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字数:7237】
引言
公司融资是企业融资经营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融资是一个公司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素。根据公司不同发展时期,选择不同融资渠道和手段,达到获得更多资金,提高整体公司实力的作用。
当前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现象,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小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乳制品龙头企业,在海外也是享有名誉的企业,在其成长经营中,遭遇许多融资问题,企业运用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整合自身资金,多次突破生存发展危机,最终实现转型。通过分析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历程、现状,发现其存在的融资问题,并提出完善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的相关优化对策。对促进企业实现金融融资,不断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提高公司发展潜力,及市场竞争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同行业融资需要注意的事项,融资渠道和战略合伙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一融资概述
(一)企业融资动机理论
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必须要明确融资的动机。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企业实际的融资活动,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目的而定。不同的融资动机有着不同的表现,总体而言分为四类:
1.扩张融资动机
扩张融资动机是企业想要扩张经营范围的一种融资动机。企业从成立并开始营业之后,其生产规模就确定下来,企业自有资金一般能够维持现有规模。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原有的规模下的资金量变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融资来解决企业扩张的资金缺口。如此看来,拥有优秀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企业会有扩张融资动机的需求。扩张性融资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以获得更大利润。
2.偿债融资动机
企业为了偿还某些债务而产生的融资需求。具体可以看成两个方面,其一是调整性偿债融资动机,其二是恶化性偿债融资动机。
调整型偿债融资动机是企业原本就有充足的资金去归还一定时间内的债务。假使企业偿还了这部分资金,但会改变资本结构,使其不符合现阶段企业的战略规划。或者是企业偿还某种债务的成本过高,而企业可找到较低的债务成本的债务来源。调整型融资是企业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融资策略,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恶化性融偿债资动机是由于企业目前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金去偿还到期债务,但是不得不通过举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恶化性偿债融资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融资策略,说明企业己经出现了财务困境。
3.解困融资动机
解困融资动机是企业为了缓解目前暂时出现的财务压力而出现的融资需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出现暂时的财务困境。比如发放企业员工工资或者股利支付己经很紧迫;为消除物价上涨而需要储存大量存货和増加公司库存量满足季节性需求变动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资金需求量的迅速上涨。所以企业必然会以自己最大努力争取融资。
4.混合性融资动机
混合性融资是能为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和融资需要而产生的融资动机。这种融资动机,既能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又能发展扩张,具有综合作用。
(二)现有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以资金获取方面来说,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是企业从除企业内部,外来的那一系列资金,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其中直接融资的内容主要有企业进行首次上市时的募集资金、配股、增发等股权类融资活动,也可称其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的内容主要有企业通过银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的债权性融资活动,也可称其为债务融资。国家的资金支持,总体来说也算是外源性融资。目前外源性融资这种方式更多地为企业所青睐。企业自身经营发展中,自己所持有的资金逐步积攒而形成的的资金流入被称为内源性融资,相较外部融资,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没有利息压力和风险微小,是企业优先选择的融资方式。
目前各企业主要采用的外源性融资方式包括:
债权融资:企业债权融资是有偿使用来源于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债权融资对于有效利用财务杠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民间借贷、金融租赁、信用担保、世界金融组织借款和私募债权基金等。其中企业债券是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的一种债权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作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快速发展采用的主要手段。与债权融资相比,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股权融资吸纳的是权益资本。公司股本返还甚至股息支出的压力较小,增加了公司抗风险能力。如果能吸引有特定资源的战略投资者还可通过利用战略投资者的管理优势、市场渠道优势、关系及技术优势等产生协同效应,增强自身实力。股权融资主要表现为吸收风险资本、私募融资、上市前融资及管理层收购等方式。
(三)MM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莫迪格莱尼于1958年《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论文《资本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文中提出公司价值取决于投资组合,而与资本结构没有重大的联系,即在健全的资本市场中,企业选择怎样的融资方式均不会影响企业市场价值。此论文一出对学术论坛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之所以叫MM理论是因为这两位学者的名字都是以M开头。但该理论存在近乎严苛的先决条件,即不存在多个因素影响企业发展且资本市场完善。但以目前来看是达不到的,假使算上所得税后,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融资成本确有影响,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时,则企业价值就会最大,而融资成本最小。但是,这一理论与实际有着很大差距。完善后的理论加上了背负债务需缴纳的税款,却疏忽了背负债务时企业承受的其他风险。
(四)信号传递理论
Ross在资本结构理论中最先引入非对称信息。信号传递理论中提到因为企业合作伙伴与企业实际经营者之间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不同,获得的资料和消息也不尽相同,企业经营者能够方便的拿到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内部资料,但企业合作伙伴却不能,只能依据企业每次公开的年报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推算,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值并进行间接分析。Ross认为,企业破产风险与企业负债率成正相关,而与企业质量成负相关。因此,企业合作伙伴当看到企业负债率比较高时,会认为这是企业发展水平较好的象征,企业负债率提高体现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壮大期待度很高,让企业合作伙伴对企业未来形势持积极态度,使企业市场价值随之増加。而企业负债率下降体现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壮大期待度较低,让企业合作伙伴企业未来形势持消极态度,使企业市场价值随之増加相反。
(五)融资优序理论
20世纪80代以来,Myers&Majluf根据MM理论分析整理后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它调整了MM理论几乎苛刻的前提,强调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顺序的影响,认为通过对企业的融资顺序的安排,可解决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的问题。他们的理解是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管理者较投资者通常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顺序是第一内源融资,第二举债融资,第三可转换债券,第四发行股票。对于企业来说,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更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一般来说,企业会有优先选择内源融资的现象发生。企业的资本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对外部融资需要的调整过程。
二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现状
1999年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总基地设在内蒙古。2004年,该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码:HK2319)。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专研开发生产符合国人需求的乳制品,持续十年成为全球乳业20强。自今,蒙牛在全国各地已有38个生产基地,在国外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各建设有1个基地,全年年产量超过900万吨。其中,2018年11月正式营业的印尼工厂,自产自销,为印尼人民提供优质的YoyiC系列产品。工厂仅用了五个月就投入生产,使该工厂成为蒙牛历史上最快建成的工厂。2018年,蒙牛获得近700亿元人民币,高端超高温瞬时处理奶、低温酸奶份额占据首要地位。
2009年7月,中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蒙牛的股份,变成蒙牛的最大股东。过去几年,蒙牛专注整理世界优秀资源,与多个国家和多个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迅速完成了与国外乳业先进管理水平对接,并形成了集产地建设开发、研究生产及销售服务为一体系的完整链条。
(一)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根据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报分析,其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表2.1所示。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是在中国生产及销售优质乳制品,包括液体奶产品、奶粉、冰淇淋及其他乳制品。2018年主营业务构成如图表所示,公司主要业务为液体奶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构成86.10%,营业收入为59388.60百万元;奶粉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构成8.72%,营业收入为6017.42百万元;而冰淇淋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构成3.95%,营业收入为2723.14百万元;而其他乳制品作为全产品线的补充,其仅占公司营业收入构成1.23%,营业收入为847.64百万元。
(二)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成长数据
根据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分析,其经营成长数据如下图2.2与下表2.2所示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资产、营业额都有明显的上升现象,而除税后盈利相对增长幅度较小。这段时期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时间点:第一,从资产角度看,2013年时存在陡升现象,从上一年的209亿攀升到403亿;第二,从营业额角度来看,2012年时存在下降现象,
从上一年的373.9亿降低到360.0亿元;在2016年时资产合计,权益合计,除税后盈利存在下降状态,尤其是除税后盈利出现亏损现象,整合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来的扩张战略,由此看出,收购雅士利以及控股现代牧业给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利润有着极大的阻碍。在2013年6月18日,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花费124.6亿港元成为雅士利的实际控制人。这曾是当时为人津津乐道的并购大戏,然而收购雅士利所获得的的利润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如意。依据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报可以看出,这年营业额是53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但除税后盈利为-8.12亿元。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把2016年利润额大幅缩减的理由总结为雅士利亏损严重。
(三)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根据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2018年报,分析其资本结构如下表2.3与下图2.3所示
在2012年后,流动负债占负债比例开始下降,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比开始上升。流动负债占负债越高说明公司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越强,说明在2013年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调整负债结构,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2012年以前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13年开始迅速提升至55.35%,未来几年基本保持在50%左右,由此可以发现公司看出了资本结构不恰当的地方,同时紧急采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加大财务杠杆,将资产的价值进一步提高。
(四)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
根据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分析其主要股东如下表2.4所示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成立至今已有70年历史,是一家拥有多个产业的公司。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集团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和估值机制,利用国际优质资本市场,达到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的目的,不断加强企业发展能力。
中粮香港上市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
内地上市中粮屯河中粮地产中粮生化
2.富达国际
富达国际成立至今已有50年历史,是一家由创始人家族、管理层和高级员工共同持股的独立公司,是投资管理领域最可靠的全球领导者其中的一位。业务范围覆盖25个地区,员工数众多,资金雄厚,客户数逐年攀升。至2017年3月31日,富达国际管理的客户总资产超2940亿美元,总管理资产超3830亿美元,并且有超过700支股票、固定收益、地产和资产配置基金。
3.施罗德集团
施罗德集团成立至今已有近200年,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世界顶级资金整合集团,在全球管理着2595亿美元。前身是一家商人合伙人银行,于1804年由始创人Johann Heinrich Schroder自汉堡迁入英国,至今世界各地拥有36个办事处,员工人数达2200名。施罗德家族现在还控制着该集团大部份股权,自从在2000年投资银行业务售予美商所罗门美邦后,集团专注于通过其专业知识和投资专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资产管理服务。
4.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成立至今已有21年历史,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而成立的公司,并在成立过程中成功上市。随后花旗集团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它成为目前世界资产范围最广、利润最丰厚、业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服务集团。
5.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成立至今已有107年历史,地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提供国内国际金融服务。该集团是世界金融机构20强,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地区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美国,中国,中国香港,越南,英国,新加坡,主要业务是提供各种金融管理业务。
6.摩根大通公司
摩根大通公司成立至今19年历史,总部在美国纽约,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合并而成。摩根大通公司资产有7930亿美元。是世界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庞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在私募投资、投行业务以及投资管理方面处于全球首要地位,同时公司还致力于金融服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并且同样处于全球首要地位。
(五)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现状
1.初创时期融资–蒙古牛
牛根生作为领头人带动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和一小部分专业人才离开了伊利,以卖掉伊利股份筹得100多万创建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后又以自己与创业团队筹集到的1398万元成立了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刚刚成立时自身积累资金相对较少,获取资金困难。同当时许多中小企业一样,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融资渠道角度来看相比较为单一,并且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度低的现象,企业极有可能无法还款,这时候银行面临极大风险。因此初创时期的蒙牛股份有限公司一般通过自有资金和私人借款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2.成长时期融资–中国牛
成长时期的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的是扩张企业自身的经营范围,因此迫切需要资金的融入。这时候的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水平已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取得债务融资仍然比较困难,因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试着用股权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在成长时期末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引入了摩根大通、英联和鼎晖的私募基金,并吸收风险投资,有了更多资本投入之后,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持续拓宽,在全国乳制品行业排名仅低于于伊利和光明乳业,排名第三。
3.发展时期融资–世界牛
经过多年不断发展,中粮集团认购了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成为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在2018年的股本达到了31.43%,成为了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乳制品行业陷入一片愁云当中,这时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扩大股本,增发新股,取得30多亿港元的资金支持,化解了资金危机,2013年法国达能与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酸奶业务,获得蒙牛4%的股权,同时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雅士利股本的89.82%,获得31.97亿股股份。经过了多次的并购,现在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乳制品上市企业,截止2018年,中粮集团、富达国际、施罗德集团、花旗集团、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摩根大通公司成为了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
三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初创时期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1.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融资方式就是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根据融资优序理论,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所取得的消息、资源各不相同,在整个融资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融资,之后才是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首要选择债务融资,其二是权益融资。因为融资的成本不仅仅有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程序成本也是其组成成分。尤其是在初创期的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遵从融资优序理论非常的有必要。在那个节点的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一般,贷款有着不小的难度。因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能通过私人贷款方式获取资金如向亲戚朋友、合作商借款。由此看出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除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金和向民间借款外,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能通过租赁和外包以此减轻资金压力。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成因分析
当时我国银行体制高度统一,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国有银行以及国有控股银行处于金融体制中的主导地位。长久以来一直为国家支持的大企业、国有企业等经营风险低的企业服务。由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没有国家援助的历史,银行通常没有动力为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公司放贷,甚至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银行给出的理由是控制风险。
(二)成长时期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私募股权融资风险高
在蒙牛获得资本支持的同时,蒙牛通过减少对企业收益权、控制权及所有权的风险为代价,承受三家风险投资机构开出的各种限制性条件。比如合作方对金牛和银牛的股东提出了限制销售的要求,出售股份的比例必须低于三家机构的售股比例。而且三大股东选择持有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转股债券,这部分可转换债券的抵押物是毛里求斯所有的股权,倘若股价没有达到风险投资的预期此债券继续保持债券的形势,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需要还本付息。同时,投资者对蒙牛乳业的服务也进行了限制,除非风险资本减持股份达到25%以下,不然牛根生不能离职,但是风险投资者却可以随着以低成本增持蒙牛乳业的股权。
2.私募股权融资风险高成因分析
风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在短时间扩张自己的实力签订了对赌协议,就此失去对企业的经营控制权,甚至管理层将失去公司为代价以换得资金支持。如果私募投资的条件太过严苛就会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改变企业经营成长的方向,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即使在牛根生取得融资后,联合管理团队借用母公司控股方式与私募投资者进行利益拆分,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低成本增持股权的方式,摊薄金牛、银牛对蒙牛股份的控制力。
(三)发展时期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经营不佳,效率低下
根据2007-2011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显示,2007年到2008年,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了18.4%,2008年流动负债比为87.67%,流动资产占总资产为50.96%,可见当时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短期借款。
如图3.2.2显示,在中粮并购蒙牛后,营业收入增长率一直不能保持相对稳定,上下波动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7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