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涅槃与重生青弋江郊野公园景观设计【字数:11836】

2024-02-25 17: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空间,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空间发展的重要主体。郊野公园具有生态、景观、文化、娱乐等多重价值,是统筹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保护城市生态资源、建设乡村与自然景观以及实现经济和游憩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公众提供了特色鲜明的休闲游憩场所。本方案以青弋江分洪道中的一部分绿地为例,通过解决场地现有的洪水侵害、场地之间缺乏联系以及人为干预过高、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利用低影响开发及雨洪管理系统,对场地进行弹性设计,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凸显地方文化,打造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与经济共济的郊野公园。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引言4
1综述5
1.1郊野公园5
1.1.1郊野公园研究意义5
1.1.2国内外研究进展5
1.1.3应用前景6
1.2成功案例6
1.2.1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6
1.2.2北京东升八家郊野公园6
1.2.3上海廊下郊野公园7
1.3成功郊野公园建设案例中的启示7
1.3.1善于利用场地现有条件7
1.3.2保护场地生境条件7
1.3.3人性化的设计7
2 规划设计说明7
2.1红杨镇概况7
2.2项目概况7
2.2.1区域位置7
2.2.2区域内部概况7
2.2.3周边人车流分析8
2.2.4周边用地分析8
2.2.5水文分析8
2.2.6场地气候分析8
2.2项目概况 8
2.2.1区域位置8
2.2.2区域内部概况 8
2.2.3周边人流分析8
2.2.4周边用地分析8
2.2.5周边群体分析8
2.2.6区域气候分析8
2.3规划设计原则8
2.3.1生态性原则8
2.3.2地域性原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则8
2.3.3安全性原则8
2.3.4人性化原则8
2.3.5统一性原则9
2.3.6经济性原则9
2.4设计依据9
2.5设计流程9
2.6设计概念与构思10
2.6.1场地现存问题10
2.6.2解决对策11
2.6.3设计构思11
2.7总体构思和功能布局11
2.7.1生态保护区12
2.7.2湿地观鸟区12
2.7.3滨江湿地区12
2.7.4生态科普教育区12
2.7.5红杨历史文化区12
2.7.6雨水花园区12
2.8专项设计12
2.8.1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设计13
2.8.2丰富变化的道路样式14
2.8.3减少人工干预的自然驳岸设计15
2.8.4垂直绿化观景平台16
2.8.5项目用地面积指标17
2.8.6项目投资估算17
3结语18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青弋江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引言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强暴雨时有发生,由此导致的城市洪水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在中国,由于中国不断扩大的城市建设区,而且多数城市都处在季风气候中,7080%的年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每年20%的自然降水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伴随着降雨内涝灾害,夏季“观海”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线”。一方面城市水涝困扰着城市居民,为其生活出行带来不便,破坏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与水为友”[1]应该是我们面对洪水的态度,对场地进行弹性设计,使其在常水位、汛期、枯水期也能够拥有丰富多变的景观样貌,并保证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以及现有设施不受洪水过大的干预,成为了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话题。
综述
1.1 郊野公园
1.1.1郊野公园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空间,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空间发展的重要主体。郊野公园具有生态、景观、文化、娱乐等多重价值,是统筹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保护城市生态资源、建设乡村与自然景观以及实现经济和游憩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公众提供了特色鲜明的休闲游憩场所。
1.1.2国内外研究进展
郊野公园早期的雏形源于英国乡野的乡村公园。[2]1968年,《英国乡村法》[3]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从1968年到2000年的几十年间,英国的郊野公园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准备阶段、停滞阶段和复兴阶段[4]。
在我国,香港的郊野公园发展最早。1971年,香港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园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年,香港的《郊野公园条例》[5]颁布,其中指出“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目前,香港已经拥有23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保护区,香港的40%的土地[6]基本上被郊野公园覆盖。我国在1980年以后实施的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等,在邻近城市边缘地带的区位也具有类似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到香港郊野公园成功建设的影响,我国内陆城市中,深圳最早引进郊野公园概念,并于1996年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7]中明确提出城市郊野公园体系规划,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地,也先后规划建设了一批郊野公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56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