食用植物景观样本照片 63
附录四 南京地区可用可食用植物名录表 64
朴门景观新模式研究——以大学可食用植物景观调查为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60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