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字数:10232】

2024-11-03 10: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引言 3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国外研究现状 3
2.国内研究现状 4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
(一)数据来源 4
(二) 研究方法 4
1.数据分析工具 4
2. 分析维度及具体方法 5
(1) 发文国家与机构,高产作者的分析方法 5
(2) 研究主题的分析方法 5
三、计量分析 5
(一)发文国家与机构分析 5
1.国外发文国家与机构分析 6
2.国内发文机构分析 7
(二)高产作者(核心作者)分析 8
1.国内高产作者分析 8
2.国外高产作者分析 9
(三)研究主题分析 9
1.研究热点分析 9
(1)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10
(2)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10
2. 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11
3.重要文献分析 11
(1)国外重要文献分析 13
(2)国内重要文献分析 14
四、研究结论与总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智慧图书馆起步较晚,但后期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国外在智慧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深度与国内存在差异,且领先于国内。为了更好地进行智慧出版发展,促进国内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进行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同时,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比国内外的不同和差距,制定出符合国内实际要求的发展策略和方向,以促进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对比,找出相关的差距,可以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用WOS、CNKI等数据库作为文献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III进行数据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最近几年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情况。同时,数据选择以2013~2019年为时间跨度,着重分析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机构、重要文件和研究热点,对比国内外的研究不同,发现国内在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优势,旨在促进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发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芬兰学者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2015年的国际移动设备研讨会上,Markus aittola发表的《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报告中,对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陈述,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基于智能芯片、计算机技术的智慧化服务 [12],智慧图书馆实现了借阅、查询和咨询等领域的智慧化,属于智能移动服务领域。相对于国外来说,中国学者严栋于2010年发表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一文中,对智慧图书馆的具体要素进行了阐述,认为智慧图书馆包括:传统图书馆、云技术、互联网技术、智慧化设备和智慧化理念。智慧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云端技术,向用户传输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互动和高效共享。上述分析可知,国外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少,相关经验和理论比丰富。但是,国外与国内的情况不同,是国内的智慧化图书馆发展比较迅速,无法照搬照抄国外的理论和概念。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智慧化图书馆为例,对于分析国内外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国家、机构合作情况,重要文献情况、研究热点情况,研究的年度分布情况,为国内智能化图书馆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34]。
(二)研究意义
国内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存在分布不均、深度不足和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制约了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虽然国外智慧图书馆发展比较完善,但其研究背景与条件与国内不同,无法直接引用和借鉴。因此,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方向和分布,对于更好的利用现有研究资源,找出研究重点和方向,发现研究不足和空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在图书馆内涵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现有信息技术并为进行深入研究。董晓霞认为智慧图书馆的提出,是在信息技术普遍普及的情况下,所以应该从技术角度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分析。李小涛并不赞同董小霞的观点[9],其认为智慧图书馆虽然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依然属于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应该加强对其服务内涵的挖掘,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服务水平的提高。冉从敬提出智慧图书馆是在网络化、信息化和通讯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现有技术的融合,正是图书馆服务的升华[10]。
整体来说,国外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比较深入,对智慧图书馆的内涵特征,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明确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技术和内涵的兼容。然而,国内学者并不赞同国外的研究结论,认为图书馆应该加强服务信息的技术,不应过于侧重其智慧化和技术化,而应该加强服务内涵的深入挖掘。总之,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为国内智慧图书馆提供了借鉴,但并不适合国内图书馆现有发展情况。应该加强国内外智慧城管的对比,找出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存在的空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60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