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间类型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以瞻园为例【字数:1469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引言 1
1绪论1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2
1.3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4.1 微气候研究的兴起2
1.4.2 国外研究进展2
1.4.3 国内研究进展3
1.5 研究方法3
2 瞻园微气候特征的调研与实测研4
2.1 瞻园概况4
2.2 现场实测4
2.2.1 实测的目的和内容4
2.2.2 测点分布4
2.2.3 测试仪器和测量方法5
3 结果分析5
3.1 实测结果与分析5
3.1.1 空气温度5
3.1.2 相对湿度6
3.1.3 风速8
3.2 不同空间与微气候关系分析9
3.2.1 封闭空间9
3.2.2 半开敞空间9
3.2.3 开敞空间10
4 基于问卷的热舒适分析与评价10
4.1 问卷调查分析10
4.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1 调研目的与方法10
4.1.2 问卷调查内容10
4.1.3 问卷回收情况10
4.1.4 样本特征及占比11
4.2 人体舒适度计算与分析12
4.2.1 人体热舒适度评价指标12
4.2.2 不同空间类型人体舒适度评价与分析12
5 讨论与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图21瞻园测点分布图4
图31 2019年7月11、14、15日各测点平均温度分布图6
图32 2019年10月26、27、29日各测点平均温度分布图6
图33 2020年1月12、13、14日各测点平均温度分布图6
图34 2019年7月11、14、15日各测点相对湿度分布图7
图35 2019年10月26、27、29日各测点相对湿度分布图7
图36 2020年1月12、13、14日各测点相对湿度分布图8
图37 2019年7月11、14、15日各测点风速分布图8
图38 2019年10月26、27、29日各测点风速分布图9
图39 2020年1月12、13、14日各测点风速分布图9
图41 春季不同时刻不同测点热感觉投票分布11
图42 秋季不同时刻不同测点热感觉投票分布11
图43 冬季不同时刻不同测点热感觉投票分布12
表21 瞻园测点设置情况5
表41 不舒适指数等级评价指标12
表42 2019年7月11、14、15日各测点在不同时刻的不舒适指数13
表43 2019年10月26、27、29日各测点在不同时刻的不舒适指数13
表44 2020年1月12、13、14日各测点在不同时刻的不舒适指数13不同空间类型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以瞻园为例
引言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热岛效应、道路用对、天气雾霾等气候问题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恶略的气候变化影响着城市居民,迫使人们选择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生活,更多地依靠人工设备来调节内部的微气候,同时人们能接触到大自然的机会减少。因此,充分认识微气候变化规律,合理控制气候适宜性的环境设计策略,对于提高舒适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园林作为城市环境中重要的空间类型,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师普遍秉持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理法,通过对地形、植物、建筑、水体等要素的组合布置,创造理想的微气候,这为后世的园林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特别是针对夏热冬冷的江南地区,这样的地区建筑和景观要素的配置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当前关于城市微气候的研究以夏季为主,对于其他季节微气候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古典园林作为游憩、居住、观赏的理想环境,它的室外环境微气候特征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不同的空间类型产生不同的微气候环境,进而改善行人热舒适。热舒适是指:“对热环境感到满意的意识状态”[2]。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冬冷夏热地区古典园林不同空间的气象参数的测量,分析微气候特征和行人热舒适的关系。以期为基于室外热舒适评价提出与现代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相关的一些策略,以达到可以缓解城市热效应、改善风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同时也为江南地区中的小尺度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在建筑布局、水体布置、植被结构等方面提供一些借鉴,以推动城市中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2.2 研究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60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