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尺度测定城带状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字数:9726】
引言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引言 4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4
1.1研究地区概况 4
1.2研究方法 5
1.2.1样地设置 5
1.2.2温度测定方法 6
1.2.3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6
1.3数据处理 6
1.3.1群落结构参数计算 6
1.3.2数据处理 6
1.4技术路线 7
2. 结果与分析 7
2.1温度变化 7
2.1.1温度的年变化 7
2.1.2温度的日变化 8
2.2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9
2.3不同结构参数对植物群落降温影响 10
2.3.1郁闭度对降温效益影响 10
2.3.2植物绿量对降温效益影响 10
2.3.3植物胸径对降温效益影响 11
2.3.4植物高度对降温效益影响 12
2.3.5郁闭度对降温效益影响最大 12
2.4不同群落结构的降温效益比较 12
2.5疏透度与郁闭度的作用区间 13
3.结论与展望 14
3.1结论与讨论 14
3.2展望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5
引言
城市绿地是指由绿色植物覆盖,并且具有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形态。城市绿地是组成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不仅能够提供观赏和休憩的空间,而且能够提高城市生态质量,还能提升城市经济效益,在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有大量关于城市绿地方面研究证明,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防灾避险、减少噪音等多方面功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气候的急剧变化,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不仅降低了城市的环境舒适度,而且大量增加能源消耗与浪费[23]。到目前为止,如何分析城市绿地中的主要降温因素,如何使城市绿地降温效益达到最大受到很大的重视。近年来,关于植物群落结构对降温的研究逐步增多,比如马秀梅[4]利用HOBO对不同绿地类型的城市降温做出比较。杜克勤等[5]对不同绿化树种对于温湿度的效应的研究。高吉喜等[6]对于北京的不同城市绿地结构降温增湿效益进行了研究。Oliveira等[7]对里斯本公园研究发现,为了使其公园达到最高的降温效果,并且降温效果恒定并且显著,则公园面积必须为0.24ha[8] 。郑俊鸣等[9]通过研究福州市闽江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针对植物配置提出:提高乔木平均层高,选择冠幅饱满、冠高大的植物,进而提高群落结构的空间绿量;选择适宜的优势种,比如胸径断面积大、生活能力强的树种,以提高单株乔木的三维绿量,同时还要注意优势种的数量比例以及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配置[10]。总体而言,基于对城市绿地降温效益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植物结构整体分析[1112],缺乏植物结构内群落参数的单一分析,针对各个参数的单一变量进行群落降温效应分析尤为缺乏。
南京作为城市化发展极度迅猛的地区,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热岛问题是全国都在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如今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降温增湿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选择南京市秦淮新河旁侧绿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分析全年降温效果,最终选择夏季典型天气10:0014:00时的实地测量记录了植物群落温度、绿量、郁闭度、胸径、高度、疏透度等数据,研究不同植物群落结构,不同植物结构参数对降温效益的影响,为今后城市绿地降温评价体系做出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地区概况
南京地处中国的东部,位于长江下游,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充裕、热量充足。7月份平均温度25.3℃,年平均气温15.5℃。冬季湿冷,夏季炎热,有“火炉”之称。年平均降水量1106.5毫米,年平均降雨117天,梅雨时节常持续阴雨,梅雨时节长约2030天,相对湿度76%[13]。市林木覆盖率26.4%,已建成地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在全国位居前三,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
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北起老宁杭公路,南至上高路,将建成代表南京城市形象的都市历史展示带和生态绿色廊道。以秦淮新河燕西线段为研究区域,研究段为一条带状绿地,绿带旁的燕西路车辆频繁,秦淮新河上常有运输船经过,有一定的污染干扰;绿带内植物群落结构丰富,树种较多,绿带有一定宽度,能充分满足研究的样地及布点选择。因此本文试验地区位于南京市秦淮新河滨水区域绿化带,东西走向。群落内植物建植时间基本相同,宽度均匀,周边环境因子相似。
1.2研究方法
1.2.1样地设置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土地升值速度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成本日益增加,因此提高单位绿地的生态效益,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要求。样地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代表性,并且其建成时间一致,生长势相似的秦淮新河绿化带。因此笔者选择(坐标118.768101,31.963898118.744763,31.95555)进行的植物群落结构参数特征测量和温度数据测定。基于实地测量得出的该样地数据与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14](坐标118.910438,31.935088)数据基本一致,样地为21个典型绿地结构,分为4种带状绿地,分别为乔灌草型、乔草型、灌草型和草坪,保证在每个宽度带上拥有所有垂直结构和绿地类型,在所选择的每一个实验群落内包含了10m x 10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中按照东西南北不同方向均匀设置9个测量点。此外,保证对照点与其对应群落的环境要素一致并尽可能的排除其他因子对降温的影响,将对照点设置为绿带以外的裸地包括路边对照以及水面对照(具体实验样方设置、样地类型如下图1、表1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56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