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治对策(附件)【字数:8641】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
二、地下室防水工程概述 1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特点 1
(二)地下室防水主要施工方法 2
三、地下室渗漏的处理方法 3
四、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 3
(一)结构设计不完善 3
(二)施工规范性不足 3
(三)施工过程管理不当 4
(四)防水材料选择不合理 4
五、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防渗漏措施 5
(一)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 5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5
(三)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 6
(四)提高防水材料质量 7
六、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为适应城市居民对住宅空间日益增长的要求,并增加对城市空间的使用率,建筑物将逐步发展为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地下室也是现代很多高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因为地下室处于较为潮湿的环境,所以对防渗漏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有效抵抗外界水质的侵蚀。但是,地下室渗漏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多数高层住宅会在建筑的地下空间建造地下室,既方便居民交通工具的停放,又可以满足消防、供暖、通风等设施的使用要求,地下室的日常使用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由于经常处在地下水影响区域内的地下室外围受地下水影响很大,加之地下室的防水及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较差,从而导致地下室受地下水的入侵,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地下水对建筑地下室施工过程的长时间浸泡也可能影响建筑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使用功能和寿命,而且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的安全也有较大的影响。
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防治最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隔离地下水,保障地下室无渗漏以及对渗漏区域进行防水堵漏处理[1]。只有通过进一步发掘各种防水材料的潜力,提高对地下室工程防水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每一步的施工方法和步骤都准确可行,才能更好的保障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工程人员必须积极学习、积极使用新技术和材料,控制施工质量,力争对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施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关于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渗漏原因和防治对策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并为建筑工程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意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对地下室建筑防水工程进行了综述,剖析地下室渗漏成因,指出地下室渗漏的解决方式,并总结了地下室建筑防水工程渗漏的预防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学校图书馆和其他渠道进行文献研究,收集相关的论文、杂、书籍和其他材料。通过分析地下室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判断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并剖析成因、主要因素以及控制措施。在总结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工作中经历的实际工程案例,不断的总结施工经验,探讨预防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有效对策。
二、地下室防水工程概述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特点
由于地下室的防水等级和工作环境不同,导致防水工程有着不同的特点。防水等级要求高的,如一级防水,在防水层的设计使用年限内,要求不允许渗水且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表面不能有湿渍[2]。如地下室最高设计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那么地下室只需针对毛细管水和地表无压水进行防潮处理。防水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环境差。防水层施工的位置大部分在地面以下,主要是针对地下室的底板和外墙,工作环境较差。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受到设计、施工和防水材料质量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施工时的天气条件、地基不均匀沉降、相邻建筑物等的影响[3]。
(2)材料品类多。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防水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不同的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施工方法也不同,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3)施工周期长。防水工程的工作量较大,对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工艺复杂,且铺设防水层时需要等下面的构造层干燥后才可进行,因此施工所花费的时间较多。
(4)成品保护难。防水工程施工是与其他工程交叉进行的,如果采用的是柔性防水,在其他施工工序进行时可能会破坏防水卷材,对防水层的保护有一定的难度。
(5)薄弱部位多。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薄弱部位包括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螺栓、预留洞、阴阳角、后浇带等节点,在这些位置应采取特殊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否则达不到防水的效果。
(6)管理难度大。防水工程施工受到自然条件、施工工艺等很多方面的影响,临时用工量大,又是地下作业,需要和其他工序交错施工,并提前和其他班组人员确定施工流程和计划,保证相互之间协作配合,使得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地下室防水主要施工方法
外防外贴法,将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流程如下:清扫找平层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特殊部位处理、涂刷胶粘剂、铺贴卷材、卷材接缝部位处理、保护层施工[4]。优点是防水卷材能够与混凝土结构保持同步,受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较少,施工时防水层不容易损坏,缺点是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土方工作量大等。
外防内贴法,即先在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砌筑保护墙,然后将防水卷材铺贴在垫层和保护墙上,最后浇筑混凝土,该方法的施工环境较差,防水层收到结构变形的影响较大,难以检查防水卷材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是工序较少、施工周期较短、土方工程量小、节约模板。
离壁式衬砌防水法,即将离壁式内墙砌筑在保护墙内侧,该方法造价较高,不能有效保证墙柱混凝土接缝处的防水能力。
混凝土自防水,即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在一起,以具备承重、围护和防水的功能。防水混凝土的配制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抗渗等级的要求。常用的防水混凝土包括骨料级配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和膨胀防水混凝土,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和加入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jzx/60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