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观赏性调研报告(附件)【字数:16567】

2024-02-24 17:3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山、水、植物、建筑为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作为其中唯一的富有生命力的组成要素,植物在构成景观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古往今来,更有无数文人墨士、造园大家通过一年四季植物景致的变换来抒发情感,表现意境。春有百花、夏有盛叶,那么秋冬凋零之际,景由何生,情又由何来? 秋冬是植物结果的季节,这一特性引起笔者对于冬季植物果实观赏方面的好奇。因此,笔者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南京市中国绿化博览园中冬季结果植物的定期观察,采取无样地取样法收集相关数据,从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的群落特征、观赏周期、果实变色时序和其与温度及其他人为或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作用结果等角度出发,根据计算所得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优势度等数据构建观赏价值评估体系,从而间接了解南京绿博园观果植物在冬季的观赏价值,有利于更充分的对南京秋冬季节生长良好的、造景效果佳的观果植物进行评价和把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3
绪论 3
研究背景3
相关概念3
我国冬季观果植物发展现状4
研究目的4
研究方法4
1.5.1 无样地取样法 4
1.5.2 中点四分法 5
2. 南京市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种类与配置方式6
2.1 南京城市冬季观果植物概况 6
2.2 南京市绿博园植物配置方式 6
2.2.1 孤植 7
2.2.2 列植 7
2.2.3 丛植 7
2.2.4 群植 7
3. 南京市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的群落特征8
3.1 群落特征调查研究方法 8
3.2 调查结果分析 8
3.3 小结12
4. 南京市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观赏特性 14
4.1 变色时序14
4.1.1 绿博园北区14
4.1.2 绿博园中区16
4.1.3 绿博园南区18
4.1.4 小结20
4.2 变色及观赏周期20
4.2.1 观果乔木变色及观赏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周期20
4.2.2 观果灌木变色及观赏周期22
4.3 影响冬季观果植物的因素23
4.3.1 人为因素23
4.3.2 自然因素24
5. 总结与讨论 24
5.1 总结24
5,2 讨论26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南京市绿博园冬季观果植物调研报告
引言
1 绪论
研究背景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紫金山、栖霞山、幕府山、牛首山重峦叠嶂,长江、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四通八达,山环水嵌间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降水量充沛,也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南京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山水资源的大开发,观赏植物在不断地被发现,栽培和运用。随着城市公园运动的进行,植物的观赏效果也成了绿地人性化的指标之一。然而现状是,过多的目光投射到了观花植物和色叶植物上,而对秋冬季的观果植物似乎有所忽视。不仅如此,植物景观的成景,在于四季之变幻,在景观较为稀缺的冬季,合理配置观果植物有利于增添自然活力。这也是为什么笔者选取关注度较少的冬季观果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
相关概念
冬季观果植物
冬季观果植物是指在冬季能够生长出具有不错观赏价值的果实的植物。具体表现在植物的果实具有鲜艳美丽的颜色(如石楠、火棘、银杏等),具有美感或者特殊的果实形态(如栾树、秤锤树等),或是具有较大尺寸的果实或观果期果实数量密度较大的植物(如山茱萸、南天竹等)。
此次调研报告中将分为观果乔木和观果灌木。
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段内所有植物种群的集合体,在这个地段内的植物种群间同时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植物群落从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可分为:一、自然群落:即在无人为因素干扰下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二、人工群落:在人为因素干扰下形成的植物群落[1]。
季相
季相是指植物在一年四季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季节特征。主要是指植物的花、叶和果实随季节变化所产生的变化。植物在开花、结果、叶色转变时最具观赏性[2]。
优势种
优势种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在数量、体积和群落学作用上最具影响力的植物种群。一般情况下,种群的盖度和密度是作为判断一个区域的优势种的主要指标[3]。
乡土植物及归化种
乡土树种是指一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下的原生树种。归化种是指原本并非生长于某一区域,但经过人工驯化后逐渐适应该区域的气候并且能够开花结果的外来植物。
我国冬季观果植物发展现状
(1) 我国目前对于观果植物的研究侧重在阔叶的观果树种,对针叶观果树种的研究以及后续的开发利用不甚充分;对于乔灌木观果植物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较多,而少有着眼于观果草本的推广和使用[4]。
(2) 对于观果植物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室外,室内植物造景较少考虑观果植物。观果盆景的应用也顺理成章的就不是很多。
(3) 对于观果植物的选择,大部分景观设计师只注重表面观赏价值,而对于其背后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长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欠缺考虑。
(4) 景观设计时在植物配置上过于程式化,普适种泛滥导致生物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性减少,生态结构和层次趋于单一化。应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加强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观果树种。
(5) 在我国,观果植物的研究与推广是落后于色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究其原因,多由植物果实的特性所决定:一、观果期普遍不如观叶期时间持续久;二、果实的造景价值不如花朵效果好。但为了弥补观花观叶的空档期,秋冬季节的观果植物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目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56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