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以A企业为例【字数:7007】
摘要:在新时代为了实现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家电企业并购活动发展迅猛。在家电企业并购活动中,财务活动存在于并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并且财务活动的发生将会导致与之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的控制影响着家电企业并购的成功。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并对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以A企业并购B企业为例,对这次并购过程和风险进行了介绍,对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分析出A企业并购B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不足之处,并对财务风险控制的不足提出建议和启示。本文希望对家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理论进行深化和验证,以便清楚地了解A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家电企业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一些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拓宽经营范围,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跨国并购,将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由此可以看出并购是很多企业青睐的一种发展方式,这对企业发展来说,并购是一种比较快捷的发展方式。但是并购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如果不能识别风险或是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成功并购。所以,在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具体分析了A企业并购B企业过程中发生地财务风险,以及采取的控制策略,希望能对家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1.1.2研究意义
本文以并购者的角度来探讨财务风险以及如何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其研究意义如下:①财务活动在家电企业并购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并购成败的关键,因此财务风险在并购活动中被认为是重要影响因素。对并购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②由于企业素质相对较低,国内的并购机制不完善,我国的并购活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③本文主要对A企业并购B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了并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以及A企业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并购行为开始于并购动因。19世纪末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引发了并购动因理论,那时各个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市场的统一,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于是相关的并购动因理论应运而生,这就为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更加的促进了并购活动的发展,到20世纪中期国外对并购风险理论的研究趋于成熟,其理论到20世纪末不仅更加成熟而且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当代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并且失败的案例较多,这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非常重视对并购中的各个风险的研究,当代国外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分析方式也越来越详细。
Blazak M W(2015)认为影响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是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能力,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防能力并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1]。
Joseph Calandro J(2014)认为要想较好的控制财务风险,需要有充分的调查,具体措施有:首先,制定符合双方的并购策略;其次,要时刻关注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做好控制措施;再次,培养专业人士;最后,尽可能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2]。
1.2.2国内研究综述
以前我国的并购活动多带有计划性,这主要受到我国相关政策的影响。但是进入新时代,我国企业进入以市场和战略为基础的并购时代,并且出现了许多并购研究。邓锡洋(2015)认为在进行并购之前,倘若没有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的评估,则会使评估值与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产生偏差。如果对目标企业评估值过高,则会使并购成本过高;如果对目标企业评估值过低,则会引起被并购方的不满,容易导致并购失败[3]。许嗣斌(2013)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会增加交易成本,易造成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有效控制是目前企业并购重点关注的问题[4]。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以A企业为例,对其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及其国内外综述;其次对家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了介绍;再次讲述家电企业并购现状及其面临的财务风险,其风险包括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以及整合风险;接着是具体阐述A企业并购B企业过程、财务风险及其采取的应对策略;最后是通过上述对A企业的研究总结概括出企业并购应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理论成果,找出适合本文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为文章建立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法。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A企业并购B企业具体分析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找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3)调查法。该文通过调查搜集A企业并购B企业的相关信息,总结出并购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并结合实际找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2家电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本着以盈利为目的的理念经营着企业,收益越大,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并且在并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财务问题,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财务风险的产生源于并购活动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就使企业在并购活动中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财务状况,所以对财务风险的分析要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 并购财务风险的理论
2.2.1协同效应理论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提出的,认为企业并购后的收益超过并购前两家企业预期收益之和。但是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并购方必须对目标企业有所了解,找出其优点及不足之处,并且充分利用与发挥被并购方的长处,弥补与修改其不足之处,做到取长补短,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②在并购整合中要赢得民心,赞赏鼓励目标企业的员工;③并购方和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后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2.2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由于一些原因使目标企业市场价值不能反应出它的真实价值,从而易导致某些企业对其进行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有:①一些目标企业的经营者由于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导致这些目标企业的被评估价值低于实际价值;②并购方对目标企业不够了解,未能掌握目标企业的内部信息,所以容易低估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③目标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也会使其价值被低估。
并购方需要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公平公正地评估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在并购前,企业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去了解目标的财务状况,还需要了解其资产状况等,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价后,预计企业最大的现金支付能力,这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合理的策略,使企业成本降到最低,风险降到最小
2.2.3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扩大规模,能够降低平均成本,进而提高盈利水平。 亚当.斯密是规模经济理论的最初提出者。他指出明确的分工有助于劳动生产的迅速发展,还有助于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技巧的发展,从而有助于避免频繁变换工作带来的弊端。所以,并购活动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有效方法。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目标企业增加其竞争优势,并在同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已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2.2.4多元化经营动机理论
公司经营管理层不能像股东一样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运转来分散风险,因此,多元化经营是其分散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一是通过企业的自我发展;二是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的发展,企业可能会出现内部资源缺乏或者是其内部发展已饱和而容不下其他项目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迅速地实现多元化经营。
3 家电企业的并购现状及财务风险分析
3.1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表3.1近年来我国家电企业主要并购事件
时间
并购事件
2015 年07 月
创维以3000 万欧元收购Strong 集团80%与20%的股权。
2016 年01 月
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及其子公司的家电业务资产。
2016 年03 月
鸿海(富士康)收购夏普约66%股份。
2016 年03 月
美的以约4.73 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份。
2016 年06 月
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 亿欧元,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
2016 年06 月
美的宣布收购意大利著名的中央空调企业Clivet80%的股权。
2016 年07 月
乐视以20 亿美元收购美国智能电视巨头Vizio。
2016 年08 月
美的集团发布了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进行公开要约,其持股比例达到了94.55%。
2016 年12 月
日出东方宣布与帅康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一致,以不超过7.5 亿元的价格对浙江帅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75%的股权进行收购。
2017 年11 月
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宣布:股权95%正式转让海信,转让金额约129亿日元,预计2018 年2 月完成交割。
从上述主要并购事件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我国家电企业海外并购发生频繁且规模巨大,涉及金额巨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电企业实现了稳步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得到国家开展的“家电节能补贴”、“节能惠民”等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后,在大环境下我国家用电器在全球企业中的地位持续上升。近年来家电企业发展日益壮大,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支柱性产业。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 年8 月份企业收入达10781 亿元,这仅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利润总额接近680 亿元,同比增长了17.3%和8.5%。随着
经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电企业在规模、技术以及竞争能力上都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加强,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技术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是家电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家电企业要想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开拓市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竞争便是关键。我国家电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过去的单依靠价格抢占市场的竞争模式已转变为依靠技术提高行业竞争力。目前家电企业的主要技术竞争在于智能化、节能环保技术的竞争。
(2) 行业整合加剧。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家电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利润水平持续降低。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行业整合便是企业取得强竞争优势的一条有效途。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008 年以前企业的整合主要是国内品牌之间的并购,如长虹并购美菱,美的并购小天鹅。近几年国内间企业的并购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2016年以来我国一些知名家电企业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
(3)寡头垄断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目前企业的垄断格局基本形成,行业集中度较高。以格力、美的、青岛海尔为首的几家企业占据着垄断地位,其年销售量大约占整个市场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其次,以 TCL、LG 为首的几家企业也在奋力追赶,其年销售量也在 400 万台左右;除上述几家知名企业外其他企业却占有很少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家电企业市场的成熟度已很高。
3.2企业并购面临的财务风险
3.2.1 并购定价风险
并购定价风险其风险包括两种:①收购价格高于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易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承受着过重的财务压力;②由于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值低于实际价值,并购方提出的收购价格使目标企业难以接受,使并购活动难以继续。
并购方要想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公平公正地评估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在并购前,企业必须采用一些措施去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了解其资产状况,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价后,预计企业最大的现金支付能力,这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合理的策略,使企业成本降到最低,风险降到最小。
3.2.2并购融资风险
并购融资风险包括并购的资金支持风险和资金结构风险。并购方在一定时期内能否筹到足够的资金去支付并购价格以及能否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的并购投入而造成的风险即并购的资金支持风险;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如银行借贷会加重企业的偿债负担等;并购融资风险受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支付方式以及融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对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对自身的资本结构和资金支持有充分地了解,如果对其没有了解或了解不够,那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并购之后企业还要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达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
3.2.3并购支付风险
支付是并购的一个重要环节,支付风险是关于资金流动性与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灵活的运用多种支付方式,有助于降低支付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并购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更愿意选择混合支付方式,因为混合支付方式结合了金支付和股份支付等方式的优点,既可以防止现金支付过多带来的财务风险,又可以防止股东权益的流失,有利于降低支付风险。
3.2.4 并购整合风险
并购整合风险是指企业完成并购后未能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导致双方企业不能形成积极的协同效应,进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双方企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以及职位设置等,都是造成整合风险的因素。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整合环节,应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包括对整合时机的选择,整合人才和整合经验的运用。
企业要想将整合风险降到最低,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①要有全面分析和处理财务风险的机制,便于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②及时更新信息并加强管理。及时跟新财务信息与数据,这有利于为合理、准确、及时地对财务进行分析;③注重对并购后管理方式的整合,可以保留被并购方比较好的管理方式 。④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专业人才,团结企业各个员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4 财务风险视角下A企业并购B企业的实证研究
4.1 双方背景概况
4.1.1 A企业背景概况
A企业是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A企业的名声享誉世界各地,在它的旗下拥有十几个知名品牌,比如小天鹅、美芝等。A企业的品牌遍布于全球,它在全球拥有约70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遍布世界2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中国国内建立了将近20个生产基地。A企业经济发展迅猛,并且抗风险能力强,在200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中,A企业经济始终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并且A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在2016年。A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还连续几年保持在中国500强的首位。
4.1.2 B企业背景概况
B企业成立之初是一家致力于室内照明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涉足更广的领域。 B企业在发明机器人方面成就颇为突出:如工业机器人FAMULUS、无刷电机、KR AGILUS等。B企业的机器人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如通用汽车、宝马、沃尔玛等。除此之外,B企业的机器人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物流运输、食品行业、建筑行业、木材行业等等。B企业拥有约30个子公司,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巴西、日本等等。
4.1.3 A企业并购B企业的过程
2016年6月15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审查通过了A企业并购B企业的要约文件。到7月16日,结束了维持一个多月的要约期,A企业此次对B企业要约的股份数占据企业对外发行股本的81%,并且再加上原来持有的13%股份,所以在正式交接时,A企业持有B企业的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的94%。但是这还需其他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审查。在2016年末前,A企业获得了其它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如德国、美国、中国巴西等。此外,德国联邦经济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对此次并购没有歧义。最后,在2017年1月6日,A企业将这次并购的股份与之前持有的股份质押给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以此作为向工商银行贷款的担保,这有利于降低A企业的支付风险。
4.2 A企业并购B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4.2.1 并购前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分析
并购方要想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公平公正地评估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在并购前,企业需要采用一些有效措施去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了解其资产状况,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价后,预计企业最大的现金支付能力,这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合理的策略,使企业成本降到最低,风险降到最小。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能否做到合理影响着并购的成功。假设对被并购方的价值评估过高,则会增加企业的支付负担并且增加并购成本,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假设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过低,则会导致并购失败,这将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A企业并购B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表现为:A企业无法得到B企业的具体详细的财务数据,只能通过B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了解一些情况,但这只是片面的、不全面的,A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被并购方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且此次并购是以要约的方式进行的,A企业无法得到B企业的内部信息,只能通过B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这可能会忽视B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影响A企业并购B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主要因素。
4.2.2 并购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
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对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对自身的资本结构有充分地了解,如果对自身的资本结构没有了解或了解不够,那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并购之后企业还要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达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助于提升并购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有多种融资方式可供企业选择,比如向银团借款或对外发行股票、债券等,并且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此次A企业并购B企业支付的金额是269.86亿人民币,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来完成支付的。因为此次并购涉及的金额巨大,不肯可能全部靠自有资产来支付,所以A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此次的贷款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债务压力和财务风险。
表4.1 A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A企业
2013/12/31
2014/12/31
2115/12/31
2016/12/31
2017/13/31
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
现金比率0.87
1.16
0.550.97
1.19
0.311.14
1.31
0.311.19
1.36
0.270.94
1.08
0.32由表4.1易看出,近年来A企业速动比率处于增长趋势并且增长到1.19,流动比率虽然也在增长,但一直都在2的标准之下,这都说明了A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不行。同时,现金比率处于走低趋势,这说明A企业的变现能力较低,这无疑与A企业近几年的并购扩张分不开。截止到2017年末,A企业的速动比率为0.94,流动比率为1.08,现金比率为0.32,,这说明这次A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方式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
表4.2 A企业长期负债能力指标
A企业
2013/12/31
2014/12/31
2015/12/31
2016/12/31
2017/12/31
资产负债率(%)
59.68
61.97
56.52
59.58
67.06
产权比率
1.48
1.63
1.30
1.47
2.04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15.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02791.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