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探究(附件)【字数:9405】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二、 抗震的重要性 1
(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二)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1
(三)不断完善抗震体系 1
三、抗震结构设计准则 2
(一)协调稳定的整体性能 2
(二)简单规则的结构形状 2
(三)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 2
四、抗震结构设计要点及理念 3
(一)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3
1. 应用高性能抗震建材 3
2. 结合建筑平面抗震设计 3
3. 依据抗震等级因素 3
4. 判断抗震设防程度 4
(二)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4
1. 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4
2. 考察结构规则性 4
3. 确定抗震结构体系 4
五、抗震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5
(一)建设场地的选择问题 5
(二)结构体系的布置问题 5
(三)构件刚度的规范问题 5
六、提升抗震性能的有效对策 6
(一)合理筛选建设场地 6
(二)提高建筑结构规范性 6
(三)测算分析结构模型数据 6
(四)优化抗震设计方式 7
七、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震灾频繁发生在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和地质情况在不断出现新变化,由于震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会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大环境下,人们对房屋的需求量可谓是一朝千里。而建筑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结构设计的理念和水平直接影响了结构抗震性能,但是一些建设单位为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偷工减料、降低项目施工成本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很难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再者,人们现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房屋的外观、地段、质量等有了更严格的性价标准,往往会使大多数施工单位舍本逐末,使所建建筑结构不能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
(二)研究意义
在新形势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人口数量激增,需要建设更多的房屋,另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扶建筑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我们需要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创新出更优质的结构体系,让其具有美观性,实用性,安全性。以此彰显大国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底蕴。这样既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需求,又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研究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抗震的重要性
(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1年12月22日21时46分在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北纬31.75度,东经120.0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所幸无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但是没有达到抗震设计标准的建筑物在面对突发的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身为建筑领域的工作人员,为防患于未然,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必须做好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探究及增强。
(二)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走进新时代,需要保障物质基础,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必须加强对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果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够在很大程度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三)不断完善抗震体系
近段时期,由于地质状况改变,洪涝、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涨,自然灾害引发的结构破坏也在不断上涨,比如,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河坝决堤、桥梁坍塌等。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川等地的地势特殊,以盆地、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形为主,地震灾害发生概率比其它地区要高得多,如5.12汶川地震的惨烈状况至今历历在目,地震损害范围之广,程度之大,针对这些地区,我们要极度重视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通过抗震设计使房屋建筑物等达到下述标准: 小震来临时,建筑物不会有所毁损; 中震来临时,建筑物毁损性较小; 大震来临时,尽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物的毁损。
三、抗震结构设计准则
(一)协调稳定的整体性能
设计人员要清晰地认知到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的重要性,不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如若只停留在结构局部的抗震效果,是不能做到整体和部分的协调统一的。尤其是确保结构根基的稳定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要有严谨稳妥的方案,切实把握好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抗震布置,把控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不利的因素。
(二)简单规则的结构形状
设计人员要意识到简单规则的结构设计所赋予建筑物稳定性的优势。据了解,可以清晰准确的计算力学数据的结构大部分设计简单,拥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如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结构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该结构的特点就是传力便捷,假设地震波的横向荷载作用在楼层节点上,通过框架梁传递给框架柱最后再到基础,传力越直接,构件计算量就越少,设计相对就简单。另外,简单规则的结构还能够巧妙地避免传力过程中让构件承受复合应力,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此外,形变的种类越少,整体的形变方向就越单一,形变的总量就越小,在设计标准规范内就越容易控制。只有控制好极限承载力和适用范围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结构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抗震效果。
简单规则的结构在便于施工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检测结构的抗震性能。当地震灾害来临时,简单规则的结构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复杂结构难以轻松做到的。但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结构,一定要重视结构的刚性,从细节入手,合理布置各构件的支撑,合理设计各构件的断面形状,从而确保结构的刚度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jzx/60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