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0522】

2024-11-03 20: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随着科技以及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建筑业中,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人们对于施工周期以及施工影响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模式在建筑结构设计、工程规划以及政策推广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设计和施工的一种革新,能够大大的提高整体建筑效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向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新方向发展。本篇论文运用了对比分析法,将传统建筑模式的工程管理模式与装配式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其他新型工程管理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适配性,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并且针对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进行一定的反思,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给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及解决不同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1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四)研究目的意义 3
二、装配式建筑概述及项目管理模式 4
(一)装配式建筑概述 4
(二)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 4
1.传统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模式 4
2.工程总承包制 5
三、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6
(一)装配式管理模式的优点 6
1.建筑设计标准化 6
2.零部件制造程序化 6
3.施工装配化 6
4.信息管理化 6
(二)装配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6
四、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7
(一)完善装配式建筑政策制度 7
(二)制定相关发展规则和激励措施 7
(三)健全技术支撑和科技运用体系 7
五、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9
(一)工程背景 9
(二)工程基本情况 9
(三)工程建设时遇到的问题 9
1.三地共建共管,需要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满足三地的要求 9
2.工程规模宏大,技术要求高 9
3.建设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大 9
(四)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解决方案 10
1.确定装配式项目管理模式方向 10
2.明确工程总体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10
3.积极推行发挥预制构件的技术 10
六、总结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基数大,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发展的基础条件下,整个建筑行业是我国较为重要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统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建筑行业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近6%左右。由于“十四五”期间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视和推进,整个建筑行业的生产总值是在不断增长的。由于多种建筑方法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施工效率相较于目前国际上采取的主流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开始主动了解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概念,并实施推广,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改革。 将传统的就地浇筑施工等方法逐渐转变为装配式建筑方法,在专业的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件加工,在加工完成后,再运输到具体的施工地点,进行预制构件的组装和安装。这种方式能够大大的提高整个建筑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人力劳动的负担,也能够缩短周期,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向高效化、标准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装配式建筑这一建筑方法,最早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逐渐产生了。但而大规模运用则是在二战之后,欧洲和日本政府为了解决短时间内的居民房屋短缺问题,便采取了装配式建筑这一种周期短、质量有保障的建筑方法。而这一建筑方法,由于其生产效率高、大规模批量化制造等优特点逐渐被沿用至今。
在建造方面,通过预制模块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吊装预制件,整个建造流程非常快速并且能够保障建造的安全性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为了世界博览会建造的一所酒店仅用了20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整个建筑的建造工程,其中组装时间用了不到50天。这也能够说明国外美国对于在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装配式建筑这一理念在国外建筑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2.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往往对于房屋建筑产业的要求会相对较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技术改造,同时逐渐向工业化过渡的要求。但是由于施工工艺和设计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当时建筑行业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本上仍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对预制式装配建筑的关注开始增加,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安装的一体化的工业生产模式,但是由于总体的技术限制,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水平还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
不过国内建筑行业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国内一些学者从建筑法规和政策要求方面着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当前住宅模式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认为预制施工方法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标准化、模块化和产业化。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从技术、经济、布局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伊新新等学者也将新预制建筑与传统建筑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采取措施为新的工业建筑模式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在预制化生产中,推进建筑技术产业化。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政策以及面对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景宁等学者认为,相关产业政策可以从建筑规划、建筑布局、具体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合理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同时,在推进模式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我国的装配式建设提供特定的支持,例如在一些地区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推进建筑技术产业化相关产业政策可以从建筑规划、建筑布局、具体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梳理,使得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有关政策文件的统计见下文图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60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