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曹庄农林生态园休闲农业创意村规划设计【字数:10278】

2024-02-25 17: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限的单一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创意休闲农业借助创意产业理念,融入农业生产生活,本设计为南京曹庄农林生态园——创新创意实践区,本设计将通过对农业文化进行艺术提取,设计出富有农业艺术、温婉诗意、创意趣味,同时提供互动体验、农业观光的现代式田园风光感创新创意实践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综述1
1.1休闲创意农业的概念1
1.1.1创意产业1
1.1.2休闲创意农业1
1.2休闲创意农业基础理论研究2
1.2.1休闲创意农业的属性特征分析 2
1.2.2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2
1.3.休闲创意农业未来发展模式与趋势3
1.3.1发展模式3
1.3.2未来发展趋势3
2.规划设计说明4
2.1项目概况4
2.2基址(调研)分析4
2.3设计目标、原则、依据4
2.3.1设计目标4
2.3.2设计原则4
2.3.3设计依据5
2.4设计概念5
2.5总体设计5
2.5.1规划布局5
2.5.2道路交通规划6
2.5.3种植设计6
2.5.4景点设计7
2.6专项设计7
2.6.1建筑与温室7
2.6.2创业景观桥7
2.6.3特色树池套装8
2.6.4创意水景8
致谢 8
参考文献9
附图
目录
1.1项目概况11
1.2区位分析 11
1.3总园区分析12
1.4现场调研12
1.5游客分析13
1.6愿景定位13
1.7设计手法14
目录
2.1总平面图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5
2.2鸟瞰图16
2.3模型17
2.4功能分区17
2.5轴线与节点分析18
2.6规划结构18
2.7办公展示区19
2.8静思空间21
2.9牧场景观大道23
2.10运动、儿童区25
2.11温室实践、田园艺术区27
3专项设计29
3.1建筑改造30
3.2创业桥、特色化池30
3.3创意水景32
南京曹庄农林生态园——休闲农业创意村规划设计
引言
1.综述
1.1休闲创意农业的概念
1.1.1创意产业
1997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界定了创意产业为源于个别创意、技巧及才华,通知识产权的开拓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1]。创意产业是运用创新劳动把创意商品化并形成价值的产业,是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2]。创意产业以创意为灵魂,以产业化为其价值链的核心。产业化意味着创意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伸自身的价值。,并且要求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出规模和市场规模,与其他产业相关联,从体现和延伸自身的价值。
1.1.2休闲创意农业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乡村旅游优质品质不仅是吸引新游客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关系到重游率的提升” [3]。杨良山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各种技术与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产物[4]。2003年,周晓芳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的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模式,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
近年来,休闲农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经从一种补充性的商业活动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旅游形式[5]。“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含了三素,“都市”,“创意农业”和“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区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的新型旅游活动。
1.2休闲创意农业基础理论研究
1.2.1休闲创意农业的属性特征分析
学者们主要对休闲农业的对象、性质、特点、实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王志良等指出休闲农业具有类型多样、作用明显、消费适宜、效益客观、情趣高雅5个特点[6]。俞文正认为休闲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的功能特性[7]。叶滢等指出休闲观光农业具有生产和观光的双重属性和“特、优、高、大”的特征[8]。崔卫东等认为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高新技术和传统农业的融合性、物质和文化价值互补性、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生产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生产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6个特点[9]。张占耕认为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过农业领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具有与自然的交融性和文化综合性的鲜明特点,并指出休闲农业的对象是农业,广义对象还包括农民与农村[10]。袁定明指出休闲农业具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质,且具有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突出游玩休闲及重视游客参与5个方面的特征[11]。罗明亮从休闲农业收入来源、投资、产品、经营服务4个方面分析了休闲农业的特征[12]。郭一新、张杉、王小华等认为休闲农业具有自然生活性、科学生产性、社会文化性、发展可持续性4个特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56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