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智能捕鼠器设计(附件)【字数:6655】
目 录
引言
(一) 课题来源背景 1页
(二) 课题研究意义 1页
一、设计方案论证
(一) 设计意义 2页
(二) 设计方案论证 2页
系统硬件设计
(一) 系统硬件组成 3页
(二) 主控芯片 3页
(三) 主控模板 5页
(四) 红外传感模块 7页
(五) 电机驱动模块 9页
三、系统软件设计
主程序设计 10页
红外检测子程序设计 10页
第二部分红外检测子程序设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11页
总结 12页
致谢 13页
参考文献 14页
引言
(一)课题来源背景
捕鼠器的雏形初现大概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第一款有专利之名的捕鼠器陷阱是一套被称为“皇家一号”(Royal No. 1)的捕鼠器。美国纽约的James M.Keep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申请专利,美国专利221,320号。根据专利说明,尽管在此之前不是没有同类型的捕鼠器,但这项专利捕鼠器将原本的构造简化了很多,也更易于制造。他是进入工业时代后的第一款捕鼠器。
然而第一款智能电子捕鼠器却在2015年才问世,被我国以为痴情发明的创客:孙科河发明桂河牌智能电子无诱饵连续捕鼠器。如何引导老鼠进入捕鼠器内,孙桂河着实动了脑子。他最早的设计,是利用老鼠沿着墙根走的特点,只要将捕鼠器放在墙根处,老鼠就能进入捕鼠器内。他将自制的捕鼠器放到房屋角落或垃圾堆边,装上监控器录下捕鼠经过,从录制的视频中他发现了新规律,老鼠对原来环境的改变,以及“新特反应”等特点,所以初期开发的捕鼠器,虽然进入的老鼠一只跑不掉,但能够主动进入捕鼠器的仅是少数,捕鼠成功率低下。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天天苦受老鼠的折磨,除了养猫我们拿他没有一点办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都进入了智能时代,然而这一个智能捕鼠器,可以让我们摆脱耗子的骚扰。
(二)课题研究意义
我们生活在当今的21世纪,人们生活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越来越向智能化靠拢了。人们享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方便和快捷。其中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实现的智能捕鼠器,因功能强、可靠性高而得到应用中,形成了市场上智能捕鼠器的产品系列。本设计研究新型的智能捕鼠器电路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实现一个自动感应大老鼠进铁丝笼子功能的基础系统。设计上对每个电路进行了梳理研究和探讨,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全面详细地论述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业务的流程。本论文介绍了捕鼠器的相关技术,配合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何才能采取单片机实现智能捕鼠,以达到除鼠的目的。
设计方案论证
(一)设计意义
设计智能捕鼠器是为了捕捉对我们有害的老鼠,社会浮躁,狼会危害到农、牧、林业,传播疾病以及对工交业(主要原因是破坏掉供电稳定和通讯)而智能捕鼠夹我们要也可以提高捕捉老鼠的的总体效率,第二点操作模式起来方便且安全可靠,而且对于一些害怕老鼠的人群更是离不开智能捕鼠器的帮助。
电子与智能技术越来越快速的进入发展,单片机早已成为科技领域的有力工具,随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发展, MCU的发展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行各业。从军事到军事,到军事和军事的控制,都涉及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从电脑的网络通信和资料传送,到对工业生产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的处理,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智能 IC卡、电子宠物等。
STM32是依靠ARM进行开发的微控制器,是单片机中功能非常强大的一种。本论文是讨论基于STM32的智能捕鼠器设计,捕鼠器是用来捕捉对与农、牧、林业,传播疾病以及对工交业(主要是破坏供电和通讯)有危害的老鼠,本课题是基于单片机设计一种智能捕鼠器,在我国现在的发展中,“智能”无处不在。智能的手机,智能的工厂、家庭大门,智能的垃圾桶,智能送快递小车等等,随着国家的强大,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里,公司里,田地里,都会发现有捕鼠器的影子,放眼国外,捕鼠器的存在更可谓是家喻户晓。
(二)设计方案论证
本智能捕鼠系统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捕捉对人类有害的老鼠。该设计具有红外检测功能,是用来检测老鼠是否进入“陷阱区域”,采用STM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捕鼠器,不仅安全,可靠性好,而且上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及书籍,发现是可以实现这个功能的,因此,本课题的采用STM32单片机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对于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mjsk/60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