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过度自信股权集中度与并购商誉【字数:12483】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3
一、文献回顾3
(一)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3
1.管理层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 3
2.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4
(二)关于并购商誉的相关文献综述5
1.并购商誉的影响因素研究5
2.并购商誉的价值效应研究5
(三)研究述评6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
(一)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6
(二)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7
三、研究设计7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7
(二)研究模型和变量定义7
四、实证分析8
(一)描述性统计8
(二)相关性分析9
(三)回归分析9
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商誉的实证研究8
2.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10
(四)稳健性检验10
五、研究结论12
参考文献12致谢13
管理层过度自信、股权集中度与并购商誉
摘 要
本文选取20072018年度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并购商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公司当年新增的并购商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相比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中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较弱。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学者进一步进行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并购及商誉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法规和商誉的会计核算与披露政策。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环境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的发展往往通过内部积累及外部扩张两个方向来实现。与内部积累相比,上市公司更加偏向于通过并购手段实现做大公司市值的诉求,因为并购可以更为迅速地扩大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使企业实现外延式增长。商誉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行为产生,来源于主要合并公司并购期间的溢价支付,它作为并购的隐性经济后果,是判断估值准确性和并购整合效果的重要依据。商誉的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生与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并购之后业绩未达到预期,主要合并公司需要对确认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近年来,伴随国内“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政策的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重组活动频繁,并购活动一时成为热潮,但与此相对,由于信息不对称、控制权竞争、管理层代理成本及协同效应等因素的存在,并购的实际操作中经常伴随着较高的支付溢价,而高溢价支付往往会产生巨额商誉及后续的巨额减值,其同样反映了并购交易初始商誉确认中存在非理性因素,因此,引发这些非理性并购行为的内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并购重组中购买方的溢价行为一直是企业并购相关研究中的热门之一。Roll(1986)的研究提出“自大假说”,即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往往是导致并购成为赢家诅咒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的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和核算规则均表明,商誉的产生与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公司新增的商誉基本上度量了公司在并购活动中所支付的溢价。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上并购问题的日益凸显,不少学者针对并购商誉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均证明企业并购商誉同决策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其高层团队对于企业的各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1984年,Hambrick和Mason提出“高阶梯队理论”,该理论表示管理者的决策受到其本人特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Faccio,M.等(2016)的最新研究同样证明,管理者特质对于公司相关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在商誉相关的研究中,却极少有学者将目光的焦点放在管理层身上。管理层是企业并购行为的决策主体,考虑到其自身广博的信息资源、蓄积深厚的管理经验和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促使其表现出显著的过度自信的特征倾向。通过研究管理层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以对并购商誉的形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企业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和商誉有效串联,实证研究了管理者的“非理性”认知对企业并购商誉及未来业绩的内在影响机制,为后续公司财务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企业并购、商誉等领域的研究文献做出了有益的补充,表明管理层的心理特征可一定程度上预示公司并购等重大决策。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并购重组的“高估值、高承诺”往往导致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虚高,进而引发商誉的减值风险积聚,因此本文的研究为有关部门制定商誉及其减值的会计核算和披露准则提供了经验证据作为参考,也对投资者准确分析商誉及其减值的影响因素在公司报表中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后续内容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相关文献回顾;第二部分结合相关领域文献展开理论分析,推演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第四部分展示实证研究成果并进行分析讨论;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
一、 文献回顾
(一)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的研究综述
1.衡量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指标
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理论表明,人们往往存在对自身认知和准确性的过度自信,从而过于乐观地估计未来的情况,忽略潜在的风险与危机,其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同企业投资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度使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潮,针对管理层过度自信这一变量的衡量指标也各有说法,其中管理层当年持股变动、管理层相对薪酬、托宾Q值、企业景气指数等常被作为度量的变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77.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