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和esp8266的远程控制门锁(附件)【字数:7210】
目 录
一、绪论 1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 远程门锁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2
(三) 远程门锁控制系统的主控制模块 2
(四)本设计的主要工作 3
二、硬件电路设计 4
(一)门锁控制电路 4
(二)门锁状态检测电路 4
(三)蜂鸣器报警电路 5
(四)TPS5430DDAR降压交换器 6
(五)AMS11173V3降压稳压器 6
三、软件系统设计 8
(一)远程控制门锁系统主程序流程设计 8
(二)门锁控制子程序设计 9
(三)门锁状态检测子程序设计 9
(四)蜂鸣器报警电路子程序设计 10
(五)通信子程序设计 11
四、 系统调试与实现 13
(一)硬件电路调试 13
(二)制作此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 13
(三)远程控制门锁系统的实现 15
五、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一、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远程控制门锁的发展背景
门是每一个家庭的第一道安全防护屏障,而锁是这个安全防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锁具发展至今,其历史也伴随着人类对私有财产意识的发展,几乎与人类文明等。锁的出现,无疑也是文明成熟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标志。从可追溯到远古的雏形:绳结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骨锉,到现如今五花八门的锁类,锁具发展走过的历史可谓久矣。而在当代,锁具最重要的一个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智能家居浪潮的推动,智能锁联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出现的新一代产品:智能锁。
使用智能门锁也是现在社会上的一种潮流,智能锁差别于传统锁类的重要特性,就在于其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上具备更智能化的因素。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更是为了让智能锁接入物联网的范畴,进一步打造一个统一的智能生态网络。因此,在确保高度安全性的同时,灵敏的感应和人性化的功能是现代智能锁努力的方向。智慧化的今天,机械锁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这时候智慧锁应运而生。它比传统的机械锁安全性高,更具有优势。智慧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人面识别锁、刷卡锁、遥控锁等)作为新一代识别技术优势愈来愈明显,将逐渐取代机械锁成为锁具行业的新主角。
2.烟雾报警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新加坡有近30个社区(住宅小区)、近5000户的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美国也有近40000户家庭安装了这一类的“家庭智能化系统”。
在国内,智能锁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锁概念,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综合布线等技术,将家庭智能控制、信息交互及等家居安防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传统“智能小区”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家的延伸,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和便捷的个性化住宅空间。
3.本课题设计远程控制门锁系统的优势。
(1)该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门锁与报警。
(2)该系统采用ESP8266通信模块,该模块具有低功耗,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降低了系统使用成本。
(3)该系统Android显示。
(4)该系统报警电路是蜂鸣器提醒。
(5)该系统的指令和数据收发迅速。
本设计采用的ESP8266通信模块,具有成本低、传输数据速度快、体积小、寿命长,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远程门锁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如图1所示,远程控制门锁与报警系统是由ESP8266微控制器,电源,门锁控制电路,门锁状态检测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构成;电源通过TPS5430DDAR降压交换器和AMS11173V3降压稳压器降压稳压后给ESP8266微控制器,门锁状态检测电路使用,门锁控制电路使用12V电源,蜂鸣器报警电路使用5V电源,ESP8266和Android端之间是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的,ESP8266从服务器接收到来自Android端的指令,就可以去控制门锁的开启与关闭,而门锁状态检测电路会检测到门锁实时状态,再将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到Android端进行显示,当ESP8266未收到来自Android的开启指令,而门锁状态检测电路检测门锁状态为开启,就会将信息发送到ESP8266,ESP8266就会发出指令让蜂鸣器报警电路开始工作,以提醒用户门锁被异常开启。
图1 远程控制门锁总体设计框图
远程门锁控制系统的主控制模块
如图 2所示本系统的微控制器采用的是ESP8266模块,它是一款超低功耗的UARTWiFi 透传模块,不仅可以做系统的微控制器,还可以作为传送数据的通信模块,有着自己独特的封装尺寸和超低能耗技术,被很多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应用设计所使用,可将用户的物理设备连接到WiFi无线网络上,进行互联网或局域网通信,实现联网功能。l他还可以支持无线802.11 b/g/n 标准,并且支持STA/AP/STA+AP 三种工作模式,有丰富的AT指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配置,还支持UART/GPIO数据通信接口,低功耗,使用寿命长。
/
图 2 ESP8266微控制器
(四)本设计的主要工作
负责硬件电路设计装调和软件设计与开发,主要设计任务如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wlw/607502.html